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六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六讲西方马克思主义学习目的: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含义、流变和特征,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提出来的主要概念、重要命题,科学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意义和失误。学习重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的思想,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学习难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科性质和分期根据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述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西方马克思学”主要是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者“从纯学术观点出发”对马克思生平、著作和思想的研究,具有浓厚的思辩性和学术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由一些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的某些观点提出异议而兴起,继而由西方学者展开。代表人物自认为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一种重新解释。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1、两种不同的理论倾向: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2、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第二,重视社会历史理论。第三,重视对异化和物化问题的研究。第四,重视历史辩证法的研究。第五,重视意识形态的研究。第六,重视实践问题的研究。三、西方马克思学的主要流派1、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是柯恩起源于英国,是从英国分析哲学发展起来的,和现在盛行的分析哲学有联系。特点:强调语言分析和语言应用,强调对概念的分析要精确,不能含糊。他们主张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使马克思主义更加严谨准确。在他们看来,马克思原著含义模糊,这是致使许多人漠视马克思主义的原因。缺点:马克思主义原著经他们加工修改后,读起来非常清楚,但再也看不到马克思主义了。2、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特点:关注压制问题。雅克·德里达探讨的重点之一,就是寻找在社会生活中潜在的权力结构和揭示这种权力关系:一个群体压制另一个群体。另一个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已去世),对潜在的权力关系也很感兴趣,他把社会当成一个切片,探寻微观中潜在的权力关系。在他看来,这种权力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中都存在,而人们又不重视,因而构成对人性的压抑。德里达所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压制关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压制相比,更加具体细致。他不仅关心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压制,也对其它的社会压制感兴趣,如男人对女人、官僚对群众的压制等。他希望社会各个领域的被压制者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自己。解构主义在文学作品中、女权运动、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中很有影响。3、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特点: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早期的文学作品,讨论文化霸权问题.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通过文化权控制社会大众,通过压制导致社会异化。他发现,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的文化作品中,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具有本能的反抗。这个学派在文学、历史学领域中有非常大的影响。4、社会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许多政治学家、思想家都在这个领域中活动。这种社会运动包括女权主义运动、和平主义运动,生态保护运动,政治运动等。确实有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加入到上述运动中共同点: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大的敌人。5、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是克里斯顿·笛尔费。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女权运动影响很大。其中大多数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是激进主义者,但是,女权运动确实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趋势。特点:女权运动者讨论阶级压迫与性压迫的关系。6、市场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大卫(David)观点:他们认为,市场是不可能取消的东西,所以只能设法把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相结合,并加以改进,而不是象资本主义那样的市场。市场马克思主义者自称他们最现实。7、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瓦仑斯坦。该学派强调国际劳动分工与世界市场,而马克思本人则是注重研究财富的分配过程。他们强调国际分工,是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扩张到世界各地。其中,在资本主义何时成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他们把时间向前推移了。在讨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商业网络时,他们也讨论这种状况如何也影响了资本主义以外的世界。他们进一步认为,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结果之一,就是使中国和苏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不能局限于一个国家体系内去理解资本主义。中国文化大革命是最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但它首先是因为受到资本主义的扩张影响而产生和形成的。瓦仑斯坦曾写过一篇“文化大革命”的文章,阐述了上述思想。8、管理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特点:关心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相比,他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早期的资本主义。他们更热衷于把资本主义划分成不同阶段和过程,探讨每个阶段和过程中财富积累的各种模型和模式。他们重点研究财富积累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即: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关系。认为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推动了其政治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又导致了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危机的加剧。他们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实际上是探讨财富积累的危机。与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相比,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国际分工,管理学派关心的则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二者应相互补充。总结: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奥尔曼教授认为,上述流派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各自的研究。他们大都反对辩证法,对资本主义制度研究要么缺乏整体性,只是切片,要么就是太宽宏。在研究压制时,不注意将其研究放在阶级压迫的大环境中。他们不关心阶级结构问题,不关心工人阶级受压迫问题。阶级斗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贡献,否定和反对这两条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参考书目: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徐崇温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版。