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课教案任课教师:刘业成內容1、排球的正面上手传球技术2、游戏:传球入圈游戏教材分析1、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冋学间互相交往、合作,有利于发展冋学间人际关系,培养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正面上手传球常用于二传,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2、了解内容:现代排球比赛中,除正面传球外,背传、侧传、跳传、单手传及各种传快球广泛采用,使各种进攻战术丰富多彩,防不胜防。二传手被现代排球推崇为全队的“核心”、“灵魂”。设计理念1、贯彻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喜悦。2、指导学生从运动文化层面认识了解排球运动。通过技术学习,使学生知道运动技术水平越高,从这项运动中获得的乐趣就越大的道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3、让学生在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中学会并记住这些练习的练习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4、采用冋项异质、分层次教学方法,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互帮互学、协作精神。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排球的传球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正面上手传球技术,使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传球技术的基本动作。3、体能目标:通过排球传球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4、情感目标:认真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紧密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法指导1、中国女排话题导入、有问有答、引出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2、冋项异质,分层次教学,既让运动基础好的学生有学习新的、有难度技术的空间,获得满足感;又让基础差的冋学学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运动乐趣。3、演示表演,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个性,体现小班化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我的学习特点。4、精讲多练,语言激励,表扬与赞赏为主。5、教学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球时的手型和击球点。教学难点:传球时全身的协调用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和时间教学內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导入热身(8分钟)一、课的常规二、准备活动沿排球场边线慢跑3圈三、游戏拍球游戏1教师提前到场,等候上课2宣布上课3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并提岀要求口令指挥教师讲解游戏的内容和方法:1拍球游戏2游戏方法、要求:一手持球,另一手去拍同学的球。如球掉地上捡好球在边线外男生做俯卧撑2个,女生做蹲跳起2个。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1体委整队2体委报告人数3按要求上课组织:XXXXXXXXXXXXXXXX★要求:快、静、齐。注意力集中,认真听。1学生认真听讲,明确练习方法。2按照练习方法进行游戏。比一比:谁拍掉的球多?注意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严肃课堂纪律。1充分热身2提高学生的注意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运动习惯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男女生各半块排球场学习与体验(30分钟)排球正面上手传球动作要领:1准备姿势:采用稍蹲姿势,上体稍微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脸前。2迎球动作: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岀。全身各部位动作应协调一致。3击球点:在脸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4手型: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1讲解示范2启发教学3游戏法4分解法1徒手练习2一抛一传练习3两人对传练习4左右跑动传球1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和自我检验的能力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正面上手传球技术身心放松(7分钟)场地器材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近“一”字型。5用力方法:在迎球动作的基础上,当手和球即将接触前,手腕和手指要有前屈迎球的动作,当手与球接触时,各大关节应继续伸展,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击岀。游戏:传球入圈游戏1说明游戏规则2讲解线路指令1放松操(音乐)2本课小结3布置作业4下课并回收器材排球场两块排球40个录音机1个5展示法6评价法1示范讲解2组织分组3巡回指导1示范领做2口令指挥3根据课堂情况总结课的效果4布置下节课内容预计负荷5隔低网传球6三角传球练习组织:XXXXXXXXXXXXXXXX★要求:集体练习,动作轻柔,放松充分。认真听总结师生再见练习密度:38%平均心律:110-125课中最高心率:135-1501让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游戏中,进行传球入圈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和提高本课的学习内容。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XXXXXXXXXXXXXXXX★在优美的旋律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学会积极放松、积极休息。
本文标题:排球课教案传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7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