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价值观量表综述价值观是多种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一个问题,哲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都在这一领域进行过不同角度的探索(李德顺,1996)。其中,哲学关注价值观所反映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伦理学关注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性;人类学关注价值观表达的文化特征;教育学关注影响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及其教育干预;经济学关注人类经济行为的深层心理原因和类型;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对价值观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则关注价值观的心理结构、过程、功能及其测量。这些研究相互补充和拓展,使价值观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价值观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与此同时,价值观还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根据——共享的符号系统,因此又是重要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一、价值观的分析层面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以上价值观定义的出发点或前提是将价值观看成个体的心理现象和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而社会学家Parsons则把价值观视为社会成员共享的符号系统(sharedsymbolicsystem,1951),文化人类学家更是将价值观作为某一文化类型的特征加以研究。1.个体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是指上面谈到的“价值体系”。杨中芳(1994)认为该体系包括:(1)对人及其与宇宙、自然、超自然等关系的构想,对社会及与其成员关系的构想(简称世界观);(2)它也包括从文化所属的具体社会中,为了维系它的存在而必须具有的价值理念(简称社会观);及其(3)成员个人所必须具有的价值理念(简称个人观)。这套价值体系给文化社会成员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目标,以确保社会制度稳定及正常运作,并给予其成员一套行为准则。2.社会价值观。个体价值体系中关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或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架构,通常也被称作“社会价值观”(socialvalues),但它主要是指价值体系中有关“社会性”的部分,如个体在小群体中与他人的合作、竞争等策略,而不是指社会层面的价值观(Beggan&Allison,1994)。社会价值观(societalvalues)是指“隐含在一套社会结构及制度之内的一套价值,这套价值的持有使现有的社会架构得以保持。社会制度在这里包括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及社会奖惩等。它通过规范、价值、惩罚等,给个人带来外在压力,也通过社会价值的内化,给个人带来就范的压力”(杨中芳,1994)。为清楚起见,笔者把个体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价值观称之为“社会性价值观”(socialvalues),而将隐含于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价值观”(s-ocietalvalues)。这一区分是价值观研究从仅仅关注个体价值观层面走向同时关注社会价值观层面所必须进行的。3.文化价值观。杨中芳(1994)认为,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文化中的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这一套价值是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Schwartz(1994a)也指出:不同社会中的成员在有意无意的价值社会化(valuesocialization)中表露出来的共同性(commonalitics),反映出支撑和保持这一社会(society)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的文化的显要性。他在这里所说的价值社会化中表露出来的“共同性”就是一个社会文化中的“文化价值观”。二、价值观的内容分类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对价值观的内容分类有过许多探索。例如:Perry(1926)将价值观区分为6类,即认知的、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和宗教的;有人的分类是经济的、道德的、审美的、工艺的、仪式的和社团的;Allport,Vernon&Lindzey(1960)根据德国哲学家E.Spranger(1928)《人的类型》一书对人的分类,将价值观分为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性的、政治的和宗教的6类并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其中经济型的人具有务实的特点,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理论型的人具有智慧、兴趣,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审美型的人追求世界的形式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社会性型的人尊重他人的价值,利他和注重人文精神;政治型的人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宗教型的人认为统一的价值高于一切,信神话或寻求天人合一(Braithwaite&Scott,1990)。基于这一价值观分类而编制的量表“价值观研究”则在1960年修订以后被广泛使用,成为六七十年代在西方非常流行的价值观量表。Rokeach(1973)的分类突破了上述分类的框架,他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values);每一类由18项价值信念组成。Rokeach价值观分类终极性价值观工具性价值观舒适自在的生活有抱负的令人兴奋的生活心胸开阔的有成就感有能力和平的世界欢愉的美丽的世界干净的平等有勇气的家庭安全宽容的自由愿助人幸福诚实的内心的和谐富于想象的成人的爱独立的国家安全智识的快感有逻辑得救有爱心的自我尊重服从的社会认可礼貌的真正的友谊负责的智慧有自制能力的Rokeach的这种划分体现了他对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有顺序的认识,并且,也真正表达了价值观作为“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与“行为选择”之间相互体现与依存的性质和关系。他的“价值观调查”量表使得价值观可进一步操作化,人们亦可使用排序的方法表达他们认为哪一种价值更值得和更为重要。我国学者王新玲(1987)、寇yù@②(1993)曾使用Rokeach的量表(RokeachValuesSurvey,简称RVS)对城市中学生进行过测查研究,探讨了道德判断及职业选择与价值观的关系。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1989)也使用这一量表对两千多名青少年进行过测查。