4、[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5、[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一、卢卡奇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格奥尔格·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23年,他以著名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和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卢卡奇把矛头指向第二国际自然主义倾向和第三国际教条主义倾向,批判庸俗经济决定论、历史宿命论,也批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列宁反映论,他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新见解,强调马克思学说完全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辩证法。(一)“正统马克思主义”仅仅是方法1、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不是坚持马克思的结论而是坚持马克思的方法2、历史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辩证法的决定因素就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些都存在于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中。所以,辩证法是一种革命辩证法、历史辩证法,而没有什么科学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他说,认识到辩证法被限定在社会历史范围内,这是特别重要的。但是,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这种方法扩大到自然界。这样,恩格斯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化、实证化倾向负责,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历史批判理论,是一种人的解放学说。如果以实证主义态度去阐释它,那么它和人的解放有什么关系呢?3、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化,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钝化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二)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1、总体对部分的优先性2、要把客体和主体都看作总体3、无产阶级是历史的主体-客体4、自然辩证法不存在《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恢复了总体性范畴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位置。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是历史的总体,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具体的总体,是直接性与中介性的统一;辩证的总体,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的总体,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三)阶级意识理论1、确立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关键。2、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拯救主体是历史辩证法的目标卢卡奇指出,阶级意识对无产阶级革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经济、政治上的革命条件已经具备时,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觉悟程度就成为决定革命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以无产阶级的内在转变、自我教育为内容的意识革命,在无产阶级总体革命中就处于核心地位。所谓总体革命,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多方面转变,也就是说无产阶级不仅要改变现存经济制度、政治体制,而且要根本克服物化、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变。(四)物化批判是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在卢卡奇看来,尽管商品交换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但是,直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商品交换形式才处于支配地位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物化现象。所谓物化,就是指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劳动结果或人造物变成了某种统治人、支配人的力量。物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它是发达工业社会所有人的普遍命运。也就是说,不仅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不可控制的,就连主体本身、人本身也变成陌生的、不属于自己的商品。在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商品关系对人的支配作用加强,物化不仅没有被克服,反而有普遍化和加剧的趋势:“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性。”在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结构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生产过程和社会运行被合理化、机械化,因而无产阶级的物化命运普遍化为社会命运。物化所导致的人的痛苦,所产生的心灵震荡渗透到了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两性关系也被物化了。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的关系在内的一切都被物化了,并形成了物化意识。所谓物化意识,就是指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状态。物化意识作为物化普遍化的最直接的后果,支配着所有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二、柯尔施与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1886-1961),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尤其是黑格尔的影响。在一些基本见解上与卢卡奇比较接近。区别在于,卢卡奇终生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信念,在晚年还提出“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口号,柯尔施则从1926年被德国共产党开除后,思想日渐消沉,晚年实际上已经脱离马克思主义。1930年,柯尔施重新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并在书后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对列宁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公开的批评。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柯尔施先迁居丹麦,1936年又迁至美国。1943-1945年在图拉纳大学教社会学,1945-1950年在纽约国际社会研究所工作。50年代初期,柯尔施在悲观和孤独中抛弃了马克思主义。50年代后期,他又对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兴趣。1961年病逝于马萨诸塞州的柏尔蒙。柯尔施在其理论生活的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批判者,走完了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到一个所谓反对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到一个实际的反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道路和理论生涯。(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柯尔施开宗明义地说:“直到最近,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都还完全没有理解这一事实,即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革命失败后,人们愈益认识到理论准备的重要性,认识到恢复马克思的理论传统的急迫性。针对当时党内特别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修养的问题,柯尔施强调说:“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新的探讨也成了这—恢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反对科学主义方法1、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科学理论,否认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价值性)2、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理论。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六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9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