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全国模拟试卷广州历史卷
高三全国模拟试卷广州历史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张的社会改革都强调()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2.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同时又实行编户,其主要意图是()A.文治天下,收揽人心B.恢复经济,稳定秩序C.鼓励生产,增加收人D.吸取教训,长治久安3.汉代以来,人类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最主要的条件是()A.经济的发展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C.太学的建立D.丝绸之路的开辟4.江南地区大量土地被开垦为良田,牛耕得到普及的时期主要是()A.吴国B.西晋C.南朝D.唐朝5.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文臣任知州②实行保甲法③编练禁军④设置转运使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④6.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A.推行行省制度B.确立册封制度C.设立三司、六部D.设置理藩院7.清初一百多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了40%,但也隐藏着经济衰退的迹象,其主要原因是()①政治腐败②耕作技术落后③人口激增④限制海外贸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下列各项能反映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时俱进思想的是()①《四洲志》②《资政新篇》③《盛世危言》④《原道醒世训》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9.“公车上书”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因为()A.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B.维新思想成为当时主要的社会潮流C.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D.维新派提出了全面的施政纲领10.孙中山认为:“……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段话实质上强调了()A.社会变革必须以欧美革命为榜样B.社会变革必须吸取欧美革命的经验C.中国革命必须毕其功于一役D.必须通过社会变革实现民富国强11.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列强策动分裂,破坏我国统一的活动主要在()A.唐努乌梁海、西藏B.内蒙、新疆C.外蒙、西藏D.热河、察哈尔12.近代实业家张謇提出积极引进外资的重要前提是()A.不损害民族权益B.公平互利,合法竞争C.重点发展私有企业D.低回报、合作经营13.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其中与实现全国统一直接相关的包括()①孙中山北上,发起国民会议运动②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反动势力③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④国民政府迁往武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14.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局发生的关键性变化是()A.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D.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15.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提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主张,实质是要求()A.消除分歧,北上抗HB.停止内战,共同抗日C.加强配合,突破追剿D.坚持团结,反对分裂16.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A.签订了《停战协定》B.实现了“和平、民主、团结”C.通过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决议D.承认了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7.建国初,为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A.完成土地改革B.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C.稳定金融和物价D.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18.1962年初,中共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其议题主要是()A.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D.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20.当前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A.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B.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C.组建多军兵种合成部队D.提高部队军政素质21.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其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B.新航路开辟,扩大文化交往C.它肯定人,注重人性,适应社会的发展D.它反对神学迷信,提倡现世生活享乐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是()A.成立共和国B.推行圈地运动C.制定《权利法案》D.实行内阁制23.19世纪60年代,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北美大陆迅速扩展的主要事件是()A.美国内战B.西进运动C.废奴运动D.英荷战争24.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是()①开发海洋资源②发展高新技术③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④垄断军火市场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5.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实现国际合作,中、苏、美、英等50国共同签署了()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26.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其宗旨是()A.消除国际贸易壁垒B.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制度C.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复苏D.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27.二战后,最不稳定并多次爆发局部战争的地区,包括()①巴尔干半岛②朝鲜半岛③西亚④南亚次大陆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28.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严重动摇。其主要原因是()①西欧和日本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③西欧和日本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④“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29.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80年代的苏联都调整了对外战略。其相似之处是()A.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B.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C.美苏对抗转为战略合作D.从美苏战略合作转为对峙30.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重大意义主要在()A.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学习的效率B.促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C.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D.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l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34分。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临邛县)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岁取千匹,故王孙货累巨万亿,邓通钱亦尽天下。——引自《华阳固志》卷三《蜀志》材料--:昊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引自《史记·吴王濞传》材料三:大农上盐铁丞孔仅、成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引自《史记·平淮书》请回答下列回答:(1)据材料一所述,王孙、邓通为什么能成为当时的巨富?(4分)(2)据材料二和三所述,汉政府对铸铁、煮盐推行什么政策?其依据是什么?(6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艾奇逊在预测中国时局发展时说:“如果森林里有一棵大树倒下来,在飞扬的尘埃降落以前,人们是无法看清它的损害程度的。”——引自1949年2月艾奇逊向国会议员解释对华政策的发言材料三: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引自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对外报告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目标。(2)据材料二所述的:‘等待尘埃落定”的比喻和联系当时史实,指出美国政府对新中国的成立所持的态度及其后决定推行的对华政策。(3)据材料三所述,在尼克松时代,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果如何?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柏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引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为中心,……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引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材料三:(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努力……。——引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所述,指出1853年在柏利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2)引述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实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学西方的特点。(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5分,第35题13分,第36题13分,共计41分。)34.唐、明两朝初期,统治者对封建国家的“治”是如何认识的?分别概述他们为此而推行的政治经济政策、措施及其积极影响。35.1949年,中国发生了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个转折指什么?为迎接伟大转折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作了怎样的准备?有什么历史意义?36.简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及其成功发展的关键,并结合当前形势,分别举出影响这个地区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事件各两例。全国模拟试卷广州历史卷参考答案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小题,75分。)题号12345678910ll12131415选项ABBCDAABADCABDB题号16171819202l222324252627282930选项CCDBBACACBACCBA提示:1.B项是儒家的主张;C项是道家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故选A。2.汉初之所以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客观上是战争导致了经济的凋敝,主观上是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政策使劳动人民获得了一些土地和时间,利于经济的恢复。通过编户制度,封建统治者把人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故正确选项是B。4.从三国时期吴国对江南开发,到南朝对江南的大规模开发,到五代十国南方经济赶上北方,再到南宋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在复习过程中,最好把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完整的整理、理解和掌握。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7.②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从宋朝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人们除开垦出更多的土地,也开始讲究技术的精耕细作,并大力发展一年多熟作物,甚至引进高产作物。可以说清朝初期农业的耕作技术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并不落后。尽管有更多的土地开垦出来,但土地开垦的速度慢于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加之政治的腐败和执行闭关政策对海外贸易进行严格限制,使得清初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8.鸦片战争以后,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从学习西方寻求救国道路,本题备选项里最能反映这一
本文标题:高三全国模拟试卷广州历史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9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