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1 打开效率之门 (本文为张莹博士在栖息谷深圳50城市联盟的演讲主题。我为了大家阅读方便调整了格式,补充记录了两个案例。——成明)张莹博士简介:栖息谷潜水老家人,管理学博士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653工程)现代管理领域组织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深圳市企业评价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校外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首批CMC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ICMCI颁证)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管理咨询专家500名》之一CMC考官,香港品质管理协会资深会员,香港博士会成员,香港环球管理学院中国区总监……张莹老师根据在企业管理和管理咨询过程中的积累,提炼出了实用的管理工具《企业竞争力成长与提升模型》和《多维品质管理体系》,近年来从事企业细致化管理研究并将其用于实践,取得良好的收效。我们今天的话题锁定在管理者范围,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包括普通工人。因为很多道理是有局限性的,在另一个范围就是另一个道理了。我们几乎天天说效率,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降低成本,缩短工时,减轻劳动强度,保障交期,……曾经有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跟我说过:我为什么要提高效率?我拼命的加班加点,效率高了,公司的收益高了,可我得到什么?(两个误区:加班加点,耕耘与收获)。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会不会问这同样的问题,但我当时想:有这个想法的应该不止他一个。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2 我想问,员工希望得到什么?加薪的机会,提升的机会,发展的空间,价值被认可。希望得到的总是围着马斯洛的五个层次转,逃不出去的。提高效率,对于个人来说,有没有什么实际收益呢?提升个人素养,体现个人价值,搭建上升平台,拓宽发展机会(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有潜力的人,有创造能力的人,有价值的人),赢得老板重视,增加个人收入,减轻劳动强度。我们想想:老板认可什么样的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能为公司排忧解难的,能与老板思维同步的,对于基层面来说,还有埋头苦干的。提高效率,对于个人来说,有没有收益?什么是效率?工具书上的解释:包括人的工作速度、水平、质量和实效等,简单说是工作绩效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它是评价一个人工作好坏的综合指标。因为工作效率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绩效、成就和事业,也直接影响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它是个人、组织和管理者普遍关注和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或劳动的效果与劳动量的比率。效率公式:效率=有效结果 / 投入量 但是实际上,这个解释只是对如何计算效率的结果进行了诠释,如何达到这个结果的理想值,或者期望值,就无法看到了。而且,在这里,强调的是工作量,却忽略了这工作量达成的效果。实际上,我更愿意这样解释效率:效率 = 效果 + 速率 因为,有速率不一定有效率,效果好却也许速率差。而我们更多时候看到的工作情形是:忙忙碌碌,也许恰恰是碌碌无为。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3 有这样一个故事:张三和李四是两个好朋友,他们同时被一家公司录用。在开始的半年里,他们一样努力,每天工作到很晚。最后都得到了总经理的表扬。可是半年后,张三得到了提升,从普通职员一直升到部门经理。而李四却似乎始终被冷落,到现在还是一个普通的职员。终于有一天,心中不平的李四向总经理提出了辞呈。并指责公司的用人不公。总经理没有生气,他希望帮助李四找到问题的关键。因为他知道李四虽然工作努力,但效率不高。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总经理分别给张三和李四下达相同的命令:“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李四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李四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100斤。“价格是多少?”李四再次跑到集市上。当李四回来的时候,总经理对气喘吁吁的他说:“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张三是怎么做的。”张三需要完成的是同样的事情,但结果却大不一样。他很快从集市回来了,并且向总经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共100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先看看。另外这个农民还有了几筐才采摘的黄瓜,价格便宜,公司可以采购一些。他不仅带回了黄瓜的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等在外边。张三和李四,谁的工作量大?谁的效率高?李四显得忙忙碌碌,却碌碌少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要想达成某一个设定的目标,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为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你就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你们看少天的效率:第一天下午6点多钟,跟我说要组织这次活动,第二天下午6点钟,告诉我安排就绪,时间场地内容活动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物都安排妥了,而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人一个个地去落实这些内容,大约需要3天时间。他的效率从哪里来?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4 首先我们来说说“天道酬勤”。功夫不负苦心人,天道酬勤,这都是我们熟悉的词儿,这道理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但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讲,勤奋刻苦的人,虽然付出很多,却不一定都有很好的收获,昀后的结局也不一定会得到天道的青睐。传统意义上说勤奋,是说一个人付出比别人多的劳动,很辛劳,很努力。