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诚通处置华源创新处置央企不良资产管理模式(ppt19)(2)
诚通处置华源:创新处置央企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事件对华源集团的重组框架已基本明确:以国资委下属的中国诚通集团为重组平台,投入50亿对华源集团进行重组,这50亿的来源则是国家开发投资银行给诚通的政策性贷款;人事暂不变动。如果重组顺利,诚通集团将实现“蛇吞象”式的扩张,总资产从80亿快速膨胀到700亿,成为国资委成立以来最大的央企重组案。如何重组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诚通成立于1992年,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企业,总资产近百亿元,主营业务是物流业务,拥有8家全资子公司和两家上市公司。前不久,国资委正式推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试点计划。首先选中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和诚通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的重组。李荣融对媒体表示,将来“资产在2亿元的(央企),都是要交给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而国资委对资产管理经营公司的定位是,配合中央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接受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辅业、破产资产的处置。如何重组国资委拉的这条红线,让两家主营业务相差甚远的企业走到一起。目前,对华源的重组框架现已基本明确:大致为以国资委下属的诚通为重组平台,投入50亿元左右对华源集团进行重组。这50亿元的来源则是国家开发投资银行给诚通的政策性贷款。不言而喻,不管这笔钱数目几何。他首先都将作为货款注入华源,以解其资金紧张的燃眉之急。重组完成后,诚通将成为华源第一大股东,华源集团也将由直属国资委的一级央企变为二级央企。两者实行“一揽子划拨”模式,将账务合并,人事暂不变动。此前,诚通已经划拨转移了普天集团下属的上海电话设备厂等8家企业,托管了寰岛(集团)公司。关于华源华源系曾一度遍地开花,让业界瞠目结舌。13年时间,集团的资产增长了50多倍,目前已经达到572亿元。1998年,华源已是中国最大的纺织集团。此后华源集团逐渐进行产业转型,并瞄准了生物医药行业。1997年,华源收购浙江凤凰,并在2001年将其更名为华源制药(600656),正式进军医药业,之后重组了两家哈药企业——三厂和六厂。从2002年到2004年,华源集团先后并入了上药集团、北药集团、上海医疗器械集团和河南新乡医疗集团。近两年来,花费200亿元到华源无锡生命科技园区,计划开发期为8-10年。关于华源但是,为了搞产业扩张,华源向银行等借债不少,截至2004年年底,它的负债总额已然高达415亿元左右,资产负债率高达75%。由于银行对于债务的处理机制发生变化,这个银行的大客户,再也不能欠债不还。从今年9月起,华源旗下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接连遭到冻结。华源集团自身贷款能力已经近乎枯竭。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是创新的出发点全国范围内的不良资产管理模式探索,源于1999年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当前,针对中央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国资委提出了类似的设想,对于自主处置不良资产不力的企业,国资委将采取措施统一委托给有关国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处理。换言之,中央非金融类企业不良资产处置也将采取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是创新的出发点金融不良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在于市场化处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市场化程度不足,或者说是“半市场化”。处置包括认定、剥离和交易三个基本环节。比较容易实现市场化处置的是交易环节,即不良资产的公开出售;市场化的难点在于剥离,剥离环节的垄断性直接导致了市场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失灵。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是创新的出发点剥离首先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剥离的实质是谁成为不良资产管理的主体。原因之一是一个机构拖垮另一个机构。原因之二是垄断剥离导致的市场寻租。市场化处置与国家隐性担保不相容9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支持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与中国诚通控股公司达成《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据报道,国家开发银行将向诚通授信50亿元。市场化处置与国家隐性担保不相容当然,授信额度与真实信贷投入不同,并未真正体现为资金投放。但是,这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中央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信心。信心来自良好的预期,预期基于企业自身财务状况以及充分的抵押担保。显然,尽管政府机构不能成为担保主体,国家开发银行的预期来自国有资产管理当局对借款人的现实影响力上。这就成为一种国家隐性担保。市场化处置与国家隐性担保不相容国家隐性担保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操作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在理论上,如果政府机构自身具有可信的担保能力,且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具有专业化的处置能力,那么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管理公司一纸协议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金融市场是否可以对资产管理公司提供融资,完全基于市场的理性判断。可见,政府机构的参与显得多此一举。市场化处置与国家隐性担保不相容以往的经验教训已经充分证明,大量的金融风险积累和企业经营问题,均与政府隐性担保有关。或许,如果我们对华源从辉煌走入困境的全过程进行个案研究,恐怕同样可以得到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结论——来自各地的不可信的政府隐性担保,是导致其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之一:机构对自身的央企性质过度自信,对地方政府的企业推介过度相信。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国家往往算的是大账,市场算的是细账。这是因为,国家考虑宏观因素,市场考虑效率。因此,一种似是而非的计算方法是整个中央企业体系的整体财务平衡,即如何在体系内实现以盈补亏。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具体的模拟计算方法如下:预计2005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将达5900亿元,同时如果以2004年资产损失为底数,2004年中央企业清产核资清出各类资产损失3521.2亿元。如果按照可收回20%到30%计算,总额可达800亿到900亿元。换句话说,实际损失可能在2700亿元左右。那么,以收抵支,央企利润资金池足以冲销实际损失。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也许是基于对盈利的信心,有关部门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思考,其基本逻辑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参与中央企业的分红,用以支付三方面的成本,即改革成本、监管费用和企业重大投资支出。后两者暂且不论,仅就改革成本支出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面临激励机制和市场波动两大风险。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一是激励机制风险。显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建立在整体国有企业盈利基础上的,但是这一设想忽略了政策设计对微观经营主体的激励方向问题。中国的所有改革实际上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很不幸,国有资本经营可能在穿新鞋走老路。一般,具有上缴红利能力的中央企业肯定具有自主处置自身不良资产的能力,而其上缴的红利,作为支付改革成本,必然是为别的企业解决包袱。这是理性的经济主体所不甘愿承担的额外责任。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二是市场波动风险。中央企业的盈利与少数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企业财务状况有很大关联。我们可以观察到,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走高,石油企业利润必然持续攀升;国内经济增长对钢材、煤炭等原材料需求增加,也会提高相应企业的利润。问题是,我们同样经历过通货紧缩,对此类产品价格波动应该有切身体会,一旦市场波动导致中央企业整体利润下降,则改革成本所需要的支出来源是不一定能得到保障的。市场化处置反对“大锅饭”模式通过算细账,我们可以相信,国有资本经营作为国家主导型不良资产化解模式的现实基础并不十分牢靠。这是因为,在体制上,通过以好企业的产出弥补陷入困境企业的损失,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做法。
本文标题:诚通处置华源创新处置央企不良资产管理模式(ppt19)(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