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研发人员培训110703打印版
安全事故的常见起因1.操作者缺乏经验,工作前没有准备,违反操作规程和制度,不听劝阻或未获批准擅自操作,未检查仪器设备,没有防范措施。2.实验设计、仪器结构或布局不合理,材料质量低劣,试剂未作检查或处理(如乙醚中的过氧化物)。3.未使用恰当的防护设备,缺乏安全工具或使用不当,设备超负荷或带病工作。4.智能因素:知识缺乏,无良好的判断能力,注意力分散,鲁莽行事,与人合作不好,激动、烦躁、生气任性。5.设备:自动保护设施失灵,工具或设备突然损坏,工具有病自己不知,材料已坏但外观完好。6.外因:外来人员的干扰或破坏。非本人或本单位所能控制的外来因素。实验室安全涉及面广•水•电•气•火•试剂•生物安全•仪器使用•废液处置•放射性实验室安全•进入实验室,要熟悉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在何处•清楚水、电、煤气的总开关位置•还应知道火警时不能坐电梯!•火警电话119•清楚灭火器材摆放点•急救药箱在哪里实验室用水安全•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地修理•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地疏通。•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仪器或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要检查水龙头。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用电安全•电器、电线的老旧,易造成漏电事件或因电线走火引发火灾。•连线: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绞线。电话线可用普通的塑料绞线。严禁私拉乱扯。•接地: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安全系数。•维修: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气体安全•实验室气体要有专门的管路工程•搬运:搬运或转动钢瓶时,不得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分类分处保管。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气瓶要固定,避免摔倒,不用的钢瓶要套上防护帽。•防热、撞、混装,防火、防爆防漏•气瓶内的气体不可用尽惰性气体:应剩余0.05MPa以上压力的气体。可燃气体:应剩余0.2Mpa以上压力的气体。氢气:应剩余0.2-0.3MPa以上压力的气体。实验室安全钢瓶:种类多,用不同颜色的油漆表面不同类型的气体。氮气(N2)瓶为黑色;氧气(O2)瓶为天蓝色;氢气(H2)瓶为深绿色;氨气(NH3)瓶为黄色;乙炔(C2H2)气瓶为白色;氯气(Cl2)瓶为草绿色;二氧化碳(CO2)瓶为铝白色;石油气瓶为灰色实验室气体安全使用须知:1.由于各种充装气体不同,使用要求和特点亦不同。2.各种钢瓶不能混装,应分隔摆放;在室外,彼此间距在10米以上。(氢气瓶与氧气瓶;氢气瓶与氯气瓶;液氯瓶与液氨瓶不能混放)3.禁止敲击、碰撞,火烤、烈日爆晒,不可用电磁起重机搬运。4.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0.5Kg/cm2以上)。5.装易聚合的气体钢瓶,不得置于放射性场所。6、装O2、Cl2、F2、C2H2钢瓶避免油脂或油纬丝擦拭。7、钢瓶应直立用链条固定好,管道用紫铜耐压管。实验室气体安全实验室用火安全•应有高度的防火意识•禁止在实验室、机房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其工作场所吸烟或使用明火,禁止乱拉电线。•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未经许可,禁止擅自移动。•禁止使用电炉、电热器等有明火的电器。•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安全器材柜实验室安全•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的。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体物质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卤代烷灭火器主要适用扑救液体、气体物质和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如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电气设备等。•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泡沫灭火器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水型灭火器水型灭火器是一种清水中添加入各种不同添加剂而派生的一系列不同效能的水基型灭火器。主要适用扑救A类物质,如木材、纸张、棉麻织物等的初起火灾。水作为灭火剂,是以四种形态出现,分别是直流水、滴状水、雾状水和水蒸气。水的形态不同,灭火效果也不同。试剂安全•在使用化学品前一定要阅读该化学品的MSDS•使用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乙醚、苯、丙酮、己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应封严,并放在阴凉处保存。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高氯酸及氨水时,应在通风橱中操作。•自配试剂应贴标签,并注明化合物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以及配制人姓名。实验室安全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aterialSafetyDataSheet),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燃、爆性能,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救护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是传递化学品危害信息的重要文件。MSDS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一项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安全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能主动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并实行了MSDS制度,要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厂家在销售、运输或出口其产品时,同时提供一份该产品的安全说明书。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卖方都必须提供产品说明性的法律文件。由于各个国家,甚至美国各个州的化学品管理及贸易的法律文件不一样,有的每个月都有变动,所以如果提供的MSDS不正确或者信息不完全,将面临法律责任追究。