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财务治理效率论姓名:张荣武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伍中信20070420财务治理效率论作者:张荣武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寇文松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产权状况不明晰、债权人利益难以得到保护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改善治理环境,强化债权人作用等措施,以期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2.期刊论文袁耀财务治理模式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2)财务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相关的利益人之间利益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过度融资的制度性原因,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股东与经营者财务上的冲突、股东与债权人财务上的冲突及内外股东之间财务上的冲突这三者之间入手,在吸收借鉴当前英美的股东主导型治理模式和德日的债权人主导模式两种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以及当前的财务治理环境,创建新的综合性财务治理模式.3.期刊论文韩水兵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的财务治理模式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相关的利益人之间利益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的制度性原因,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股东与经营者财务上的冲突、股东与债权人财务上的冲突及内外股东之间财务上的冲突这三者之间入手,在吸收借鉴当前英美的股东主导型治理模式和德日的债权人主导模式两种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以及当前的财务治理环境,创建新的综合性财务治理模式.4.学位论文谭曦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评价研究——基于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目标导向200820世纪末,为解决上市公司治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财务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质量也开始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质量,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状况。而要了解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状况,就必须进行财务治理评价。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实践,构建财务治理评价的理论框架,将财务治理目标与财务治理评价相结合,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导向,确立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设计“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作为评价的主要工具,从而将财务治理评价转化为对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及财务绩效四个方面的评价,并设置对应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最终实现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构建。本研究是在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状况,探索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财务治理评价的概念,初步建立财务治理评价的理论框架。财务治理评价是由独立的法人评价机构,根据财务治理环境,设置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采用规范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目前的财务治理状况进行系统、客观、准确地评定的一种行为。财务治理评价系统作为财务治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主要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要素及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八个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协调,具备一定的逻辑关系。其中,评价主体是评价的起点,评价主体的需要构成评价目标,并进一步决定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等其他方面。评价要素及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评价要素是根据作用机理或表现特征的不同,对影响财务治理的重要因素进行的基本类别划分。而评价指标则是评价要素的具体化。评价标准是衡量财务治理质量的标尺。有了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还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取得公正的评价结果。评价报告则是财务治理评价最终成果的体现。在进行财务治理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为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应始终以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及重要性等财务治理评价原则为指导。明确财务治理评价的目标导向,并以此为核心确立财务治理评价要素,初步完成“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的设计。财务治理目标是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治理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依据和准绳。要实施财务治理评价,并建立起完善的、可衡量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治理评价体系,必须将财务治理评价与财务治理目标结合起来。现阶段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化的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效率是一种复合性效率,是结构性效率和适应性效率的结合,也是静态财务治理效率和动态财务治理效率的综合体现。从效率的根本涵义来看,财务治理效率的本质是财务治理所得效用与所付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从博弈的角度看,财务治理效率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合作性效率。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导向,分析影响或体现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方面,确立了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财务绩效四个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设计“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评价的重要工具。其中,“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要素分别从财务静态治理和财务动态治理两个方面出发,对财务治理的“结构性效率”和“适应性效率”进行评价;“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要素则着重考察财务治理信息的质量和获取方便性。财务治理信息是财务治理的载体,其枢纽作用的发挥情况直接关系到财务治理的效率,也是财务静态治理和财务动态治理共同协调发挥作用的关键。而以上三者在财务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最终还是会反映在“财务绩效”上,财务绩效是财务治理效率的终极量化表现形式。同时,财务绩效本身也是财务治理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的评价要素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核心,统一于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这个体系之中。通过对这四个要素的评价,可以兼顾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从而实现对财务治理进行简洁全面评价的目标。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作为财务治理评价的重要工具,将财务静态治理与财务动态治理相结合,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观念,强调了财务治理信息的重要作用,还体现了财务治理目标与财务目标的统一。围绕四个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进行具体评价指标的设置,并对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及财务治理评价的实施进行介绍。