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武陵春》PPT课件9
武陵春李清照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作者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女子的多愁善感,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之悲,情调感伤。李清照词,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词作背景: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国破家亡夫死1.梳理文意,把握内容2.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诵读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游赏,只怕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的沉重的哀愁。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欣赏品析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以及内心的沉重、无奈。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小结这首词表达了女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万念俱灰的惆怅与悲伤之情。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歌,请找出来背一背。拓展诗词中的“愁”•“愁”被称为“离人心上秋”,试析下面的诗句中的“愁绪”。•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1.背诵2.默写并翻译(作业本)
本文标题:《武陵春》PPT课件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4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