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分析
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分析一、企业物流1、物流化信息的现状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信息化的程度还是很低的.下面从国内制造企业,零售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情况来具体说明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1)制造企业的ERP系统ERP在中国已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代名词,然而,ERP作为从MRPⅡ发展起来的,具有特定的功能.从物流的角度看,ERP软件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主生产计划和物料清单的生产物流管理,在特定的生产目标前提下,ERP能够生成主生产计划和围绕主生产计划的采购需求.这解决了在复杂制造环境中,企业原材料品种混乱,库存不清,浪费严重等问题.生产计划拉动的原材料库存管理和采购,降低了企业的总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定单驱动的财务集中管理,解决了全国性分销网络的财务控制问题,杜绝了很多管理漏洞.但是,ERP软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仅仅只解决了主生产计划及财务问题,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企业实现了基于ERP的信息发布,使得合作伙伴可以共享部分物流信息,但是面向物流流程的协作却非常少.电子商务使得很多企业建立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发布和信息收集,很少顾及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少数合资或独资企业,如一汽大众、宝洁等已经通过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信息系统的协作实现了现代的物流运作方式.①大部分应用ERP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仓储管理系统.ERP非常好的解决了库存控制问题:出库和入库的流程,库存的数量和位置都纳入了ERP的管理.但是,大多数企业仓库内的操作流程,如放置,分拣,理货等尚未得到专业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在仓库面积大,库存品种多,定单频率高的中央配送中心,仓库间的运作效率受到了严重限制.对于很多企业,这一问题严重了定单响应时间,从而间接提高了库存水平.[8]②国内基本上所有应用ERP的企业都仅着重物流的控制,缺乏很好的预测计划能力.现在非常流行即时制生产以及按定单生产,但是严格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Dell的直销模式也需要8天的库存,而消费者乃至零售店都不可能容忍等待一个包括完整的生产和物流过程的交货周期.因此,以预测为基础,考虑各种约束条件的计划必不可少,包括库存计划,进货计划,运输计划等.[9]③由于预测计划能力的缺乏,很多企业的ERP仅实施到分公司,通过把分公司当作客户看待,实行“按定单生产”,实际上是把所有的预测和计划问提推给分公司.这样虽然解决了总部的问题,但分销网络的库存却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国内一些已经实施ERP软件的领先企业的物流成本及库存成本以及库存水平依然高于国际同行,预测及计划系统是物流信息系统方面最关键的差距.(2)零售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p①国内即使是跨国零售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EDI(电子数据传输)也没有完全普及应用,无法实现自动补货及自动结算功能,国内整体的供应链流动速度远远低于国外水平,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协作不够,导致供应链效率低下.p②国内连锁超市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配送中心信息化管理.由于现代化配送中心在大型连锁超市的普遍应用,使得面向高效仓储管理系统(WMS)在中国得到成功应用.WMS能够实现库内操作的优化操作,支持了大量定单,高频配送环境要求的运行响应时间要求.p③零售企业对于推动条形码的普及应用起到了主导作用.在零售企业的推动下,产品条形码已经十分普及.尤其最近十几年,联华,华联等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以及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零售企业,纷纷采用以现代化配送中心为主的物流模式,从而迫使制造企业不但普遍应用了产品条形玛,也开始不得不普遍应用物流条形码,使得现代化的快速,高效,自动化物流操作过程成为可能.[10]2、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问题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企业物流信息化设施和管理的发展程度低。现代化的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实现高效化。这就使得企业必须采用各类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进行系统的组织。但是由于企业很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物流,即使链内个别企业应用了物流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缺少其他企业的配合,使得整体物流的效率不高。还有,国内目前应用的主流信息系统软件主要是国外软件公司生产的,价格不菲。但由于企业自身基本能力的限制以及这些软件难缺乏对我国国情的考虑,即使应用了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再者就是要么缺少了解企业状况的系统实施队伍,要么缺少了解系统的企业管理者,导致信息化管理的程度较低。(2)企业的业务流程不科学。低效率的业务流程造成信息的滞后和断层,信息交流肤浅,甚至不畅通,缺乏跨公司的合作流程。pp(3)未能使物流与电子商务成功结合。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物流与电子商务在业务与技术方面实现整合。这样,现代化的物流通过电子商务在信息化交易的推动下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物流活动实现具体的业务。但是,目前由电子商务促成交易的物流活动不多。这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得时间短,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直接相关。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如何进一步使物流与电子商务实现有效结合,这一问题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11](4)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存在局限性。目前国内企业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很大的差异性,不能实现有效的对接,缺乏公共的信息平台,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供应链内企业缺少很好的协作。pp3.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对策当前我国企业物流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果能够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将对企业物流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作用。