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上海历史的变迁--教案
1教师教案课题名上海历史的变迁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课内容是上海地方史,学生身边的历史,学生会有兴趣。经过之前中国史一轮复习学生已储备了一些历史知识,把上海的历史放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学习,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知识,同时更好地把握上海历史发展的脉络,激发学生爱家乡的责任意识。教材内容情况分析本课是地方史学习,了解家乡进而爱家乡爱中华,是高中历史必修内容。古代上海因渔而聚,明清时已成为富甲东南、衣被天下的江海名邑。近代现代上海是中国的缩影,也也是了解中国社会的钥匙之一,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在中西理念碰撞与交融下蹒跚前行的现代化之路得以清晰展现。在高考中也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地区就已出现了文明的雏形,崧泽文化;知道元朝正式设县,明代筑城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基本格局;知道至清中期,上海港成为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中转站,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知道租界的辟设,租界的特点、租界的市政管理。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和史料,学习按时间顺序梳理历史脉络的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学习汲取史料有效信息的方法,分析比较历史现象进而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开埠前的上海,增强对家乡历史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习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懂得殖民主义的本质,进而理解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上海文明的雏形,上海正式建县。租界的建立及影响教学难点:租界建立的影响教学过程请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与上海有关的事件、历史人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上海历史的变迁。古代上海即开埠前的上海的历史是怎样的?请同学依据教材和下发的资料梳理古代上海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崧泽文化---上海文明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归属吴、越、楚。秦汉至唐天宝年间:分属不同诸县。唐朝天宝年间出现第一个县级治所—华板书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一、开埠前的上海(古代上海)1、文明雏形—崧泽文化(考古,新石器)2、上海城市形成过程2亭县出现青龙镇。(原因:地理位置踞江瞰海,内航海运条件优越)南宋时期:海船泊于上海浦边即今十六浦,后成为上海镇。(原因:水路渐趋淤浅缩狭,海舶无法直接上溯)元朝时:设立市舶司。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原因:上海商贸地位日趋重要)明朝时期:上海建筑城墙,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的基本格局。(原因:为抗倭寇侵扰)到明清时期上海已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近代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租界是典型。学生根据材料分析上海租界建立的原因。同时请学生思考列强为什么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上与其它几个港口城市相比较。上海开埠: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当时英、美、法划定的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更是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思考:(1)上海道台为何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夷人”为何自选荒蔓之地?(1)一是上海道台没有现代化的视野,没有认识到上海城北地带的重要地位;二是实现华洋隔离,免生事端。(2)上海地处中国经济重心、据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该地块靠近黄浦江和苏州河,便于蒸汽轮船的航行,便于人员自由出入。出示图片资料讲解租界的发展。租界的发展阶段①华洋分处:按照土地章程,租界作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即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②华洋杂处: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运动的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上海县城,清政府为了切断城厢附近居民与小刀会的联系,强令居民迁徙,并放火焚烧十六铺一带的民宅、商铺,逼迫大批难民流入租界。于是,租界里中国居民激增,造成事实上的华洋杂居。随着租界大扩大如何管理?出示材料请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租界的管理—工部局建立。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不合法地抛开中国政府,单方面修改土地章程,修改后的章程为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②7月11日,租界的“市政机关”正式诞生。春秋战国秦汉至唐天宝南宋元朝明朝二、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近代上海)1、上海开埠—1842年《南京条约》1843年11月17《虎门条约》正式开埠2、租界的形成: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3、租界的发展—华洋分处,1853年小刀会起义后华洋杂处4、租界的市政—工部局MunicipalCouncil市政委员会5、租界建立的影响:(双重性)3这个机关在英文中称为“市政委员会”(MunicipalCouncil),但在中文中却被翻译为“工部局”并长期习用。出示图片资料学生理解工部局的性质殖民机构。租界的建立给上海带来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其影响。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上海租界既是耻辱标志也是文明窗口,既是“国中之国”也是进步活动中心,既是经济掠夺基地也是全国经济中心,既是文化渗透的桥头堡也是西学传播的“批发部”和“中转站”既是腐败社会风气的风行地也是趋新之风的策源地。租界双重影响主要是由近代西方与中国的矛盾所决定的。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能否对租界进行名词解释(概念解释)。租界: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由他们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域,每年交纳一定数额年租,无限租用也可转租,业主不得停租。1845年英国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租界,可分为单一国家管理和多国共同管理(公共租界)两种。列强在租界内设立司法、审判、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等殖民统治机构,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据点。1919年起中国陆续收回租界。l949年新中国成立,租界制度彻底取消。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布置作业:完成下发资料练习。
本文标题:上海历史的变迁--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0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