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产业园区培育提升行动计划
产业园区培育提升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定,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以产业集聚为根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促进产业园区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产业特色突出、创业环境优、创新能力强的百亿、千亿级产业园区。二、主要目标大力培育百亿级产业园区。到2025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百亿级产业园区52个,占全省产业园区总数的49%,主营业务收入约9489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48%。大力提升千亿级产业园区。到2025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级产业园区5个,占全省产业园区总数的4.7%,主营业务收入约8390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43%。到2025年,全省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合计达到57个,占全省产业园区总数的56%,主营业务收入合计约17879亿元,占全省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91%。通过实施产业园区培育提升行动计划,全省产业园区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主导产业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对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三、重点任务(一)强化项目支撑发展。狠抓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以大规模、高质量的项目建设,为产业园区稳定发展注入新动能。1.建立“专班+园区”“目标+考核”招商引资新机制。按照产业、创新、招商、园区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建立“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效考核”的招商引资队伍。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2.狠抓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到2025年,列入培育百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至少要引进3-5个投资超20亿元、列入培育千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至少要引进2-3个投资超50亿元的产业项目。3.强化重大项目储备。各产业园区要建立健全储备项目库、招商(签约、落地)项目库和招商目标客户资源库,形成项目策划储备、招商洽谈、签约落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各产业园区要谋划储备1-3个产业集群项目包和若干个PPP项目。4.突出全程跟踪服务。对重大项目签约、注册、开工、投产、运营全程实行专人负责制、领办代办制,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各产业园区每年招商储备项目签约转化率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项目签约数量占总签约数量的30%以上、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比率达到30%以上。(二)强化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空间上集聚、业态上集群的要求,加快建链、强链、补链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度,打造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品牌。1.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针对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化工、汽车、传统能源等重点产业,突出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集聚,制定完善本产业园区“产业招商地图”“产业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补链型项目。2.细化产业集群规划。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要求,制定本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通过优化园区功能、完善产业链条、实施“腾笼换鸟”等方式,引导和推动相关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3.强化功能性平台建设。统筹利用省级项目资金,集中支持建设一批集政务服务、公共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融资服务和物流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平台。4.建设专业特色产业园区。推行“产业园区+主题产业园”建设发展模式,围绕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以“区中园、园中园”等形式,在产业园区内建设和运营主题产业园。引入社会资本负责主题产业园的设计、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和维护。到2025年,鼓励列入培育百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建设1-2个、列入培育千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建设2-3个主题产业园。推动列入培育千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及外国机构、企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国际合作园区。(三)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1.大力培育创新型产业。列入培育百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要研究制定建设1-2个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规划,列入培育千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要研究制定建设2-3个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以上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规划。2.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研发后补助等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创新研发动能。通过投融资机构绩效奖励,科技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与高新技术成果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业园区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加速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培育,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后补助方式给予支持。依托全省产业园区联合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构建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体系,到2025年,全省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四)强化改革推动发展。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以提高整体效能、方便企业办事为目标,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1.深化“放管服”改革。各产业园区要优化营商环境,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依法精简投资项目准入手续,简化审批程序,下放省市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实施先建后验管理新模式。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列入培育百亿、千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要按照程序开展符合其发展方向的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经验的复制,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2.加大优化整合力度。