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京市房山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0的值为()A.﹣2B.0C.1D.22.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为()A.(a+1)(a﹣1)=a2﹣1B.﹣18x4y3=﹣6x2y2•3x2yC.x2+2x+1=x(x+2x)+1D.a2﹣6a+9=(a﹣3)2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3=a4B.(a+b)2=a2+b2C.a10÷a2=a5D.(a2)3=a64.计算的结果是()A.﹣1B.1C.D.25.如图,直线a∥b,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两直角边与直线a相交,如果∠1=55°,那么∠2的度数为()A.35°B.45°C.55°D.65°6.化简分式的结果为()A.B.C.D.7.已知:如图,AB⊥CD于O,EF为经过点O的一条直线,那么∠1与∠2的关系是()A.互余B.互补C.互为对顶角D.相等8.已知代数式xa﹣1y3与﹣5x﹣by2a+b是同类项,则a与b的值分别是()A.B.C.D.9.已知2a﹣b=2,那么代数式4a2﹣b2﹣4b的值是()A.6B.4C.2D.010.如图是用4个相同的小矩形与1个小正方形密铺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用x,y(其中x>y)表示小矩形的长与宽,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x+y=7B.x﹣y=2C.x2﹣y2=4D.4xy+4=49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的取值范围是.12.分解因式:12m2﹣3=.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可称可入肺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若4x=2,4y=3,则4x+y=.15.已知三项式4x2++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但是其中一项看不清了,你认为这一项应该是(写出所有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6.若:A32=3×2=6,A53=5×4×3=60,A54=5×4×3×2=120,A64=6×5×4×3=360,…,观察前面计算过程,寻找计算规律计算A73=(直接写出计算结果),并比较A103A104(填“>”或“<”或“=”)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7.计算:.18.解方程:.19.化简:2(a4)3+(﹣2a3)2•(﹣a2)3+a2•a10.20.先化简,再选一个你喜爱的数代入求值:.21.已知n2+n=1,求(n+2)(n﹣2)+(n+3)(2n﹣3)的值.22.分解因式:(x2+1)2﹣4x(x2+1)+4x2.四、解答题(本题共22分)23.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如图1,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后的光线为n,则入射光线m、反射光线n与平面镜a所夹的锐角∠1=∠2.(1)利用这个规律人们制作了潜望镜,图2是潜望镜工作原理示意图,AB、CD是平行放置的两面平面镜.已知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时,有∠1=∠2,∠3=∠4,请解释进入潜望镜的光线m为什么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n是平行的?(请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理由:∵AB∥CD(已知),∴∠2=∠3()∵∠1=∠2,∠3=∠4(已知),∴∠1=∠2=∠3=∠4(等量代换),∴180°﹣∠1﹣∠2=180°﹣∠3﹣∠4(等量减等量,差相等),即:(等量代换),∴.()(2)显然,改变两面平面镜AB、CD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之间的位置关系会随之改变,请你猜想:图3中,当两平面镜AB、CD的夹角∠ABC=°时,仍可以使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但方向相反.(直接写出结果)24.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为打造刺猬河沿岸的风光带,有一段长为360米的河道整治任务由A、B两个工程队先后接力完成.A工程队每天整治24米,B工程队每天整治16米,共用时20天.(1)根据题意,甲、乙两个同学分别列出了尚不完整的方程组如下:甲:乙:根据甲、乙两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请你分别指出未知数x,y表示的意义,并且在方框中补全甲、乙两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甲:x表示,y表示;乙:x表示,y表示.(2)求出其中一个方程组的解,并回答A、B两工程队分别整治河道多少米?25.如图,已知:∠A=∠C,∠B=∠D.你能确定图中∠1与∠2的数量关系吗?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进行证明.26.如图,有三种卡片①②③若干张,①是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②是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③是边长为b的大正方形.(1)小明用1张卡片①,6张卡片②,9张卡片③拼出了一个新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如果要拼成一个长为(3a+b),宽为(a+2b)的大长方形,需要卡片①张,卡片②张,卡片③张.五.选做题:(本题10分)27.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例如:这样的分式就是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例如:这样的分式就是真分式.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带分数,例如:,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带分式”(即: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例如:,.参考上面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将分式化为带分式;(2)当x取什么整数值时,分式的值也为整数?2014-201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2)0的值为()A.﹣2B.0C.1D.2【考点】零指数幂.【分析】根据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求出(﹣2)0的值【解答】解:(﹣2)0=1.故选C.【点评】考查了零指数幂:a0=1(a≠0),由am÷am=1,am÷am=am﹣m=a0可推出a0=1(a≠0),注意:00≠1.2.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为()A.