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和体会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和体会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立足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结构,从而达到整体功能最大化。那么,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下面是日常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实例和体会。实例一:着眼整体,让全班目标扎根每一位学生心中刚接手本班的时候,做过一个调查:每位学生写出自己的目标。结果,没有一个学生提过班级目标。我把目标贴在教室里,要求大家看三天,然后开班会。班会的主题就一个----“集体与个人”。这节班会课的成果:下次考试年级前二;高二结束前年级第一;高考全班三本以上。任何个人的成功或者进步,都无法离开他所处集体提供的客观条件,而要想获得良好的客观条件,就必须让所有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或理想,正所谓志同道合。另外,这会告诉学生,干任何事都会对自己的团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生活学习在同一集体之中。所以,每位学生都应树立集体意识,奉行集体主义。这是班主任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实例二:优化管理结构,让每位学生都有平等表达的权利,同时都平等履行义务1.平均成立10个学生小组,轮流担任组长2.成立班级学生代表会议,成员由每一小组成员轮流担任3.由学生代表会议讨论成立“两委”---班委和团委4.由学生代表会议和“两委”讨论通过以下规章制度:①班级管理日志②班级值日安排③班级公约④课代表职责⑤小组长职责5.以每一教学月为单位,由学生代表会议评议“两委”,各科课代表,以及各组组长。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力和判断力,而且愿意展现自己,极具个性化。这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对任何人和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二是与自己见解发生冲突时,会盲目的固执己见。我们通过构建班级管理的结构,既保证学生的个性,又约束其个性的随意发展,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实例三:注重班主任自身素养,有智慧的处理各种事务早操刚结束,大家都准备早自习。我刚走到三楼楼口,就听到教室里有吵杂声,伴随有学生的惊呼声、桌凳的摔倒声,还有同学们的劝阻声。“是班里出事了?”于是我紧走几步推开门进教室。看到我的出现,班里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学生立刻停下了,但双方都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在办公室,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他俩是前后坐位,因为前排碰掉了后排的书本而发生争执,以至矛盾激化。我看了看他俩,若无其事的走出办公室,过了大约20分钟。当我再次来到办公室时,两位同学早已把事情解决了。杨郑飞龙主动上前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对,弄掉了他的文具盒,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出口骂人。”孙鹏也赶忙说:“老师,我也做的不对,再怎么也不该动手打人,还严重影响了全班的自习纪律。”相信自己的学生,是一个班主任的管理智慧迸发的重要条件。信任是让教师的心意与学生的追求凝成一个合力点。学生作为有血有肉,鲜活的生命个体,一定具备不同程度的纠错能力。在对自己行为的纠错过程中,学生就是在不断成长。案例四:让不同学生都体味到进步和发展的滋味高中数学,对于文科班的学生,简直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班里有这样几个学生,常常不做数学作业。谈话,他会答应今天一定完成,咋完成?抄!怎么办?任何问题都是有原因的。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方法。我找数学老师,找数学课代表,找班长......原因是这样:这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高中数学课根本听不懂。所以,作业不交自然是“理所当然”!找到原因,解决方法就不难找了。我和数学老师,课代表以及这些学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每次作业只做课本例题和对应课后习题,而且,每天让课代表为他们解惑答疑。之后,不交数学作业现象没有再出现。“因材施教”是教师的基本理念。那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班主任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给学生对多些鼓励,给自己多些智慧。不断总结,使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成长。
本文标题: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和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5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