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实验中的甲装置需要40℃的温度,乙装置需要0℃的温度C.甲装置需要不停的送入新鲜空气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2.下图表示不同CO2浓度下,某植物吸收和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B.当光照强度为n时,c点暗反应阶段产生的三碳化合物量小于d点C.b点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D.据图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共同影响3.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4.细胞中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能量。下列关于细胞中能量供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类胡萝卜素的叶绿体将无法捕获蓝紫光B.ATP的能量主要贮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C.光合作用中C3的还原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5.如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条件下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B.乙条件下葡萄糖内的能量只流向酒精和ATPC.甲、乙条件下产生物质a的部位是不同的D.试剂X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6.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实验应使用含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B.据实验结果推测无机盐X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C.与正常幼苗相比该幼苗叶绿体内的NADPH的合成速率增加D.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了的浓度可能会增加7.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B.乙条件下,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催化甲→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B.乙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单位之一C.丙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合成D.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整个过程9.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10.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单体都是氨基酸B.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11.如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具有选择透过性B.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2上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3中D.叶绿体具有双层膜12.科学家恩格尔曼在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后,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从这一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红光和蓝光对好氧细菌有吸引作用B.好氧细菌喜欢聚集在氧气含量少的光区C.叶绿体主要吸收绿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13.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B.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C.Ⅱ中CO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D.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14.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15.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0)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16.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a时,酶活性低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T0时,淀粉酶为淀粉的水解提供的活化能最多C.从Ta→T0的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逐渐提高D.Tb时是保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17.图是在最适温度下,一定量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右下方移动C.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D.本实验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18.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PB.乙物质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D.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19.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A.不产生CO2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C.在线粒体内进行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20.下列对细胞的有氧呼吸场所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细胞膜B.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D.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1.为研究不同浓度的Ca2+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团队在黑暗和适宜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Ca2+浓度(%)00.10.20.30.40.50.61.0呼吸强度(CO2mg·h-1)0.671.081.361.641.560.930.880.33发芽率(%)5474879388686217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钙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必不可少B.在一定Ca2+浓度范围内处理油菜种子能提高发芽率C.在实验过程中,处理的油菜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可能增加D.用不同浓度的Ca2+处理油菜种子,均可提高呼吸强度22.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23.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D.DE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24.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和T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C.图乙中温度超过T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2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二、多选题26.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只有慢肌纤维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27.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曲线。结合此图,错误的表述是()A.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B.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D.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2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产生CO2的场所也不同B.新疆瓜果一般更甜的主要原因是新疆的土地更肥沃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加ATP、NADH和CO2后,可以完成暗反应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2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B.酶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现紫色反应C.活细胞产生酶的场所可能是细胞核D.催化化学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30.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B.部分32P标志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31.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三、非选择题32.分析下列生物学事例,回答相关问题:(1)新鲜糯玉米中葡萄糖的含量较高。将若干新鲜糯玉米分成数量相等的两份,一份立即放入85℃条件下热烫处理,另一份立即放入0℃条件下冷藏处理,一段时间后,将两份玉米放在40℃条件下保存2小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量处理前后玉米中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显示:与不经处理的玉米相比,经热烫处理后的玉米和再经40℃保存后的玉米中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均基本不变;冷藏处理后玉米中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基本不变,再经40℃保存后玉米中葡萄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增高。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2)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分钟后,荧光消失。此时,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若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3)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可以将吸收到体内的无机盐排出体外。请设计实验探究其根部吸收K+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33.ATP合酶是一种功能复杂的蛋白质,与生物膜结合后能催化ATP的合成,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由____________结合而成。(2)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在真核细胞中,该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填具体生物膜名称)。推测好氧性细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上存在该酶。(3)分析此图可知H+跨越该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34.研究人员对菠菜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的一系列过程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萌发初期,CO2释放量明显高于O2吸收量,由此说明________。此过程中,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2)种子萌发后,菠菜叶肉细胞在夏季晴朗的白天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⑥代表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则:①是__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1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