本文设计了18类共45个主要指标进行财务治理评价,其中:(1)财务治理结构评价由财务资本结构评价和财务组织结构评价两个部分构成。财务资本结构评价重点针对股权分布状况和股权性质进行;财务组织结构评价则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个层面出发,对财务组织制度设定的完备度、运行规范性、运行有效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该部分设置6类共22个主要财务治理评价指标。(2)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评价实质上就是对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债权人和员工)参与相机财务治理的能力和程度进行评估,共设置含债权人参与能力、参与程度、员工参与能力、参与程度在内的4类共11个主要财务治理评价指标。(3)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评价主要是考察财务治理中信息枢纽功能发挥的情况,具体从所披露财务治理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及时性及使用方便性四个方面设置了对应评价指标。(4)财务绩效是财务治理成果的一个体现,对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对财务治理评价的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在指标的设置方面,主要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出发,设置8个具有代表性的、能综合反映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单个零散的评价指标只能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评价,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进行各指标的分值确定时,定性的指标可采取评价分值的形式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定量指标则根据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最优指标的不同属性进行分值确定。利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设置,按照简单线性加权的方法,计算出具体评价分值,并据此确定对应评价等级,最终完成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综合评价。财务治理评价的实施方面,在我国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信誉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评价工作可考虑由非营利性组织独立实施或是由独立的咨询公司与非营利性机构合作进行。当信誉机制以及市场机制得到完善后,也可以由市场选择并逐步形成最有权威和公信力的评价机构。财务治理评价的实施程序一般包括:评价前期准备、现场信息收集、分值计算及出具初步结论、反馈与修正及作出最终评价结论五个阶段。本文还选取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家上市公司,从实际应用角度对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模拟演示和讲解。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初步构建财务治理评价体系。建立财务治理评价理论框架,确立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设计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完成具体评价指标设置,并对评价方法的运用和评价实施的程序等进行了说明,较为全面地对财务治理评价问题进行探讨。(2)结合财务治理目标,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导向进行财务治理评价研究。(3)将静态财务治理评价与动态财务治理评价相结合,强调对动态财务治理的评价。5.期刊论文张长江.温作民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博弈与公司财务和谐治理-现代管理科学2005,(9)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财权配置.在利益相关者就公司财权的分配进行谈判的合作博弈模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威胁点、谈判力及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决定谈判结果.实现公司财务和谐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改善财务治理环境、构建群体博弈机制、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及建立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维护弱势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应有的谈判力.6.会议论文张长江.温作民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博弈与公司财务和谐治理2005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财权配置。在利益相关者就公司财权的分配进行谈判的合作博弈模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威胁点、谈判力及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决定谈判结果。实现公司财务和谐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改善财务治理环境、构建群体博弈机制、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及建立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维护弱势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应有的谈判力。7.学位论文吕鹏通过财务治理制约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研究2007公司融资行为是企业微观层面问题,影响单个公司价值变化,但作为资本市场的众多企业行为,也将影响到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因而,公司融资行为长期以来成为公司治理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融资行为非理性化,一个突出问题是股权融资偏好,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公司的过度融资。伴随非理性融资,我国资本市场上频繁发生大股东侵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欺诈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市场操纵、存在隐患的担保圈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公司财务治理失控。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的财务治理原因并寻求抑制非理性融资行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此,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公司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冲突为经线索,探讨了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构造了一个公司融资行为的制度分析柜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产生的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特征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认为:上市公司的融资不仅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存在过度融资,股权融资偏好是过度融资在特定制度背景下的一种表现。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1)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前的财务治理环境,无论是外部监控模式还是内部监控模式,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公司财务治理改革来讲都是不全面的,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问题,需要从三种财务关系角度建立综合的财务治理模式。(2)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与财务治理不完善有密切关系,财务治理中相关利益人之间,即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以及外部股东与内部股东之间利益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行为的制度原因。不完善的财务治理致使过度融资成为上市公司的常态,在此基础上,加之股权分置制度和其他财务治理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综合性原因。(3)要治理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必须从系统全面地财务治理,特别是从三种财务关系的协调展开,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建立以大股东治理为主的综合财务治理模式;加强外部股东
本文标题:财务治理效率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