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提高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提高试卷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B.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C.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D.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2.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B.保持身体的平衡C.减少噪音D.防止呕吐4.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A.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B.听小骨的振动C.鼓膜的振动D.听觉神经传导声音信息5.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变短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7.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8.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是等大实像B.是放大虚像C.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第8题图第9题图10.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11.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12.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凸透镜对红外线的会聚能力比可见光弱,故同一透镜在红外线射入时的焦距比可见光射入时长。有一种感光胶片叫红外线胶片,它对可见光不敏感,而红外线却能使它感光。这种胶片可用普通相机进行红外摄影。现有一幅书上的图片用普通胶片摄影时刚好成等大的像,现换成红外线胶片,若仍要成等大的像,则应该()A.增大物距,增加暗箱长度B.减小物距,缩短暗箱长度C.减小物距,增加暗箱长度D.增大物距,缩短暗箱长度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JA.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C.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D.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1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6.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配戴眼镜片为________的眼镜。(均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7.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睛,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睛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远视。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填“A”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也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18.如图甲所示,将蜡烛放在图中a处,在右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看到的像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对应。19.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第19题图第20题图第21题图20.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______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21.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像。则此光学元件是________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2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B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A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5°45°360°60°(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上。(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___焦距。(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上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_______。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12分)25.如图所示,新坝中学初三(2)班STS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将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现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α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再减少入射角,当入射角小于α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又同时存在;而让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同时存在.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大家又做了一遍,发现还是如此,这究竟是什么现象呢?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折射光线完全消失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而且此现象在医学和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阅读上面内容,请回答下面问题:(1)用符号γ将上图中折射角标出;(2)如果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选填:能、不能或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3)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26.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10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mm。图10(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__(填序号)。A.是虚像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CBABCCB题号1112131415答案DABB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6.凸透镜3*10517.远视,B。18.正立,放大虚像,B,19.反射响度空气_。20.凸透镜.实21.凸透镜,缩小,倒立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2.(1)BD(2)记录光斑位置,油23.(2)垂直,(2)粗糙.入射角与反射角(3)相等(4)法线.反射光线也跟着转动24.(1)__同一高度上__(2)大于一倍焦距(3)图略(4)AB四.解答题(28题6分,29题4分、30题6分,共16分)25.(1)图
本文标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提高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1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