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题点2-文化常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
题点2文化常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缩影,体现了中国的山川地理、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科举文化、礼制官阶等等。这些常识性的名词常常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是我们阅读文本、感知文意不可避免的内容。对这些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既是文本阅读的需要,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体现。梳理·核心知识-3-强化·关键能力-4-一二一、依附课本,分类整理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复习也是这样。人教版教材必修五“梳理探究”中有“古代文化常识”的专门章节,复习时,可以此为主线,结合教材具体篇目。如:必修1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中课下注释,[注②]“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注]“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注]“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第5课《荆轲刺秦王》中课下注释,[注③]“陛”,殿前的台阶。可据此联系“陛下”一词。[注]“郎中”,宫廷的侍卫。把这些注释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并熟记,应是提高文化常识题答题准确率的有效途径。强化·关键能力-5-一二2.分门别类,联想识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是文言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它分散于各个教学单元的文章中,所以分类整理、联想识记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职官署、名号称谓、文化科举、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宗法礼俗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或者采用表格的形式,把相关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把授予官职和辞退官职的词语放在一起,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强化·关键能力-6-一二二、结合语境,灵活推断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从命题方式看,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因为考题放在文本中考查,而不是单独命制一个知识小题;加点的词语均与前后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根据语境,分析推断。方法有三:1.看语境。解题时,我们要联系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内容,将考查的知识点置于具体语境之中,结合语境做出判断。2.识陷阱。高考文化常识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往往与概括分析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大同小异,干扰手段无外乎望文生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范围失当、偷换概念等。要注意辨析这些易误点。3.巧排除。文化常识涵盖内容繁多,答题时我们可以先锁定熟悉的知识点,排除已知选项,接下来对未知选项的判定便容易多了。-7-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课内牵引(2018全国卷Ⅱ,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选自《后汉书·王涣传》)-8-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典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9-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解题思路选项联系课内牵引方向A项“豪右”《张衡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在文中的意思是: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C项“茂才”《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的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D项“京师”《张衡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文中的意思是“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没有验证”。“京师”即都城的意思。根据对课内文化常识的联想和牵引,我们基本能肯定“豪右”“茂才”“京师”是我们学过的,前两个意思是正确的,而“京师”分开讲,“京”可以表首都,如“进京”;“师”却没有表“首都”的意思。据此可得到答案。至于“顿首”,我们可以采用“方法2”,根据语境推断。-10-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答案D-11-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语境推断“顿首”,虽然在必修教材中没有直接出现,却可以根据语境推断。这句话的前后语境是:和帝询问陈宠“在郡中凭借什么治理的?”陈宠“顿首”回答。据此可知,这是臣下回答君主问话时的一种礼节,表敬意。“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例子:-12-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改按江西、浙江。捕巨盗不获,坐免。盗就执,乃复官。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宁夏旧有五渠,而鸣沙洲七星、汉伯、石灰三渠淤。濂请浚之,溉芜田一千三百余顷。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选自《明史·金濂传》,有删改)-13-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典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廉能”,是对官员的考核用语,意思是“清廉能干”,类似于我们今天“优秀”的考核语。C.“侍经筵”,皇帝为讲论经史的官员特设的筵席,招待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的讲师。D.“谥荣襄”,“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荣襄”,都是有褒扬意味的称号。-14-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解题思路1.审题目要点题干选“不正确的一项”选项A项,“进士”是不是“最后一级”?B项,“廉能”是不是“清廉能干”?C项,“侍经筵”是不是“筵席”?D项,“谥”是不是“死后的称号”?2.找答题依据看语境正统八年秋,授官刑部尚书,五年后死在官任上。如此简约的文字,中间怎么还专门记录了皇帝安排金濂吃饭一事?识陷阱如果“侍经筵”仅仅是吃顿饭这样的事,就没有必要写为“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直接为“八年秋,拜刑部尚书”即可。很可能“侍经筵”的解释是望文生义。巧排除根据对“进士”“廉能”“谥号”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运用排除法。-15-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原来,“侍经筵”与吃饭根本无关,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答案注意:“课内牵引”和“语境推断”两个方法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在四个选项中,可能有几项课内牵引能解决,其余就要调动积累,或根据语境推断了。C-16-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源怀,谦恭宽雅,有大度。高宗末,除殿中尚书,出为长安镇将、雍州刺史。又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六镇、恒燕朔三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自京师..迁洛,边朔.遥远,加连年旱俭,百姓困弊。怀衔命巡抚,存恤有方,但宜运转,有无通济。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劲兄于祚与怀宿昔通婚,时为沃野镇将,颇有受纳。怀将入镇,祚郊.迎道左,怀不与语,即劾祚免官。(选自《魏书·源怀传》,有删改)-17-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台,也叫行台省,是魏晋至金代御史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B.京师,出自《大雅·公刘》“京师之野”,后世因此泛称国家的都城。C.朔,即朔方,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朔漠”即北方的沙漠。D.郊,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郊迎”指出迎于郊以示敬重。答案解析解析关闭A项,“御史台”错,应是尚书台(省),此题可用排除法。答案解析关闭A-18-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参考译文源怀,谦恭宽厚文雅,有大度。高宗末年,被授殿中尚书,出任长安镇将、雍州刺史。又诏令任使持节,加授侍中、行台,巡视北部边境六镇、恒燕朔三州,赈济贫困的人,兼搜集民间歌谣,评定官员政绩名次,事情的得失,都先决断然后报告。自从京师迁到洛阳,北方边地遥远,加之连年干旱歉收,百姓困顿疲敝。源怀奉命巡行安抚,救济有方,自行转运,互通有无。当时皇后的父亲于劲势倾朝野,于劲的哥哥于祚与源怀早先就是姻亲,当时任沃野镇将,受贿很多。源怀将要进入该镇,于祚在城郊道旁相迎,源怀不与他交谈,立刻弹劾于祚并免去他的官职。-19-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选自《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有删改)-20-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的生员。B.督邮,始置于西汉中期,是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C.博士,古代官名,指学术上贯通百家、无所不知的饱学之士,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答案解析关闭C-21-方法1方法2即学即练参考译文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年时是个读书人,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他为督邮。郡里的督军和薛悌争执,直呼薛悌的名字呵斥他。高堂隆按剑斥责督军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高阶维护他的尊严;赵王被迫为秦王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为赵王击缶。当着臣下面而直呼长官的名字,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赶紧制止他。黄初年间,任堂阳长,后选任为平原王太傅。平原王即位,即魏明帝。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明帝登基伊始,群臣认为应举行盛大宴会,高堂隆认为不宜举行盛大宴会,明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
本文标题: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课件:专题5-题点2-文化常识题——分类积累比附推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6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