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史实不正确的是()A.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B.原子真实存在,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硅原子图象C.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采用湿法冶金的方法炼铜D.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制造和利用,经历从合成材料到天然材料,再到特殊材料的发展过程2、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科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3、研究化学的发展史是我们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事实不符合事实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C.中国科学院士张青莲为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D.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4、门捷列夫是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他的重要发现到今年整整150周年,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重要发现是()A.原子学说B.分子论C.相对原子质量D.元素周期律5、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A.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B.波义耳--从紫罗兰花变色的现象中发现了酸碱指示剂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据此发明了电动机D.托里拆利--测定了大气压的数值6、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衣:棉布是用棉花纺织而成,棉花属于天然纤维B.食:我们吃蔬菜、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蛋白质C.住:住房修材料挥发出的甲醛等物质对人体没有危害D.行:修建高速公路所用的沥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8、绿色化学又称“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原料应符合“5R”原则,其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实现原料原子的“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处理转化为航空煤油,能变废为宝B.废旧金属回收循环利用,可节约能源和资源C.拒绝使用一切塑料制品,避免产生白色污染D.侯德榜创立联合制碱法,优化了纯碱生产工艺9、2019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增加棉花产量B.增加工厂烟囱高度,防治废气污染C.加快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D.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大虽量燃放烟花爆竹10、化学是一门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以下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对应的是()A.研制低残留农药:污染问题B.研发海水淡化技术:资源问题C.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能源问题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材料问题11、科学史上每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门捷列夫对科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发现元素周期律B.开发联合制碱法C.揭示空气的主要成分D.提取青蒿素12、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地沟油”可以用来制取燃油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C.蔬菜保鲜消毒,喷洒诺福水D.推动电动汽车“易享行”,践行绿色交通13、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B.侯德榜是唯一研发出利用食盐制取纯碱的科学家C.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编制出元素周期表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在研制“甲型H1N1”疫苗过程中,一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化学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化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15、人类的进一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结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制取烧碱的“侯氏制碱法”D.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1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的是()17、系列专题片《我们需要化学》深入浅出地为观众星现了化学的本源以及化学的本质。下列对化学科学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既具有创造性也具有实用性B.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D.英国科学家道尔领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18、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对化学认识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化学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禁止一切化学药品的使用C.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19、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D.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二、填空题: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原子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如实地用直线将下列科学家和他们的事迹连接起来。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理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门捷列夫成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概念3、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是各个阶段的重大成果或发现:①火药;②铜器;③纸④火的使用⑤纳米技术;⑥陶瓷⑦创立原子论和分子学说;⑧发现元素周期律;⑨“绿色化学”。请你将序号填入相应的阶段中。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4、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在一次报告中讲到:“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说明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指明化学对人类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根据你个人的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举出几例现实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实例:(1)(2)(3)(4).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物质.(2)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石油炼制的汽油燃烧来开动汽车,也可以利用石油合成塑料、化学纤维等物质,前者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后者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由此可见,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的相互转化.(3)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科学达到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目的,以使人类生活更美好.”除此之外,请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再举一个例子:.6、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Ⅰ.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7种物品并进行探索。请回答:(1)图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物质进行生产的物品是(填序号,下同)。(2)图中属于燃料的是。(3)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例一;例二。Ⅱ.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例一;例二。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7、“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南宁市在一次整顿印象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几名同学的做法如下: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就地焚烧销毁.张伟同学:倒入邕江中让水冲走.王海燕同学:挖坑深埋在地下.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上述四位同学所提出的建议中,你认为谁最符合“绿色销毁”?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CCDCBACCC111213141516171819ABDDADDBD二、填空题:1、答案为:分子;原子;门捷列夫,2、答案:3、答案为:①②③④⑥;⑦⑧;⑤⑨。4、答案为:食盐是一种调味剂石灰浆刷墙醋酸除水垢煤气作燃料等5、答案为:(1)应用;(2)能量;物质;物质;能量(后面二者可颠倒);(3)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或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或来发新能源或研制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6、解:(1)需要通过人工生产的新物质一般是由化学方法制取的,所以图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物质进行生产的物品是陶瓷杯、玻璃茶壶、塑料盆、酒精;故填:①⑤⑥⑦;(2)图中属于燃料的是煤炭;故填:④;(3)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新燃料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例如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的应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塑料的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白色污染。故填: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新燃料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Ⅱ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的应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塑料的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白色污染。7、解:李小明同学: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张伟同学:倾倒入长江,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长江,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王海燕同学: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程亮同学: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故答案是:程亮同学的做法最合理.因为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1.2化学研究些什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压榨果汁C.铁钉生锈D.湿衣晾干2、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延展性C.氧化性D.腐蚀性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C.玻璃熔化,火药爆炸D.瓷器破碎,滴水成冰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红磷改成木炭实验也可以成功B.为了节约试剂,红磷的量越少越好C.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5、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对的()A.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水雾,随后消失B.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C.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烧杯底部将会变黑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被重新点燃6、《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属于纯净物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C.利用足量的红磷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7、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
本文标题: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0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