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武牧羊》PPT课件8
苏武牧羊两千多年前,在北海边上,他杖节牧羊,餐冰卧雪,却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敌人的淫威面前,他宁死不屈;在金钱、富贵面前,他矢志不渝;在得知家人遭遇不幸的时刻,他大义凛然、誓死报国。他心甘情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英勇无畏,谱写了精彩的人生华章他的气节,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他就是大汉使臣——苏武,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苏武,学习他的高风亮节。《汉书》(《前汉书》)简介《汉书》与《史记》之比较《汉书》《史记》体裁时间跨度体例230年左右3000多年纪、表、志、传本纪、列传、世家、书、表两书合称为:“史汉”史书形式•学生出声朗读课文,完成:•1、读准字音。•2、划分课文层次并归纳段意。检查听读效果•稍迁至栘中厩监•且鞮侯单于•会缑王与长水虞常•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置煴火,覆武其上•武卧啮雪•使牧羝yí,园名;jiù,马棚,马圈jū,dī.单于:蒙语为广大,天gōu,姓氏yānzhī,匈奴王后yūn,微火niè,咬,嚼dī,公羊武能网纺缴节旄尽落虽蒙斧钺汤镬劾大不敬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máo,牦牛尾的毛,原为牦牛尾做装饰的旗yuè,斧子;huò,锅,汤镬,开水锅hé,弹劾理清思路•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文章分为四部分:一、(1段)出使匈奴,以求通好二、(2-3)虞常谋反牵连苏武三、(3-8段)三次招降,苏武不屈四、(9-10段)汉匈和亲,白发归汉学生翻译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5.置币遗单于介词,表原因对男子长辈的尊称使动用法,使……归以……身份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赠送判断句定语后置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厚赂单于,答其善意”2、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学生互译第三自然段被动句,“见”表被动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2.事如此,此必及我。3.见犯乃死,重负国。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话告诉连累才更加对不起假使使动用法,使……投降第三段重点词句下列红色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拜访)B.覆武其上,蹈其背(踏上)C.见犯乃死,重负国(更加)D.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监禁)B阅读第三段,完成下列练习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卫律逼降苏武不屈第四段重要词语•1、屈节辱命,虽生。•2、驰召医。•3、单于壮其节。•4、覆武其上。指明学生翻译第五自然段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3.本无谋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5.空以身膏草野6.君因我降7.女为人臣子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9.反欲斗两主10.头县北阙11.若知我不降明逐渐痊愈使动,告知定罪趁没有参加谋划满名词作动词,滋润顺着通“汝”通“叛”使动用法,使……争斗通“悬”你第四段重点词句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A女为人臣子B畔主背亲C头县北阙D复举剑拟之2.下面红色字的活用情况不同的()A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B反欲斗两主C空以身膏草野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C阅读第四段,完成下列练习1、苏武为何自杀?课文写了他几次自杀?2、第二次自杀不同的人有何不同的反应?
本文标题:《苏武牧羊》PPT课件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0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