落实《黑龙江省开发区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按照“一县一区”要求,对同一区域内未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产业基地、工业示范基地、产业区等小而散的多个开发板块,要全面完成整合,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3.加快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产业园区管委会机关中层及以下干部和所属单位工作人员全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实行兼职兼薪、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产业园区按市场化原则开展招商、企业入驻服务等,在制定业绩考核办法时可以将招商成果、服务成效等纳入考核激励。4.加强法制保障。加快出台《黑龙江省开发区条例》,明确各级各类产业园区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权限等事项,为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五)强化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产业园区智慧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管理水平。1.全面推进智慧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到2025年,努力使产业园区及区内企业全部接入智慧产业园区平台,同时实现与政务服务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互联互通,切实做到一张网络管服务。2.加快推进园区绿色升级。加大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实施环境优化改造工程。列入培育千亿级计划的产业园区要力争创建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产业园区污水管网收集体系、固废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加快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联网,实现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黑龙江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下设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推进组,省商务厅负责推进组在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培育提升行动中的组织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和支持政策的落实。各市地政府要明确责任领导和工作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推进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推进百千亿级产业园区培育提升工作。(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从全省产业园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中安排一定债券支持列入百千亿级产业园区培育提升计划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项目落地。继续实施省级分享增量税收返还政策,安排产业园区所在市县,用于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三)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融资公司积极面向百千亿级产业园区提供投融资服务,鼓励百千亿级产业园区设立产业园区投融资平台、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百千亿级产业园区综合运用股权、债权、产业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工具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优先推荐百千亿级产业园区的企业到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四)加强对百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的考核督导。建立百千亿级产业园区分类考核奖励机制,对产业园区绩效进行评估,确保任务分解到位、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附件:1.列入提升千亿级计划产业园区情况表2.列入培育百亿级计划产业园区情况表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决定,发挥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拉长育壮产业链,着力提升石油石化产业、煤电化产业、绿色矿产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产业规模和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为建设工业强省奠定坚实产业基础。力争到2025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新突破,精深加工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石油石化板块,“油头”供给基础化工原料规模显著扩大、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煤电化板块,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电、煤化发展步伐加快;绿色矿产资源及开发板块,优势矿产资源加快开发,精深加工规模化发展,形成16条上下游衔接紧密、供应链要素配置齐全、集聚程度高、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链,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成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二、主要任务(一)做大做强石油石化板块。坚持利用自产原油和俄罗斯油气并重,依托重点企业同步做大“油头”、做强“化尾”,扩链、强链、补链并举,建设国家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石油化工生产基地。1.推进建设“百年油田”。突出常规油精细勘探,加强致密油勘探,增加规模效益储量。控制长垣油田水驱产量递减,攻关推广聚驱后及三类油层高效开发技术,加快外围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提高油田精准开发水平。积极向页岩油气等领域进军,在松辽盆地开展相关试验,提高页岩油技术采收率,为建成大庆页岩油规模生产基地做好技术准备。力争2025年国内生产原油2500万吨。2.扩大“油头”增加基础化工原料供给规模。加快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设,2020年底前建成投产。推动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和炼化综合体项目尽快开工。推动现有原油加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少产成品油,增加化工原料产出,为发展“化尾”提供更多基础化工原料。继续争取国家增加中俄管道原油在我省加工量,支持我省企业扩大俄罗斯原油进口,配套建设大型石化项目。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增基础化工原料500万吨左右,原油年加工量由目前的1930万吨增加到2580万吨以上,其中,加工俄油达到500万吨,力争达到750万吨以上。3.做强“化尾”产业链。组织大庆、安达等地加强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切实抓好大庆石化项目新增基础化工原料下游加工项目建设,围绕黑河综合体等项目新增基础化工原料,谋划建设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4条石化产业链,推动基础化工原料向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延伸发展。乙烯产业链,建设吉化集团星云化工环氧乙烷、乙二醇项目,招商建设三元乙丙橡胶、α-烯烃等精细化工项目。丙烯产业链,建设吉化集团星云化工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项目和大庆昊庆化工丙烯腈、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招商建设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精细化工项目。碳四产业链,建设大庆宏伟庆化醚后碳四深加工项目,招商建设聚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精细化工项目。芳烃产业链,建设大连海润集团甲苯歧化、二甲苯异构化项目,招商建设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精细化工项目。4.深入实施“气化龙江”。支持大庆油田实施“以气补油”战略,立足松辽气田,加大天然气勘探,提交规模效益储量。积极发展深层气、稳定中浅层气和伴生气,努力在致密气开发上实现重大突破,力争2025年天然气产量达到70亿立方米。配合国家做好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
本文标题:产业园区培育提升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7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