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考向以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形成,垂直带谱及雪线的综合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例题1】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解析第(1)题,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带为荒漠草原。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1)B(2)A【例题2】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第(1)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000米到4500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该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故选A项。第(2)题,由图可知,2000米到3000米处,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C项正确;地表径流小,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D项错误。答案(1)A(2)C【例题3】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2)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2)阿尔泰山南坡()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教授站在高山草甸带;阿尔泰山的南坡主要为针叶林;山上也存在山地牧场;根据“花草相映”可判断此时应为夏季;阿尔泰山南坡的降水主要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答案(1)B(2)D跟踪训练1.(2015·山东文综,9~10)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解析第(1)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示意图找出基带的自然带。据图知,基带为暖温带荒漠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基带是森林带而不是荒漠带,A项错;南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项错;昆仑山北侧位于暖温带,基带是荒漠带,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项错。综上,选C项。第(2)题,考查地域分异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材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甲、乙、丙三地均位于某地北坡,说明三地的海拔、光照、温度差别不是太大,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差异引起的。故选B项。答案(1)C(2)B2.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题。(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3)该山可能位于()A.四川B.新疆C.安徽D.山西解析第(1)题,该山3000米以上,两个山坡的自然带带谱都是四个,但是东坡自然带比西坡的海拔低,说明气温比西坡低;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说明东坡的降水更加丰富。第(2)题,一般情况下,河谷地带气候湿润,但是此处的河谷气候干旱,说明下沉气流的影响导致河水不易蒸发,影响降雨。第(3)题,我国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南北走向,且有高山冰雪带。也可用排除法获取正确答案,安徽、山西的山脉没有高山冰雪带,新疆的山脉没有常绿阔叶林带。答案(1)B(2)D(3)A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答案(1)C(2)A
本文标题: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2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