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目标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分离定律。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2.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4.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5.概述伴性遗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能力方面1.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3.尝试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5.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教学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教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第3节伴性遗传一、教学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能力方面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学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教学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一、教学目标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第4章基因的表达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选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能力方面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3.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2.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一、教学目标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2.教学难点尼伦伯格和马太设计的蛋白质体外合成实验。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3.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能力方面1.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进行人群中遗传病的调查。3.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了解基因诊断在遗传病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科学发展、人类健康、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本章对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要求大多为了解水平,因此教师不必在知识方面过多扩展。本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预防是经历(感受)水平的,而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反应(认同)水平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关系。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3节人类遗传病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2.教学难点(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2.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3.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2.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能力方面1.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2.进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2.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3.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2.教学难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2.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来由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2.教学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2.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0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