我们从脑力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天道未必酬这类勤。天道酬勤,这个勤字的要素是什么?是智慧与劳动的集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勤奋是一个恒量,是常数,不是变数,也就是说:智慧与劳动往往成反比,智慧越多,劳动越少。而较少的劳动创造较多的价值,出较多的成果,这就是高效率,天道要酬的是这类勤,是有效率的勤,不是死出力气慢出活的那类勤。三次工业革命是不是恰好印证了这个理论呢?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劳动的解放和效率的大幅提高。这个世界,懒惰一定不能成功,但是勤奋也不一定能成功。成功与否,并不一定在于是否勤奋。很多看上去不勤奋的人,事业很成功;而很多看上去很勤奋的人,却一事无成。显然,人对于任务完成的效果和他的忙碌程度并不总是成正比的。是不是有人看过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电影《大力士》,海格力斯与九头蛇海德拉大战的场面。每次海格力斯砍掉海德拉的一个头,三个头又会在原处重新出现。于是,他加快了速度,拼命地砍,可九头蛇很快又占了上风。他的教练阿菲喊道:“别再砍它的头了!”因为那根本不起作用!你在工作中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一件事儿还没做完,又有好几件事儿堆在面前了。而且一个比一个时间紧迫。结果,你不得不拼命的加班加点,累得要命,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真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花更多的时间工作也解救不了你,加快速度、拼命工作也解救不了你,因为你的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因此,问题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在工作上,而在于你用什么方法去工作。你工作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工作的。实际上,一天12小时的工作可能还不如一天6小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5 时的工作效率高。同学的例子:在大学的时候,一个同学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是,最后毕业的时候,差点毕不了业。因为她的,论文却差点未能够通过。因为她死啃书本,未能灵活运用。(注:本例子是由成明根据讲课内容整理。——成明)所以,认为效率就是延长时间,拼命的干活儿,这是个误区。相反的一个例子:爱因斯坦说过:“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思维。”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昀勤奋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识昀渊博的人,而是那些拥有智慧、善于思考的人。 W(成功)= X(勤奋)+丫(正确的方法)+Z(珍惜时间)。 我们看看,这是不是可以称作效率公式呢?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显然是不够的。这里透着一个道理:就是人要善于动脑筋,做事要讲方法,勤奋要有窍门。还有一种勤奋:被迫勤奋,不得不勤奋,为了某种需要而勤奋。耶鲁大学教授,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是为了对冲制度成本。”人们的勤劳只是去应对没完没了的审批手续,采取各种方法规避因不信任带来的交易风险等等。很多时候,员工不得不猜测企业的意图、不得不揣测管理者话语背后的意思、不得不做大量无用的事情以证明自己“有用”。这一类的勤,会得到天道的酬吗?不会!这种被迫勤奋,是有什么造成的呢?企业管理方法,企业政治,企业人际关系,管理者的思维方式……由此,就带出了我们的第二个话题: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比较容易提高效率?是任务管理,还是工作时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6 间管理。 大部分企业,采用工作时间管理的方式,按点上班,按点下班,完不成任务就加班。这几乎成了一个管理套路。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很有效率的在工作着呢?未必!我看过一个帖子:=====晚上回家路上发生一件事,老板打电话给我:你没在办公室?我说是啊,下班回家了。他说怎么又早退了啊?然后电话挂了。我半天没反应过来,看看表,没早退啊。我寻思老板应该是心情挺不爽的,不能这么一直误会着啊早退这罪名不小啊。于是发个短信过去说您老是不是记错了我们作息时间是****云云。解释了一下。这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呐。过半个小时老板回短信了,挺长的,语气也算委婉:“我们作息时间是****没错,可是这只是对普通员工的最低要求,我希望老员工能起到带头作用,别人在加班,你到点就走,不能说你做的不对,只是实在做的不够。”我是做设计的,算是个小头吧,属于项目经理或者项目负责这一类,每天比别人早1小时到单位,喜欢白天做事,白天能做完的绝不拖到晚上做,晚上下班就早点回家陪陪孩子。可是这样不太讨好老板倒是真的,单位90%的人都是早晨去的很晚,迟到1小时左右吧,(我们不用打卡)然后晚上狂加班不走。白天多数时间在上网胡扯,晚上开始工作。做的事情没什么不同,每天就那么多事情,我是白天做,他们是晚上做。;另外:有人加班是因为等GF,有的加班是不愿意高峰期挤公交或者怕塞车。可是在老板眼里,他们都是在加班。老板批评的是我。还让我起带头作用,意思是让我也加班,也像其他人一样。=====看了这个帖子,你们怎么看呢?我很不以为然,这就是典型的工作时间管理方式。种种方式对于车间生产线,还是很有效的,对于职能管理部门,这是一种需要,不一定有效,但必须实行。可是对于设计研发部门和一些强脑力劳动者,就未必是一个好方法了。我是做设计出身的,一毕业就从事计算机硬件设计,曾经有一项设计任务:设计某种计算机设备。我们需要从图纸设计开始,自己绘制线路图,自己绘制布线图,自己照相制版,做栖息谷打开效率之门——张莹老师 7 出印刷线路板,自己筛选元器件,自己焊接,自己装配,自己调试………………当时,给我们的命令是:三年半时间,要完成任务。我们的实际效率呢?在2年多的时间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个效率怎么来的?不是坐班坐出来的,大部分出活的时间是在晚上。当时,我们的队伍很年轻,领头羊40来岁,有5、6个40多岁的老工程师,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了,不拖家不带口,我们的工作热情可是相当的高,尤其是年龄相仿,大家攀比得很厉害,每个人的任务都不同,谁也不甘落后……对于这类脑力劳动者,如果采用工时管理,结果会如何?第一、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二,会扼杀他们的灵感,如果再加上加班这一条,那么还会有第三、和老板玩捉迷藏,正常工时耗时间,玩网络,加班时间才工作,第四、把工作当任务来完成。
本文标题:打开效率之门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