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华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华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41.1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1.3工作原则………………………………………………41.4适用范围………………………………………………42、启动条件……………………………………………………53、自然灾害救助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53.1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53.2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任务……………………………63.3县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64、应急准备……………………………………………………94.1资金准备………………………………………………94.2物资准备………………………………………………104.3通信和信息准备………………………………………114.4救灾装备准备…………………………………………114.5人力资源准备…………………………………………114.6社会动员准备…………………………………………124.7宣传、培训和演习……………………………………125、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135.1灾害预警预报…………………………………………135.2灾害信息共享…………………………………………145.3灾情信息管理…………………………………………14--26、应急响应……………………………………………………166.1I级响应………………………………………………166.2II级响应……………………………………………186.3III级响应……………………………………………206.4IV级响应……………………………………………226.5信息发布……………………………………………237、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247.1灾后救助……………………………………………247.2恢复重建……………………………………………258、附则…………………………………………………………268.1名词术语解释…………………………………………268.2奖励与责任……………………………………………278.3预案管理与更新………………………………………278.4预案实施时间…………………………………………27--3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福建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漳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华安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制定本预案。1.3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1.4适用范围在我县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冰冻、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2启动条件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1)发生台风、暴雨、干旱、洪涝、冰雹、冰冻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4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某乡(镇)行政区域内,死亡3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5000人以上;倒塌房屋500间以上。或者在全县行政区域内死亡5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8000人以上;倒塌房屋800间以上。(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某乡(镇)行政区域内,死亡3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5000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0间以上。或者在全县行政区域内死亡5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8000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800间以上。(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5)县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3自然灾害救助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3.1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县相关专项指挥机构是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领导机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对应灾害种类县级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总指挥,县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民政局是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县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3.2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任务(1)做好非常态下自然灾害的救助、救济综合协调工作。--5(2)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3)听取灾区救灾工作汇报。(4)收集、汇总、报告、评估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灾情。(5)协助、指导乡(镇)开展救灾工作。3.3县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县民政局: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救助救济、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等工作。县发改局:协调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帮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县经贸局:组织跨县的应急生活必需品供应,动用县储备商品稳定市场;负责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指导灾后电力供应恢复工作。县水利局:掌握、发布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市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县公安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协助抢险救灾,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县建设局:协助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指导灾后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县交通局:负责救灾人员、物资的公路运输,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组织抢修被毁公路。--6县农业局: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和灾后自救。组织协调渔业船只、养殖人员的安全转移与救援工作。县卫生局: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监测,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扩散和蔓延,保证饮水和食品卫生;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县教育局: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帮助做好校舍恢复重建。县林业局: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县环保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县广电局:负责抗灾救灾宣传报道和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县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县统计局:协助分析灾情统计数据。县物价局: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县粮食局:负责灾区粮食、食用油供应。县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县地震局:组织地震现场地震监视、监测,震情分析会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震后房屋安全性鉴定、灾害评估和地震紧急救援。县科技局:安排重大救灾科研项目。--7县通信部门:组织开展灾区通信的恢复重建工作,保障自然灾害救助中使用的各类无线电台(站)的通信安全,及时排除无线电有害干扰。县保险部门:负责与灾害相关的保险理赔工作。南昌铁路局漳州站华安段:负责协调救灾人员、物资的铁路运输,抢修被毁铁路。县人武部:根据地方政府请求,组织协调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重点是救灾物资)等任务。必要时,协助地方政府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县武警中队、消防大队:负责组织武警部队实施救灾,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当地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县科协:协调有关学会救灾研究工作。县红十字会:参加灾区救灾救助,开展社会捐助和现场伤员救治工作。4应急准备4.1资金准备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根据县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县级救灾资金预算,并督促乡(镇)政府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4.1.1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乡(镇)财政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4.1.2县建立自然灾害救济预备金制度,乡(镇)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4.1.3各级政府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8平实际状况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补助标准,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4.1.4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各级财政安排的预备费要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4.2物资准备整合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和储备库。4.2.1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科学选址,进一步建立健全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各乡(镇)要按照标准建立和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库,在仓储规模、物资种类和数量、应急期间保障能力上达到救灾工作要求。灾害多发乡(镇)要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库、点。4.2.2及时调拨购置救灾帐篷、衣被、净水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商家名录,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4.2.3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将所储备的救灾物资报各级救灾应急指挥部备案,以备灾害紧急期间统一调拨。4.2.4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运输制度和应急采购、调拨制度。4.2.5科学选址,利用学校、广场、公园、敬老院等地点设立避难场所(点),规定转移路线,设置明确标识。2010年底前在全县村(社区)基本建立避难场所(点)。4.3通信和信息准备通信运营部门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害信息专用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94.3.1加强各级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设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救灾通讯网络。4.3.2依托华安政务网,建立部门互通的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4.3.3充分发挥各类灾害监测预报系统的作用,建立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灾害应急辅助决策系统。4.4救灾装备准备4.4.1县直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4.4.2县民政局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通讯、电脑、照相和摄像等设备和装备。4.4.3乡(镇)应配置救灾专用电脑和传真机等设备。4.5人力资源准备4.5.1加强自然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4.5.2建立健全专家队伍。组织民政、卫生、国土资源、水利、海洋、气象、地震等各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的现场评估及救灾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4.5.3建立健全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4.5.4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4.6社会动员准备4.6.1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4.6.2建立完善救灾捐赠制度,规范组织发动、款物接收--10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4.6.3各乡(镇)要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网络。4.6.4完善社会捐助表彰制度,为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4.6.5建立健全未受灾区地区对受灾地区、轻灾区对重灾区的对口支援机制。4.7宣传、培训和演习4.7.1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4.7.2县民政局负责组织乡(镇)灾害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不定期开展对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培训。4.7.3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4.7.4有关主管部
本文标题:华安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