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历史复习-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考纲:《人权宣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政体的演变(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1)1789年革命前: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3)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制)(4)1804——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5)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半封建性质)(6)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7)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8)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9)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共和制确立的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2)1791--1792:波旁王朝(君主立宪制)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2.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例1、(10年四川卷)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造成了政局动荡•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C.传播了启蒙思想•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考点1:《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人生来自由,在权利上平等;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①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人权、民主和法治;②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意义。③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对亚洲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独立宣言》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精神,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范本。《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试分析说明它们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们继承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等启蒙思想,•另一方面,它们把启蒙思想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例2、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考点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例3、(10广东)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熟记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决议案•行政权归于总统和内阁,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外交是总统的领地,而内政则由总理来负责,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总理虽然由总统任命,但是只对议会负责,如果总统不从议会多数派中选出总理,政府就无法得到议会信任,各项措施也就无法施行,政府就会瘫痪。•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美国?)•例9.(08上海)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1875年宪法的颁布,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共和派力量壮大的必然结果和反映,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是工业革命后日益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的开始。•1875年宪法颁布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例4、(08海南)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例5、(09全国)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1871)考点3:《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德国政权变迁:(了解即可)•1、德意志帝国(1871-1918)(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2、魏玛共和国(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1919-1933)•3、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1933-1945)•4、德国分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1949-1990)•5、德国再统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至今)《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1、实行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2、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3、首相(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内阁),只对皇帝负责;•4、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例6.(09宁夏)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思考:直接选举等同直接民主吗?•例7、(11江苏)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例8.(08江苏)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英国君权是虚,立宪是实,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君权是实,立宪是虚,君主是权力中心。(原因?)•原因:•德国领导统一和改革的普鲁士封建专制色彩浓厚,民主意识薄弱;•英国中世纪已确立制约王权的机制,如《大宪章》、议会等包含契约、分权制衡因素,民主、人民主权、议会权力至上思想广泛传播。将德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与法兰西共和国的情况比较,概括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理解“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这句话?(1)比较:法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是“制约与平衡”;而德国的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因为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2)概括特点及原因:特点——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原因——德国通过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统一是有军国主义传统的普鲁士容克地主领导的,统一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3)理解:德国设立了议会,但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拥有实权,有官吏的任免权、立法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权和外交权。所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1、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2、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几经曲折和反复,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过程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各种民主政治力量长期斗争的结果;•3、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4、尊重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各国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文明成果,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议会权力议员首相(总统)英国上院小世袭、终身下院多数党领袖下院大选举、任期德国联邦议会大各邦君主任命皇帝任命帝国国会小选举、任期美国参议院稍大选举、任期选民间接选举众议院选举、任期法国参议院稍大间接选举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众议院普选•友情提示•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3、注意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4、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5、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6、英国的政治制度有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度、两党制。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复习-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75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