在Rokeach的基础上,Brithwaite和Law(1990)发展出了“目标和方式价值观调查表”。他们的划分不同于Rokeach之处在于测量了价值的绝对重要性而不是相对重要性,区分了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Kluckhohn(1953)则从所有人类都面临的5大问题来划分价值取向:(1)人与自然的关系;(2)理想人格类型;(3)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形态;(4)关于时间评价和组织;(5)人的本性。Hofstede(1980)通过对40个国家11.6万个被调查者价值观的研究,确定了4个价值观的潜在维度,他认为这是任何社会必须面对的人类基本问题。这4个维度是:权力距离、避免不确定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或女性气质。从人类基本问题出发来进行价值观的分类反映了价值观作为“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的特性,并且细化了“终极性”价值观和整理了“工具性”价值观。但其在揭示心理结构方面却显然是不够的。许志超和Traindis(1986)着眼于不同文化下的人们所持有的不同价值观。他们发展出了“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量表”(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Scale,简称INDCOL),试图从这一维度概括价值观念的文化差异。他们的假设是东方人更具有集体主义的取向,而西方人则处于个体主义的一极。许氏和Traindis的研究引发了大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同时,他们的理论架构也受到了学者们(包括中国学者)的批评(如杨中芳,1994;翟学伟,1994)和新近研究的挑战(Schwartz,1992,1994a)。90年代初,我国学者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oir)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章志光,1993;李伯黍,1992),其中,一些研究使用了许志超和Traindis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量表”(如杨宜音,1991;董婉月,1993;汤志群,1993;刘磊,1993)。他们发现青少年中的友人关系中“分享分担”规范、合作行为、合作中的分酬行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等亲社会行为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多得出中国人具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结论。但一些学者发现,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以“家”为单位的(杨国枢,1993),超出“家”或“家族”的范围,中国人就变得没有什么集体主义可言了。中国人基于亲缘关系而形成的对于“自己人”的认同,具有范围上的伸缩性,不仅包含了“个体—集体”两极,而且赋予“个体”、“集体”以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杨宜音,1997)。尽管许志超和T-raindis的分类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但“个体—集体”维度的划分对推进价值观研究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从若干个人类基本问题中找到了更加本质的一个问题。Schwartz和Bilsky(1987)的分类依据了3条标准:(1)价值观可以是工具性的或终极性的目标;(2)价值观的中心可以是个人的、集体的或二者兼而有之;(3)价值观与10个动机领域有关,这些领域存在于任何一种文化之中,因为它们源于3种普遍的人类需求,即个人的生物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群体生存与福利的需要(Braithwaite&Scott,1990)。他们将价值观分为守旧、和谐、平等的义务、知识的自主、情感的自主、控制、阶序7类。杨中芳(1994)将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划分为3个大的层次:世界观(宇宙观、变迁观、人生兴趣、理想世界、社会/个人关系、社会的功能、理想社会结构、个人的地位、理想个人、理想人际关系)、社会观(组织制度、基本单位、社会阶层、人/群关系、社会规范、人际结构、人际规范、人际交往社会化、社会奖惩、社会维系、社会分配、社会公正)和个人观(与环境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人际关系、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行为评价、自我发展目标、自我发展过程)。杨氏的分类受到了Rokeach的影响,世界观的部分与终极性价值观有较多的一致性,同时她显然注意到了Rokeach分类中西方文化的核心因素个体主义,因此,她的分类强调了个体和社会的关系。黄光国(1995)延续了Rokeach的分类框架,但是将人类社会中的价值观分为两大类:(1)关于个人行为方式的价值观,称作工具性价值观,分为道德价值观和能力价值观;(2)关于存在之目的状态的价值观,称作终极性价值观,分为个人性价值(personalvalue)和社会性价值(socialvalue)。他的分类不仅注重了价值观的层级特性,划分了终极性和工具性,而且在工具性和终极性两个层面都抓住了社会与个体、情感与工具、道德与契约等分类所表达的两大价值分野,从而更有可能探索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观念和行为选择。朱谦(1995)进行了一般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研究,旨在关注社会变迁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程度。他比较了在家庭关系、工作精神、物质欲望、社会秩序、进取心、宗教信仰和处世哲学这几个方面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他的研究使价值观研究又增加了时间的向度。综上所述,在Rokeach、schwartz、杨中芳和黄光国等人的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在对价值观进行“终极性”(目标)与“工具性”(手段、方式)维度划分的同时,再进行个体性与社会性维度的划分。这样,大部分价值观的研究都可以在这两个维度所构筑的4个象限中找到位置。我们可用一篇幅最短的价值观量表——Morris“生活方式量表”为例,按照上述两个维度进行题目的分析。“生活方式量表”共计13题。Morris“生活方式量表”的内容及定位生活方式描述第1种方式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第2种方式培养人与物的独立性第3种方式对他人表示同情的关怀第4种方式轮流体验欢乐与孤独第5种方式参加团体的活动来实践与享受人生第6种方式经常掌握变动不居的环境第7种方式将行动、享乐、沉思加以统合第8种方式在无忧而卫生的享乐中生活第9种方式在安静的接纳中等待第10种方式坚忍地控制自己第11种方式静观内心的生活第12种方式从事冒险性的活动第13种方式服从宇宙的旨意生活方式在坐标上的位置第1种方式终极性、群体性第2种方式终极性、个体性第3种方式终极性或工具性、群体性第4种方式终极性或工具性、个体性第5种方式工具性、群体性第6种方式终极性、个体性第7种方式工具性、个体性第8种方式终极性、个体性第9种方式工具性
本文标题:价值观量表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0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