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十六年前的回忆》市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例备课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学习并初步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课文的特点,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情激趣导入新课师: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课件展示《咏梅》一诗)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畏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课件展示:李大钊的肖像画。)师:今天,我们就和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一起去回忆革命先驱李大钊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齐读课题。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学生读诗这一环节的设计,用毛主席经典诗作导入,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情”这条线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借助学案检查预习师:下面检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情况,找同学读一下词语。1、读词语──书籍抽屉严峻散步勉强披散待了一会儿2、再读课题,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文的第一段。3、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4、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女儿回忆了父亲哪些事情?师相机概括并板书板书:被捕前被捕时受审时被害后生看学案并读词语生看课文并回答学生浏览学生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本课篇幅较长,学生通过自由读,并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采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来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抓住了文章的主线。快速地浏览课文,也体现了课标中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精读细品领悟情感1、学习第一部分(捕前)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自然段(被捕前),说一说你的理解与感受,并且谈一谈,你对李大钊有怎样的认识?(课件展示:重点句子——父亲坚决地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师:把“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划线,思考:这是什么句子?师: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课件展示:重点句子——父亲坚决地说:“经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师:这句话说明了父亲的态度很坚决。父亲把革命工作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虽然局势严重,但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板书:局势严重坚守工作2、学习第二部分(被捕)师:阅读父亲被捕时的段落(8—17自然段),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描写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不慌不忙师:“我”的惊恐害怕,与父亲的不慌不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这里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敌人的凶残,“我”的恐惧,目的又是什么呢?板书:临危不惧学生读2-7自然段生交流回答生读这句话。生讨论交流生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句式的转换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双管齐下,赞扬了父亲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比描写的手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我”的惊恐,父亲的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敌人的凶残,父亲的平和形成鲜明的对比,来表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3、学习第三部分(被审)师:李大钊被捕后被关在牢房里,十多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有一天,警察叫我们过去,说是提审,李大钊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按照上一段的(读—画—议)的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法庭上这一部分(18—29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在法庭上,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语句)母亲、妹妹表现如何?“我”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18—29自然段。)板书:平静慈祥安定沉着师:对家人明明有着深深的爱,而此时却只能默默相对,明明眷恋生命,却只能舍身相弃,李大钊何来这么大的力量?读读──(课件展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师:指着板书说,当──他──,就因为,读──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课件展示:重点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生:读句子。学生再读,感受父亲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学贵有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不仅使学生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生。“在法庭上”这个部分的内容与前一部分“被捕时”结构上类似,师生合作归纳学习方法后,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师:正是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声而忧伤,相反,他用坚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4、学习最后一部分师:可怕的一天,无奈地发生了,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这是多么令人伤心欲绝呀!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缅怀这位革命烈士。师:正是因为这样的刻骨铭心,所以牢牢记住了这一天──4月28日师:读读开头和最后,发现什么?师:这种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能使文章更加紧凑,更有感染力。在本课中更能体会到家人的悲痛与怀念,有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表达感情。学生进行朗读。生读开头与结尾把写作融入到阅读之中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总结升华,传统教育师:同学们,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坚贞不屈,英勇就义。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李大钊或李大钊的家人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点滴吧!生练习写话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心中应有千言万语想表达,此举再次突出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做到读写结合的要求当堂达标以上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和综训,做一下学案上的相关题目以及综训前五题。生做题,并订正答案巩固课堂所学作业布置1、整理本课的生字词;2、课后找有关李大钊同志的书籍读一读。3、拓展阅读:《红岩》《红日》《小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赤色小子》分层次布置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板书设计:十被捕前局势严重坚守工作六年被捕时不慌不忙临危不惧刻骨铭心前的受审时平静慈祥安定沉着回忆被害后全家沉痛本课的板书设计,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表现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体现了文章的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忘不了”又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本文标题:《十六年前的回忆》市优质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3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