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1-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首页课程目标时空定位1.了解美苏冷战兴起及发展的具体表现,分析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对国际关系变化的重大影响3.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苏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的表现及两极格局瓦解的表现,分析两极格局瓦解的主要原因,认识世界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课前篇自主预习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2.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2)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3)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将苏联视为其最大障碍。(4)战后苏联为经济发展和自身安全,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预习提醒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两国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课前篇自主预习3.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美国1947年3月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第一次柏林危机后扶植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苏联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扶植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课前篇自主预习4.评价(1)正式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失衡对抗: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3)中间地带: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课前篇自主预习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表现缓和美苏开展对话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评价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课前篇自主预习知识归纳美苏冷战课前篇自主预习2.多极力量的成长因素表现影响西方集团的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标志: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课前篇自主预习因素表现影响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易错提醒欧洲国家联合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不是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原因。课前篇自主预习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历程具体表现影响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美苏大搞军备竞赛,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缓和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德国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课前篇自主预习历程具体表现影响苏东剧变原因苏联放任西方对苏联和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标志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史料实证史料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我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读史技巧史料为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借口通过援助所谓的“自由世界”遏制“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实际上表达了美国企图通过干预别国内政,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扩张,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外来压力”“美国的政策”的各自内涵。(2)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杜鲁门讲话的本质是什么?提示:(1)外来压力: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的政策: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2)本质:通过干涉别国内政,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本质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比较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美国冷战措施本质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历史解释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选项分析A杜鲁门主义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但是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经济援助计划,故A项错误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C杜鲁门主义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军事援助,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对欧洲经济的恢复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故C项错误D缓和受援国的社会矛盾只是表面现象,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作为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政策,本质上体现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故D项错误答案:B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发展史料实证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摘编自[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读史技巧史料指出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伴随着一股股新的力量的萌动与发展,美苏两极世界格局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互动探究史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的表现有哪些?提示: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新的力量”的表现: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的经济“起飞”和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和平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等。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欧共体、日本和第三世界联合对两极格局冲击的比较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假日酒店对一批美国报纸、杂志编辑发表演讲时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下列符合尼克松观点的是()A.冷战状态已经结束B.美苏均势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C.意识到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D.西欧、中国、日本仍未被视为独立力量题目立意本题以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演讲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选项分析A美苏冷战状态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故A项错误B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对峙基本上还是处于均势局面,况且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世界五大力量,并不是单纯强调美苏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C由“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可知,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受到冲击,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故C项正确D材料中明确表明西欧、中国、日本是世界五大力量之一,故D项错误答案:C
本文标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8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