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孟子》两章PPT课件77
《孟子》两章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试译课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课文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展开论证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御——地利不如人和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战争中需要“人和”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顺之失道寡助——畔之一、解释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以:凭以:用之:的之:代词,它之:到利:有利利:锐利课堂反馈练习:二、翻译下列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拓展延伸:“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课文,并解释划线字词: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rèn)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起,被任用被选拔此,这使…受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使…惊动使…坚韧通“增”增加常常通“横”,梗塞有所作为了解在国内通“弼”,辅佐在国外往往违背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起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集市中被任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心受到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长他的才干。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提出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句意思相同?请说出两句。相关名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有哪些启示?
本文标题:《孟子》两章PPT课件7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7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