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2节-基本原理与主要分离类型
2021/1/29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液-固吸附色谱liquid-solidadsorptionchromatograph二、液-液分配色谱liquid-liquidpartitionchromatograph三、离子交换色谱ion-exchangechromatograph四、离子色谱ionchromatograph五、离子对色谱ion-pairchromatograph六、排阻色谱size-exclusionchromatograph七、亲和色谱(AC)Affinitychromatograph第二节基本原理与主要类型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basicprincipleandmainseparatingtypes2021/1/29一、基础理论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平衡理论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Vander方程1.塔板理论理理nLH/22212()5.54()16()RRRtttnYY理effeffnLH/''221216()5.54()RReffttnYY0'ttkR2)1(kknneff理2021/1/29(填充柱):uCuBAHGC/(毛细管柱)或uCuBH/dpA2dpAgmDDB22gRDBtB,MTDTDgg或llgsmCCCCCCllDdfC2TDL(1)2.速率理论(与GC对比)2021/1/292)涡流扩散项及其影响(忽略纵向扩散项后):uCAHHPLCmDB2TDm相忽略大低,流动相柱温BTRtnHuuHscmu,但柱效,时,/1min/1mlu选择兼顾柱效和分析时间,(2)讨论:1)流动相流速对HPLC板高的影响(与GC对比)dpA2dpA柱效,,nHAdp2021/1/292021/1/293)传质阻抗项及其影响)(忽略固定相传质阻抗smmssmmCCCCCC忽略固定相传质阻抗态流动相的传质阻抗注:只考虑流动相和静uCuCAHHPLCsmm:msmmDdpCC2mDdpC2TDm柱效,nHCdp柱效,nHDm,柱阻,,但易产生气泡mmDTCDT2021/1/2922114kknRuCAH流动相采用粘度小、低流速的匀的固定相:采用粒度小、填充均n''''12121212RRRRVVttkkKK温影响小)质和固定相性质(受柱:调整流动相种类、性0'ttVVKVCVCWWkRmsmmssms小)的配比(受柱温影响较:调整流动相和固定相k二、影响分离的因素1.2021/1/291.固定相与装柱方法的选择:选粒径小的、分布均匀的球形固定相(dp≤10μm)首选化学键合相,匀浆法装柱2.流动相及其流速的选择:选粘度小、低流速的流动相——甲醇,约1ml/min3.柱温的选择:选室温250C左右三、HPLC法中分离条件的选择2021/1/291.液固吸附色谱法(LSC)(liquid-solidadsorptionchromatography)2.液液分配色谱法(LLC)(liquid-liquidpartitionchromatography,chemicalbondedphasechromatography3.离子色谱法(IC)(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andionpairchromatography)4.空间排阻色谱法(SEC)(stericexclusionchromatography四、HPLC法的主要类型2021/1/29一、液-固吸附色谱liquid-solidadsorptionchromatography1.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作用机制:利用溶质分子占据固定相表面吸附活性中心能力的差异namnmamaamSXSXKnSXnSX]][[]][[分离前提:K不等2021/1/292.固定相:固体吸附剂为,如硅胶、氧化铝等,较常使用的是5~10μm的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各种不同极性的一元或多元溶剂。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油溶性试样,对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有较高选择性;缺点:非线形等温吸附常引起峰的拖尾;影响K的因素:与固定相性质和流动相性质有关溶质分子极性↑,洗脱能力↓,K↑,tR↑溶剂系统极性↑,洗脱能力↑,K↓,tR↓注:调节溶剂极性,可以控制组分的保留时间2021/1/29二、液-液分配色谱及化学键合相色谱liquid-liquidpartitionchromatography固定相与流动相均为液体(互不相溶);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度差异;smmsVVkccK固定相:早期涂渍固定液,固定液流失,较少采用;多用化学键合固定相流动相:对于亲水性固定液,采用疏水性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正相normalphase),反之,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反相reversephase)。正相与反相的出峰顺序相反;2021/1/29正相色谱——固定液极性流动相极性(NLLC)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适于分离极性组分。反相色谱——固定液极性流动相极性(RLLC)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适于分离非极性组分。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基团通过化学反应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C-18柱(反相柱)。2021/1/291.常规化学键合相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1)分离机制:分配+吸附不易流失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能好载样量大适于梯度洗脱2021/1/292.反相键合相固定相(1)分离机制:疏溶剂理论正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强,作用时间↑,K↑,组分tR↑反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弱,作用时间↓,K↓,组分tR↓(2)固定相:极性小的烷基键合相C8柱,C18柱(ODS柱——HPLC约80%问题)(3)流动相:极性大的甲醇-水或乙腈-水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底剂+有机调节剂(极性调节剂)例:水+甲醇,乙腈,THF2021/1/29(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组分tR↑(5)出柱顺序:极性大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小的组分后出柱(6)适用:非极性~中等极性组分(HPLC80%问题)3.