(a+1)(a﹣1)=a2﹣1B.﹣18x4y3=﹣6x2y2•3x2yC.x2+2x+1=x(x+2x)+1D.a2﹣6a+9=(a﹣3)2【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此,要确定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否为分解因式,只需根据定义来确定.【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错误;B、左边是单项式,不是因式分解,错误;C、右边不是积的形式,错误;D、是因式分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最简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然后进行正确的因式分解.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3=a4B.(a+b)2=a2+b2C.a10÷a2=a5D.(a2)3=a6【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判断A,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判断B,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幂的乘方,可判断D.【解答】解:A、不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指数不能相加,故A错误;B、和的平方等于平方和加积的二倍,故B错误;C、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D、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熟记法则并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4.计算的结果是()A.﹣1B.1C.D.2【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如图,直线a∥b,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两直角边与直线a相交,如果∠1=55°,那么∠2的度数为()A.35°B.45°C.55°D.6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由直线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1=55°.【解答】解:∵a∥b,∴∠2=∠1=5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关键是由平行线性质得出同位角相等.6.化简分式的结果为()A.B.C.D.【考点】约分.【分析】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不能再约分.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观察有无互为相反数的因式,这样的因式可以通过符号变化化为相同的因式从而进行约分.【解答】解:原式=.故选:A.【点评】分式的化简过程,首先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是比较易忽视的问题.在解题中一定要引起注意.7.已知:如图,AB⊥CD于O,EF为经过点O的一条直线,那么∠1与∠2的关系是()A.互余B.互补C.互为对顶角D.相等【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直得直角:∠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解答】解:∵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注意已知条件“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告诉我们∠FOE为平角.8.已知代数式xa﹣1y3与﹣5x﹣by2a+b是同类项,则a与b的值分别是()A.B.C.D.【考点】同类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得到,然后解方程组即可.【解答】解:∵xa﹣1y3与﹣5x﹣by2a+b是同类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的项叫同类项.9.已知2a﹣b=2,那么代数式4a2﹣b2﹣4b的值是()A.6B.4C.2D.0【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平方差公式,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4a2﹣b2﹣4b=4a2﹣(b2+4b+4)+4=(2a)2﹣(b+2)2+4=[2a+(b+2)][2a﹣(b+2)]+4=(2a+b+2)(2a﹣b﹣2)+4当2a﹣b=2时,原式=0+4=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0.如图是用4个相同的小矩形与1个小正方形密铺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用x,y(其中x>y)表示小矩形的长与宽,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x+y=7B.x﹣y=2C.x2﹣y2=4D.4xy+4=49【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分别根据大正方形边长、小正方形边长的不同表示可判断A、B,由A、B结论利用平方差公式可判断C,根据大正方形面积的整体与组合的不同表示可判断D.【解答】解:A、因为正方形图案的边长7,同时还可用(x+y)来表示,故此选项正确;B、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同时根据长方形长宽也可表示为x﹣y,故此选项正确;C、根据A、B可知x+y=7,x﹣y=2,则x2﹣y2=(x+y)(x﹣y)=14,故此选项错误;D、因为正方形图案面积从整体看是49,从组合来看,可以是(x+y)2,还可以是(4xy+4),即4xy+4=49,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数形结合列二元一次方程的能力,解答需结合图形,利用等式的变形来解决问题.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的取值范围是x≠5.【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母为零,分式无意义;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解答】解:分式有意义,得x﹣5≠0.解得x≠5,故答案为:x≠5.【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12.分解因式:12m2﹣3=3(2m+1)(2m﹣1).【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3,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12m2﹣3=3(4m2﹣1)=3(2m+1)(2m﹣1).故答案为:3(2m
本文标题:北京市房山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5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