因此MSDS的编写质量是衡量一个公司实力、形象以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乙醇的MSDS实验室安全•电离辐射、放射性、核辐射警示标志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志实验室安全仪器使用安全•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地阅读操作规程,经过培训方可上机操作。•必须严格地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遇到仪器发生故障,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不得擅自处理。•按操作规程使用水、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仪器、水、电、门、窗是否关好,夏季应检查空调是否关闭。•不得擅自挪用与公用仪器相关的辅助设备和零、配件,以及实验室内的一切公用设施。实验室安全废液处理废液的处理原则:•一般实验室的废液可以区分为有机废液与无机废液两大類,因此处理的重点首要在分类储存。•回收时应避免废液混合后化学物的不兼容性而发生爆炸或起火燃烧等。实验室安全•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倒入水池中。•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废液处理实验室安全危害发生时的紧急应变程序•通知与抢救: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试验场所负责人与单位主管进行抢救及急救,在依事故灾害情况区分等级与应变阶段分析事故,请求相关支持。•事故调查:完成紧急处理工作后,应由事故场所负责人主动进行调查工作,将调查结果及相关补救措施填妥于意外事故调查表。•补救改善措施:事故发生场所之各级负责人,依事故调查结果采取补救改善措施,以消弭事故原因预防再次发生,并责成各相关负责人员于指定期限用完成。实验室安全-立即通知老师。-关上煤气总掣。-打开所有窗门。-灭掉附近明火。-若气味持续,立刻疏散到安全地方。-千万不能开关电器,如排风扇、电灯、摁门铃!!在实验室内嗅到煤气对策实验室安全-立刻通知老师。-以灭火毡包裹该同学,并把其在地上滚动。学生衣服着火的对策实验室安全人体是可燃物!!!-挤血,以清水冲洗伤口。-贴上干净的消毒胶布。-立刻通知老师。一个学生打破了烧杯,被碎片割伤流血的对策实验室安全个人防护装备所涉及的防护部位:装备包括1、眼睛1、眼镜(安全镜、护目镜)2、头面部2、口罩、帽子、头套、安全面罩、防毒面具3、躯体3、白大褂、防护衣4、手4、手套5、足5、鞋套、工作鞋6、环境6、通风良好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2、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3、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使用标志不清、破损或泄漏的防护用品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的劳动防护化学工作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急性病变或累积病变称为中毒,统称为职业中毒也称职业病。怎样预防职业中毒:1、尽量减少毒物来源,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多用代用品。2、改进工艺,设备要密闭,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加强设备维修保养。3、增强通风效率(一般在0.6~1.0m/s)加强室内通风换气。4、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5、正确使用劳防用品。6、定期检查身体。7、增加营养,劳逸结合。遵章守纪1.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必须规范操作,严格遵守所的各项规章制度。2.在开展实验前必须详细查阅资料。例如试剂的毒性,危险性,安全防范措施等及防护用品,例如防护镜,防护板等,要针对性的作好准备工作。3.实验后的残渣废液必须倒入专用的回收桶内,不可倒入下水道或垃圾箱内。工作中发生的事故,不论大小都必须写事故报告,报安全部门,不得隐瞒事故。4.实验中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必须离岗时,实验要有人代管,离岗时间要短。5.实验中胆大心细:投料时要看清标签,不能投错,电源开关不能关错(特别是变压器),做好自我保护,防止中毒,既不伤害自己又不伤害别人。6.实验后及时做好反应物的后处理工作,整理清洁实验桌。废弃药品不得随意丢弃,须统一回收。绝不允许将化学试剂倒入下水道。7.使用剧毒和爆炸药品要严格遵守用多少领多少,不得随意摆放。生物安全(biologicalsafety;bio-safety)定义1: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那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而获得的遗传修饰生物体,避免其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定义2: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可能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实验操作•打开装有冻干物的安瓿管•收集微生物培养物•热的接种环放在菌液或菌苔上(推荐使用一次性接环)•在玻璃片上做触酶试验(推荐使用试管和毛细管等法)•液体从吸管掉落到工作台面上•从吸管中将最后一滴液体吹出(推荐使用不需要吹出最后一滴液体的移液管)•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磨口瓶子打开瓶塞时(推荐使用螺口瓶)•快速地脱实验服28分析方法的建立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实现的,主要论证的参数有专一性、灵敏度(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或稳定性、准确度、耐用性、线性范围、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和回收率等29分析方法的建立明确目标收集信息选择方法预实验实验撰写SOP预实验方案•专一性•灵敏度•定量限•线性范围•操作通量实验方案•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条件实验30分析方法的建立明确目标:样品的来源:发酵液、成品、三废杂质(干扰物质):结构类似物、降解产物样品形式:固体、液体、气体、混合物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灵敏度、浓度变化范围对分析结果的要求:稳定性、准确度、精确度等样品分析的通量要求:操作时间要求成本要求31分析方法的建立收集信息(查阅文献):待测物质的理化性质可能存在杂质的理化性质
本文标题:研发人员培训110703打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4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