正相键合相色谱(1)分离机制:溶质分子与固定相之间定向作用力、诱导力、或氢键作用力(2)固定相:极性大的氰基或氨基键合相(3)流动相:极性小(同LSC)底剂+有机极性调节剂例:正己烷+氯仿-甲醇,氯仿-乙醇2021/1/29(4)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组分tR↓,K↓(5)出柱顺序:结构相近组分,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6)适用:•氰基键合相与硅胶的柱选择性相似(极性稍小)分离物质也相似•氨基键合相与硅胶性质差别大,碱性分析极性大物质、糖类等2021/1/29NClCNOCH3CH3HANClCNHOCH3C4H9现分离一含A和B的试样,键合相有十八硅烷基硅胶和氰基硅胶可供选择,流动相有60%甲醇-水和1%二氧杂环己烷-己烷可供选择。(1)若采用正相色谱法,应选用何种固定相和流动相?出峰次序如何?(2)若采用反相色谱法,应选用何种固定相和流动相?出峰次序有否变化?(3)何谓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B2021/1/29正相色谱指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体系,因此应选氰基硅胶作固定相,1%二氧杂环己烷-己烷作流动相。A后于B出峰。反相色谱法指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体系,因此应选十八烷基硅胶作固定相,60%甲醇-水作流动相。B后于A出峰。2021/1/29三、离子交换色谱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固定相: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酸性水溶液;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采用碱性水溶液;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的反复离子交换反应;组分与离子交换剂之间亲和力的大小与离子半径、电荷、存在形式等有关。亲和力大,保留时间长;阳离子交换:R—SO3H+M+=R—SO3M+H+阴离子交换:R—NR4OH+X-=R—NR4X+OH-应用:离子及可离解的化合物,氨基酸、核酸等。2021/1/29四、离子色谱ionchromatography离子色谱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其与离子交换色谱的区别是其采用了特制的、具有极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柱填料,并采用淋洗液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器,是测定混合阴离子的有效方法。2021/1/29离子色谱仪2021/1/29(IonChromatography,简称IC)以无机、特别是无机阴离子混合物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七十年代出现、八十年代迅速发展。传统离子交换色谱存在着两个难于解决的问题:(1)需要高浓度淋洗液洗脱且洗脱时间很长;(2)洗脱后的组分缺乏灵敏、快速的在线检测方法。1.离子色谱法原理2021/1/29离子交换原理,与传统离子交换的不同点:采用交换容量非常低的特制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细颗粒柱填料,高柱效;采用高压输液泵;低浓度淋洗液或本底电导抑制(在分离柱后,采用抑制柱来消除淋洗液的高本底电导);可采用电导检测器,快速分离分析微量无机离子混合物;各种抑制装置及无抑制方法的出现,发展迅速。2021/1/292.离子色谱的优点(1)分析速度快可在数分钟内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2)分离能力高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使常见的各种阴离子混合物分离;例:使用双柱法,在十几分钟内,可使七种阴离子完全分离。(3)分离混合阴离子的最有效方法(4)耐腐蚀,仪器流路采用全塑件,玻璃柱2021/1/29抑制型:抑制柱型、非抑制型分离柱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通常在0.01~0.05毫摩尔/克干树脂。非抑制型:当进一步降低分离柱中树脂的交换容量(0.007~0.07毫摩尔/克干树脂),使用低浓度、低电离度的有机弱酸及弱酸盐作淋洗液,如苯甲酸、苯甲酸盐等。检测器可直接与分离柱相连,不需抑制柱。3.离子色谱装置类型2021/1/29离子色谱连续抑制装置图2021/1/29在反相色谱中,通过加入缓冲溶液调节流动相pH值,抑制组分解离,增加其K和tR,以达到改善分离的目的1)离子抑制剂:弱酸、弱碱性物质pH一定的缓冲溶液2)K的影响因素:与流动相极性有关,还与pH值有关选择流动相:应同时考虑极性及pH值酸性物质——加入酸HActR↑,K↑碱性物质——加入碱NH3·H2OtR↑,K↑调节pH范围:3.0~8.0pH8.0破坏键合相与载体的结合pH3.0腐蚀柱子3)适用:极弱酸碱物质pH=3~7弱酸;pH=7~8弱碱;两性化合物离子抑制色谱2021/1/29对流动相的要求:1)与固定液不反应2)对样品有良好溶解度K=1~10K=2~5最理想的3)与检测器匹配:UV(常用,测定波长应大于溶剂的截止波长)荧光,电化学4)使用粘度小、纯度高的流动相(甲醇,乙腈)使用前过滤、脱气2021/1/29阴离子分析:双柱;薄壳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柱(3×250mm),流动相:0.003mol·L-1NaHCO3/0.0024mol·L-1Na2CO3,流量138mL/hr。七种阴离子在20分钟内基本上得到完全分离,各组分含量在3~50ppm。4.离子色谱的应用2021/1/29五、离子对色谱ionpairchromatography原理:将一种(或多种)与溶质离子电荷相反的离子(对离子或反离子)加到流动相中使其与溶质离子结合形成疏水性离子对化合物,使其能够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阴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铵类,如氢氧化四丁基铵或氢氧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对离子;阳离子分离:常采用烷基磺酸类,如己烷磺酸钠作为对离子;反相离子对色谱:非极性的疏水固定相(C-1
本文标题:第2节-基本原理与主要分离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73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