1、改变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方向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注重的主要是业务的控制,现代化的物流发展要求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不再以控制为中心,而是从控制转向效率,增强系统的预测、计划和调度能力,同时增强企业间的协作。(1)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而不仅仅是达到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内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绝大部分用于基本流程控制,没有很好的考虑物流的效率。以配送中心运作效率为核心的仓储管理系统(WMS)将获得极大普及。(2)增强企业的预测计划调度能力,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必须建立创新的、适用于中国物流运作环境的计划体系。(3)加强供应链内企业之间的协作。在物流运作层上,企业间的协作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作成本和所需的时间;在物流计划层上,企业间的协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成本。2、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最初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MichelHammer在1990年提出的,是指对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得适应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12]流程重组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功能内的业务流程重组,对职能内部的流程进行重组;(2)功能间的业务流程重组,在企业内跨职能部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3)组织间的业务流程重组,在供应链中跨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在实施业务流出优化之前,应选择那些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由重要影响的关键流程为优化对象,从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入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要充分考虑物流信息流动的便利性。实施流程优化可分为4个阶段:(1)流程的识别。流程的识别就是利用流程的观点描述企业,树立企业运作的流程观;(2)关键流程的选择和认识;(3)流程重新设计。要发现流程的瓶颈,重新设计流程方案;(4)实施运行。将实施方案在小范围内试验,发行问题,随时调整,经过审慎的试验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3、商务流程重组,实现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有效整合。商务活动和物流活动是流通活动的两部分。商务的电子化和物流的信息化使得两者可以实现整合。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重组企业的的商务流程,推广如下商务交易方式:供应商商务的信息查询与交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继而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与物流方式,物流企业则通过物流信息平台与供应商达成协议,而与需求方进行货款的结算,单据的交付,并最终通过货物的保管、搬运装卸、包装、加工、运输工作将货物交与需求方。这样,将交易与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简化了商务环节,也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4、物流结点网络化。随着物流活动的复杂化,企业物流的结点逐步增多,物流结点的网络化已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以零售巨头沃尔玛为例,它在全球建立了许多的配送中心,并对配送结点实行网络化管理。完善的网络配送体系使得沃尔玛的订货和配送中心作业大大加快,大大节约了物流费用,使沃尔玛“天天平价”的口号得以实现,形成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5、开发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现代物流构成了有利支撑。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捷径,也利于加强供应链内企业之间的联系6、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及通讯技术等提升企业物流信息综合管理水平。信息术的发展与通讯,数据交换及其他应用技术密切相关,企业因地制宜的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他交叉学科技术有助与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7、领导重视、业务人员支持。企业领导、信息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业务人员的支持是物流信息化的保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物流信息化建设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及产、供、销环节在信息处理、工作方式、管理机制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习惯等方面进行一次大的创新和变革。为了真正发挥技术的优越性,就必须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调整,建立真正能够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生产、物流体系。新系统的应用难免会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得一些管理人员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协助信息技术人员开发系统,甚至不愿意使用已经实现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领导及业务人员的支持。[13]8、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提高物流的专业化水平。近几年,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也代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由于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是有限的,企业要自己包揽所有的物流活动,还不如将其中的一部分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性,它可以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物流的效率,获得协作优势。企业在协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二、第三方物流1、物流化信息状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如上海友谊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业储运公司经过分离和改制后组建的,20世纪90年代初便为国际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3年成立的中远集团。1995年对陆上货运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货运网络,2001年又通过合资方式,与广东科龙公司、无锡小天鹅公司成立安泰达物流公司。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
本文标题: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