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地理暑期补课测试
高三地理暑期补课测试地理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高三地理备课组审核人:余旭升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1、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A、长江B、黄河C、海河D、珠江2、下列地理事物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区位优势:东部、中部、西部B、作物熟制:东北、华中、华南C、面积:东部、中部、西部D、GDP的增长:西部、中部、东部读下图,回答3-4题:3.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A.180千米B.280千米C.380千米D.480千米4.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5、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其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观测资料6、我国国土整治要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进行是基于:①国土资源辽阔,地域差异显著②国土的开发程度和利用率比较高③人地关系日趋和谐④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⑤综合国力强大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④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7——8题:月份项目1月4月7月10月全年风力≥8级的日数1.55.60.60.821.4平均气温(℃)—3.213.727.314.413.2降水量(㎜)3.343.2247.326.2669.47、该地可能位于()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江汉平原8、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A、水土流失的治理B、荒漠化的防治C、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D、农业中低产区的治理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备受公共关注。回答9——10题R9、三峡百万移民安置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A、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B、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C、该地区教育科技落后D、该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10、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应立足于()A、扩大耕地面积B、鼓励移民远迁C、调整农业结构D、发展非农产业读图2,完成11——13题:11、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A、兰新线B、兰青线C、包兰线D、京包线12、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3、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C、调节气候D、减少水土流失图1—1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1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不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地肥沃16、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17、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A、21颗和3颗B、22颗和4颗C、21颗和4D、24颗和4颗18、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A、天津的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B、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与热量资源C、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土壤资源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业与森林资源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而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低,农作物生长不良,成为农业低产区。回答19—22题。19、黄淮海平原盐碱地一年中土壤盐分最高的季节一般是()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C、冬春季节D、春秋季节20、红壤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下列不属于...红壤改良措施的是()A、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B、施用稀盐酸中和土壤碱性C、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D、种植各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21、我国水土流失和风蚀面积最大的省(区)分别是()A、山西新疆B、湖南内蒙古C、山东青海D、江西西藏图222、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国家规定黄河流域每亩耕地补贴200千克粮食,长江流域每亩耕地补贴300千克粮食,这主要是因为()A、黄河流域以种小麦为主,价格低B、长江流域以种水稻为主,价格高C、黄河流域以种植粗粮玉米、高梁为主,产量低D、长江流域复种指数高,产量较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为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重点工程,这对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回答23—26题。23、“西电东送”分北、中、南三条大通道,中通道以三峡水电为核心,把三峡和金沙江的水电向华中和华东输送。下列各电站属中通道的有()A、刘家峡B、岩滩C、二滩D、小浪底24、“西气东输”将使长江三角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言,好处有()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C、扩大能源来源,弥补能源不足D、有利于沿线地区改变落后面貌25、“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规划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A、东线可调用的水量充足,有可利用的输水河道,工程量较小B、东线调用的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C、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D、东线可以利用地势差自流引水26、“青藏铁路”修建的目的是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A、冻土B、泥石流C、地形复杂D、地震江西省地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丘陵广布,农业资源具有众多优势,但又存在许多问题。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回答27—30题。2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29、有关南方丘陵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表现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B、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C、常年受信风带控制,气流下沉,属于干旱气候D、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集中在7、8、9月30、为了发展江西的经济,京九地区经过该省的革命老区是()A、大别山B、沂蒙山C、太行山D、井冈山以下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1—33题。31.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A.水能、风能B.太阳能、地热能C.生物能、核能D.天然气、石油32.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A.林地B.草地C.耕地D.沙漠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A●B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读图三中圆圈位置,回答34—36题。34.圆圈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是A.小麦B.水稻C.花生D.甘蔗35.圆圈地区常受洪灾困扰,主要成因是A.夏季常受暖锋影响B.植被稀少C.地势低洼,入海口少D.地下水水位高36.图示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是A.夏季风影响时间短B.全年降水量小C.工农业生产规模大D.人口密度大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图3),回答37—38题:37.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38.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交通便利②资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39-40题:39、此图所示时刻的北京时间是:A、8时20分B、20时20分C、9时40分D、21时40分40、若图中A点和B点间的纬线长为3.33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A、1:10000000B、1:300000000C、1:100000000D、1:3000000000图三乙丙图3N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填注A、B两灌溉农业区的名称:A、__________(1分)。B、____________(1分)。(2)a、b、c、d河段中春季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1分)。(3)禹城位于黄河下游的平原上,该城10年的平均气候统计资料为: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21.226.027.326.320.614.46.3-0.7降水量(mm)3.37.39.143.233.354.5247.3166.848.926.226.03.5读上表资料分析:禹城地区农业生产会遇到的最不利的条件是_________(1分),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同一时期的后期,江南地区往往出现______________天气(1分)。(4)C河段两侧地区共有的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1分),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1分)。42.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9分)地点Q(105)TWS拉萨8.50.380.50.6酒泉6.30.420.10.8沈阳5.10.400.90.8武汉4.90.631.00.8(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2分)A.ll01.6千克B.11016千克C.31016千克D.110160千克(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而在河西走廊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根据以上内容,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AacBbd(3分)4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2分)(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5分)(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2分)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3分)(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44.结合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共14分)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通过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阿斯旺工程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三峡工程中得到避免。三峡工程阿斯旺工程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M3)4510820平均含量沙(Kg/M3)1.21.6年输沙量(亿T)5.31.34库区水量损失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建成前近10000330入海水量(亿M3)建成后近1000060—18出库泥沙建库初10年,每年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水库里(1)在图中用“∥”标出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1分),从图中看该工程位于长江游(1分)。(2)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暑期补课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9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