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王众托报告内容1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发展2知识与知识管理3知识系统工程4知识系统工程的体系结构5知识系统的工作过程6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1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开始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尽管在信息化工作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困难,但信息化毕竟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推广工作逐步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信息化向深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和着手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前进。•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开始向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经济阶段发展的缘故。•近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推动作用与日俱增,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产品、服务中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知识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比起其它资源来,知识作用也日益突出。•知识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乃至于作为一种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信息是知识的载体,人类文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增长和传播,知识又是依附在信息之上进行积累、处理和传播的。因此各类信息系统的发展成为知识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作为知识载体的信息,不但存在于书籍、刊物、图纸、磁带和光盘之上,而且还以生物信息形式存在于人脑的神经元网络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它一部分的作用就是传递知识、处理知识、保存知识。•这些系统中有一些就是专门保存知识、处理知识以及为人们的决策提供知识的,例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诊断系统等等。•信息管理向深层次发展必然与知识管理相关,其中有一部分信息管理系统就逐渐衍生出或转化为知识管理系统。2知识与知识管理•由于知识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对于知识的定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说法。•认识论的知识定义:知识就是认识(意识)知识是经验的结果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知识是观念的总和知识是人类大脑对客观规律的反映•本体论的知识定义:知识是生命物质同非生命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资源知识是大自然进化到一定阶段所造成的文明资源•经济学的知识定义:知识是人类劳动的产品知识是一种资本•信息论的知识定义:知识是同类信息的累积•我们认为,下面这个定义比较适合我们今后的研究讨论:中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中,对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作出过定义:“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它起源于并且作用于有知识的人们的头脑。在组织机构中,它不但存在于文件或档案之中,还存在于组织机构的程序、过程、实践与惯例之中。”知识分类OECD报告分为四类: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指原理与规律性的知识。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的技巧,诀窍与能力。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这涉及谁与所做的事有关的信息,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关系。前两种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可称为“显性(言传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后两种之中包含了诀窍、能力、洞察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可称为“隐性(意会性)知识”(TacitKnowledge)。•意会性知识(隐性的知识)是靠个人体验、领悟而获得,人们无法对它进行言传表述。其中一部分是靠形体动作获得与间接传授的。另一部分则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感悟而获得的。•人们常常关注的是言传性知识,对意会性知识,却未予重视,甚至有时会损害或妨碍它的获取、传播和应用。但是人类的知识中相当一部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国外的学者常引用Polanyi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总是比我们所说出来的多”。我国2000多年前解释《易经》的《易传》中就提到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写得出来的知识说得出来的知识所觉察的知识所掌握的知识•也有人按照类似分法,将知识分成: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隐性知识(Implicitknowledge)意会性(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知识还可分成:•已编码的知识(encodedknowledge)•嵌入体制的知识(embeddedknowledge)•嵌入人脑的知识(embrainedknowledge)•嵌入人体的知识(embodiedknowledge)•嵌入文化的知识(enculturedknowledge)。•知识又有个人知识与组织(群组、企业)知识两类.由于知识的产生来自人的认识,知识是由个人产生的,离开个人,组织无法产生知识;但在经济活动中,组织也具有自己的知识,特别是表现为企业所掌握的技术、专利、生产和管理规程,有的已嵌入了产品与服务之中.组织知识是将个人产生的知识扩大并结晶于组织的知识网络中形成的。•上述两类知识又各有言传(显性)与意会性(隐性)两类。两种意会性知识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在知识创新中又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知识团队知识企业知识客户知识社会知识•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事物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信息则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用途的数据;-知识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经过逻辑或非逻辑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形成的经验与理论。•因此,知识是信息、经验、价值观与洞察力的组合,它能够对新内容进行评价和吸收。其中,因人而异的主观成分在知识中尤其突出。个人的信念、价值观、眼界有很大影响。•长久以来,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在组织和管理知识。对那些有固定形式的知识,如技术文化资料、图纸、专利等能自觉加以管理,而对一些无形的,特别是潜在的知识,则常常未予重视,甚至有时会损害或妨碍知识的获取、传播和应用。•人们需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和发挥知识的作用,因此,知识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对于它的管理需要专门加以研究。