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05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005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表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4题1、秦汉时期,以下哪一地区尚未使用铁制工具A.蒙古草原匈奴居住区B.珠江流域越族居住区C.闽江流域越族居住区D.西域各民族居住区2、以下对牛耕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分析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B.秦朝时在江南地区普遍推广C.两汉时期在越南推广D.北朝时,西北地区已经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3、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新包括①牛耕的使用②翻车的发明③筒车的使用④水排的发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4、以下对我国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叙述正确的是A.商朝时人们已经能用粬造酒B.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二千年以上C.南北朝时发明了铜铁合炼的灌钢法D.唐朝中原地区发明了曲辕犁我国古代的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辉煌和曲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5、战国时期商业和城市逐渐兴盛起来,其表现不包括A.秦都咸阳商业发达程度最高B.许多诸侯国都城发展为商业中心C.各诸侯国都铸造了自己的钱币D.中原市场成为四方商品的集散地6、唐朝的商品经济比前代更为发达,其中最能反映其发达程度的是A.开元通宝成为通用货币B.城市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C.市的四周布满邸店D.出现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调整关系到封建国家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7-9题7、对西汉的编户和赋税制度的分析,正确的是A.编户农民没有独立的身份B.依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赋、役C.农民的田租和赋税都较轻D.郡县和封国征收的赋税都要上缴中央8、唐朝的赋役制度比前代的新变化表现在:A开始以庸代役B收取租和调C按人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D一年分夏季、秋季两次收税9、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与北宋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按土地的多少平均收税B.按土地和财产多少收税C.按人丁和田亩多少收税D.按土地的多少和田质的好坏收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0-14题10、分封制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但分封王侯的方式却为许多封建王朝继续采用,其主要原因在于A.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扩大地主阶级统治基础的需要B.镇压人民反抗的需要D.保证封建君主家天下的需要11、西汉的分封与西周的分封相比,其变化趋势是①分封的对象逐步集中到同姓子侄②封地面积逐步缩小③封国的政治权力逐步被削弱④封地的租税逐步收回中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12、以下对汉朝实行刺史制度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史制度开始于汉武帝时期,以州为单位作为监察区B.刺史级别高,不仅可以监督郡县高官,而且可以监督诸侯王C.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拥有地方行政权和军权D.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13、北宋在各地方设置通判,其主要职能是A.掌握州的行政、军事大权B.负责州的司法和刑狱C.负责监督知州D.制约节度使的权力14、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最基本特征是A.通过分散相权,加强皇权B.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C.通过加强思想控制,维护政治的统一D.通过各级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巩固君主专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历代民族关系的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下列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秦汉两代都组织移民开发边疆B.汉武帝时,西域和西南夷都已并入汉朝版图C.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D.秦汉两代都在南越地区设郡16、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是从古代民族发展而来的,以下古今民族没有渊源关系的是A.回纥--回族B.吐蕃-藏族C.南诏--彝族D.黑水靺鞨--满族17、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A.通婚联姻B.经济文化交流C.共同平定安史之乱D.长庆会盟走向海洋,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和开放的重要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18、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中国B.张骞开通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C.汉武帝以后,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9、反映了唐朝时期我国进一步走向海洋的史实有①中国商船到达波斯湾②唐朝高僧到印度研究佛学③唐朝建造海上霸王④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居于世界领先行列。依据所学知识,回答20-22题2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固定系统B.西汉太初历是世界第一部完整历书C.唐朝大衍历标志着历法体系成熟D.元朝的授时历是我国历法体系的重大变革21、奠定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是A.《黄帝内经》B.扁鹊四诊法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D.孙思邈《千金方》22、以下对我国古代在地理学方面取得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仪器B.西晋裴秀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C.唐朝的《水经注》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D.春秋战国时最早提到了地理的名称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程度最深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回答23-25题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不包括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D.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24、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根本上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D.封建制的确立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25、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4分,第28、29选做一题均为2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新唐书》卷五十材料2: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丁召募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此后,更番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制的职业兵。……于是,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材料3:北宋沿用开始于唐后期的雇佣兵制度,并希望充分利用这种制度,把破产的农民收容到军队中去,免得他们铤而走险,武装暴动。(北宋将领)常加以易置和更调,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师,借以防范兵士和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军队的驻屯地区也时常更换……----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材料4:王安石执政之后,首先在西北的泾、渭、仪、原四州驻军中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后来又向黄河流域各路推行,每路分为若干单位,每一单位设置将与副将各一人,选用武艺较高、作战经验较多的军官充任……----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回答:(1)依据材料1,分析唐府兵制的特点。(3分)(2)对比材料1和材料2,分析唐朝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唐朝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依据材料2、3,分析北宋对唐兵制有哪些继承和改革?产生什么影响?(4分)(4)对比材料3和材料4,指出北宋兵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三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引自《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2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引自《汉书·主父偃传》材料3: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回答:(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后果?(3分)(2)根据材料2,主父偃主张采取什么方法解决王国问题?这一方法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4分)(3)材料3反映了辽在其统治区域内采取的什么制度?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及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在一个国家中采用不同制度的认识。(3分)28、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1)汉、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4分)(2)汉、唐选官程序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4分)(3)从汉至唐在选官标准上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4)造成选官标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5)北宋王安石变法,选官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9、我国古代王朝非常重视基础工程建设,在国防、水利、交通和城市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兴建了哪些重大的水利工程?对各诸侯国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2)秦朝有哪些重大工程建设?产生什么影响?(6分)(3)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6分)(4)结合以上史实,谈谈你对国家兴建重大基础工程的认识。(2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4分,第28、29选做一题均为20分,3题共50分)26、(1)(2)(3)(4)27、(1)_(2)_(3)(4)28、(1)_(2)_(3)(4)(5)29、(1)(2)_(3)_(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CBADBDDDB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DBACCBBABDCA二、非选择题26、(1)特点: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将帅临时委派,平时不能掌握军队。(3分)(2)表明唐的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2分)主要原因: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经济基础。(2分)影响:藩镇掌握军队,导致后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2分)(3)继承了唐后期的募兵制度。改变唐后期兵将结合的方式,实行兵将分离。(2分)影响:防止兵变和军事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的积弱现象。(2分)(4)由兵将分离再到兵将结合。(1分)原因:北宋冗兵现象的日益加重,在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兵将分离的弊端明显暴露。(2分)27、(1)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认为秦朝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孤立无援而导致灭亡。影响:诸侯势力膨胀,影响中央集权。(3分)(2)反对采取强削的办法,主张加大分封,把王国的土地再分给子弟。结果使诸侯封地越来越小,其势力越来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王国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汉武帝时期国库充足和中央集权势力强大;景帝平定叛乱后,王国实力有所削弱。(4分)(3)实行藩汉分治的制度。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4分)(4)认识:由于一国中不同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国的前提下,实行两制甚至
本文标题: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9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