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3年高三政治月考试题(统编)
2003年高三政治月考试题(统编)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单选项(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2002年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这是中国与美国等有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取得的一项积极成果。这是因为()①“东突”是一支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②“东突”与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合作制造恐怖暴力事件③安理会已成为国际反恐指挥部④“东突”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②③2.第十四届亚运会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在韩国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枚金牌,第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A.釜山149五B.汉城149六C.釜山150六D.汉城150五3.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2002年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建立和完善农村()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②费改税制度③合作医疗制度④医疗救助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002年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朱镕基指出,这显示了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姿态。(1)我国核准《京都议定书》的原因是()A.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B.经济决定于政治,我国的决定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C.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D.我国实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上述材料说明()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一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的③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得分评卷人5.据报载,国务院机构改革已顺利实施“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福利)规定,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现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将乘势面上,次第推开。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A.是为了改革我国的国家职能B.主要目的是减冗员,减轻对财政负担C.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做到依法行政D.是要建立办事高效、动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6.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和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分别是()A.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在下列关于民族、宗教、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通过掌握国家政权来开展宗教活动的B.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其民族、宗教政策的C.争取占人口多数的民族的宗教的支持是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D.民族和宗教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消灭而消亡8.继承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公民甲、乙为同胞兄弟,其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遗产被甲独占,乙状告到法院。法院判决甲、乙各得一半。这表明我国公民()A.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提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B.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C.权利和义务都是受法律保护的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9.在下列选项中,采用多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A.加拿大、荷兰、意大利B.澳大利亚、比利时、西班牙C.英国、荷兰、澳大利亚D.丹麦、比利时、西班牙10.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条件日渐频繁。据世界气象组织2002年3月份发布的2001年世界气候公报,2001年世界气候异常,气温升高,飓风频繁、暴雨成灾、干旱严重,为历史所罕见。从哲学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频率增大了B.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预防和避免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C.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时都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D.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活动中,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摄取11.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功能趋于一致12.鲁人者善织屦(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编(白色的绢),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跑);编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13.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4.下列判断中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A.要命令自然,就得服从自然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15.“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C.经验有直接和间接的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16.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A.理想受生活存在的制约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1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既可获得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8.当你迈进大学校门时,商业银行可以提供助学贷款服务,帮助你完成学业。我国商业银行的职能是()A.吸收存款,办理结算,经营国库B.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经营国库C.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D.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经营国库19.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20.据报道,我国三条社会保障线衔接日渐紧密,2550万国企下岗职工和310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绝大多数都按时定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1170万人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115.5亿,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这三条社会保障线是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A.医疗保险制度B.住房制度C.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D.失业保险制度2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的一大特点。其主要特征是投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快发展。下列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有()A.经济全球沦趋势的出现,是资本寻求增值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B.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C.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发展中国家D.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加深南北矛盾22.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指()A.某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价值总量越大B.某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C.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D.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越小23.名列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由于出具虚假的会计报告,其信誉严重受损,并被美国司法部提出指控,面临着倒闭的命运。这说明()A.会计事务所应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B.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C.司法部门的指控是导致安达信面临倒闭的根本原因D.法律中介服务机构无法对市场经济产生“自律”作用24.我国A汽车制造公司向美国B公司转让20%股份,且将本公司传动技术与B公司整车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客车。A公司这种经济活动属于()A.利用外资和对外技术交流B.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C.利用外资与劳务输出D.利用外资与来料加工二、不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全部选对才给分,每小题3分共27分)25.今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来华访问,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得分评卷人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30年中美关系发展表明()A.中美两国存在着共同利益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不复存在C.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26.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因为()A.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B.正常的宗教活动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C.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D.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27.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就是说()A.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制始终是最基本的国家制度B.在阶级社会里,被统治阶级不可能获得任何民主自由权利C.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和专政总是统一的D.随着国家的消亡,民主也就不存在了28.《孙子兵法》:“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说明()A.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B.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C.事物发展在不同阶层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D.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29.2002年10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这说明()A.意识对客观事实起促进作用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30.对于同一棵树,在木匠眼中本质,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状特征,这是因为()A.人的感性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意识建构认识对象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31.我国股份制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股票也成为居民投资的重要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国有股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B.股份分红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收入C.股份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32.《半月谈》杂志发表文章——透视“浙江现象”:在浙江全省工业产值中,国有企业只占比重11.5%,却牢牢地控制了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工业领域;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是你涨我落;你大我小,你死我活,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起提高。“浙江现象”告诉我们()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日趋弱化B.国有经济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D.提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3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这有利于()A.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B.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作用C.逐步缩小城乡差距D.消除城乡社会分工格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社会实践的前进是没有止境的,党的事业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1)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如何体现与时俱进的?35.经济全球化是历史上的大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高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否则就会落伍,就会“处处被动。”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四、辨
本文标题:2003年高三政治月考试题(统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5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