•因此,把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提出来是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乃是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明确的、仔细的确立,更新和应用,使企业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得到最大效果,从知识资产得到最大回报。”“知识管理是将所有的专业知识,不论是在纸上、在数据库里还是在人的头脑中掌握起来,分配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地方去。”“知识管理是获取适当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交给适当的人,使他们能做出最好的决策.”“知识管理涉及发现和分析已有的合需要的知识,并规划和控制开发知识资产的行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知识管理是系统地处理寻求、理解和使用知识以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乃是在一个组织中对知识进行明确的管理,以达到公司的目标。”“知识管理乃是将经验、知识、专业能力加以获取,以产生新的能力,获得卓越的成效,推动创新,增加顾客得到的价值。”•在组织和管理知识时,应该充分注意到:(1)知识产生并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知识运作必然是以人为主导的,人的价值观、信念、情志都将会产生影响;(2)知识共享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和推进知识共享;(3)技术工具能增强知识活动,但正确与有效的应用还决定于人;(4)必须同时重视言传性知识与意会性知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当前尤应重视意会性知识的获取与转化;(5)知识管理是在文化背景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民族文化,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常常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是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的,一条是把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上,因为信息是知识的载体,通过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工具的管理来实现知识管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大都是具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他们致力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工具方面的研究。另一条主线则是把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研究者大都是具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专业背景的人,他们着重研究人的行为、技巧和思维方式。•由于知识管理的高度复杂性以及跨学科特点,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加以综合研究。3知识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关于组织、管理的技术,知识需要管理,而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利用又形成了一个系统,那末是否可以考虑把知识系统的研究提到系统工程的高度,建立系统工程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来进行研究呢?•对于能源进行系统性研究,可以建立能源系统工程这样一个领域,对信息进行系统性研究,可以建立信息系统工程这样一个领域,•同样为知识系统建立这样一个新领域:知识系统工程,对知识管理、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将开拓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建议建立知识系统工程学科,将其定义为:“知识系统工程是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的技术。”•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其中人的因素所占比重很大,特别是涉及人的思维活动,现在还难以精确描述与分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起到采集、传输、存贮处理以及协助人们沟通和深化思维的作用。它和物流,资金流系统有很大差别,所以应该建立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里所说的知识系统,其含义与内容要比人工智能中的基于知识的系统(Knowledge-basedsystem)广泛得多,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一种工具,一种子系统。知识系统的组成按照系统工程观点:系统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整体;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系统具有整体功能;系统是有层次的;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必须适应环境。为研究知识系统,首先要界定系统的范围。我们针对知识经济的研究着眼于:与经济有关的知识系统:个人组织国家全球(企业,院所)•对一个组织的知识系统来说:系统中的要素就是存在于文件、手册、图纸中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已经凝聚在产品、工作过程、经营管理制度和方法等之中的知识。•人们容易从知识的载体去辨识知识,因此认为知识系统中的要素有:人员机构技术工具文件(广义)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协议等•系统的环境:内在的外在的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子系统的形成与划分按层次来说,知识系统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层。宏观知识系统是一个国家的知识系统,微观知识系统是一个组织(企业、院所等)的知识系统.微观系统是宏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系统是以“知识网络”形式存在的。知识网络的集成知识网络系统社会科学协作网络g=745Nodesize=ln(degree)•知识网络的特点:动态性:不断在生成、发展择优连接性:链接越多,越容易被连接,形成自组织系统k知识存在于节点和链接之中,形成不同的组织形式知识系统的功能与特征•知识系统的功能应该是:(1)高效率高效能地获取和组织知识;(2)能够有效地保存和保护知识;(3)能适时将知识传播到适当的地方给适当的人;(4)能高效率高效能地创造新知识;(5)能按市场规律经营管理知识资产;(6)能营造和加强有利于知识生成、转移、使用的组织文化。•知识系统的特征:它既不同于物流系统、能源系统又不同于信息系统之处,在于知识的:抽象性扩散性延续性累积性可重用性可外化性4知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用来表述系统某一方面特点的结构方式和模块组成。它侧重原则,侧重方法而不具体规定技术与业务细节。它不局限于讨论具体机构、工作流程和人员组合,而着眼于为实现系统功能而做的原则性安排.•这里我们尝试着提出研究企业知识系统的一种体系结构的设想,它包括:组织体系结构人员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结构经营体系结构文化体系结构等。下面将分别加以研究。(1)知识系统的组织体系结构组织体系结构涉及到知识的产生、传播、有效利用的组织原则与形式.知识管理可以具备两种形式:一种是经常性的管理,一种是按项目的管理。经常性管理的组织应该纳入现在已有的组织形式中,例如当前大多数组织还是科层式的,在相应的层次上应有专门的机构,如技术部,设计处,技术监督部等。随着企业的扁平化与网络式组织的出现,专门机构的位置也会相应地改变。按项目管理是为了创新需要而组织专门的课题组、攻关组,项目结束时组织也就自然不存在。两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经常性管理的现有组织中易于接触生产或业务实际,易于和现场人员合作沟通,但常因科层制的官僚式体制阻碍或延缓了知识的流通。•按项目管理的课题组任务明确,精力集中,知识易于沟
本文标题: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