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将相和》PPT课件9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读读下面的词语:着急(zháo)召集(zhàojí)不答应(dā)为难(nán)强逼(qiáng)撞(zhuàng)削弱(xuē)乘机(chéng)上大(dà)夫:大夫是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上卿:“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封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所以这个字是“玉”字旁。“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种玉制成的璧,因其珍奇且来历不凡,被公认为世间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用15座城为诱饵骗取它的原因。1.“璧”?(和氏璧)什么是璧?2.多音字组词。答dā()dá()便pián()biàn()削xuē()xiāo()3.“渑”本课组词“渑池”一个地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形近字是“绳”绳子。绳渑(渑池)(绳子)示弱:瑟: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价之宝:同心协力: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就是弹瑟。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形容物品特别珍贵,多少钱也买不到。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词语理解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小故事?本文结构:一(1—10)完璧归赵二(11—15)渑池之会三(16—18)负荆请罪背景介绍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上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自学提示:你觉得蔺相如和廉颇各是怎样的人?你喜欢哪个小故事就学哪个故事,边读边思考,抓住重点内容在旁边简单做一做批注。(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⑴秦王怕撞碎了璧,连忙把他劝住,说一切好商量,还叫人拿出地图,把给赵国的十五个城指给他看。⑵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⑶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课文中的几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它们的作用?蔺相如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回顾总结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识大体英勇善战勇于改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本文标题:《将相和》PPT课件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