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道德经说了什么读后感
《道德经说了什么》读书感悟高一年级段开英第一次对《道德经》产生兴趣,是在一个教授讲《亮剑》时,那教授讲得行云流水,我听得茅塞顿开。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些玄而又玄的句子,被教授拆解得服服帖帖、通俗有趣,听完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朗。这本书很厚,也很有意思,他用通俗易懂的口述风格逐字逐句为我们讲解,引经据典,贯古通今,如日常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不知不觉涨了很多知识,很多地方都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原以为老子的千字文必定是惜字如金,所以才有那么多玄之又玄让人参悟的金句,没想到韩教授说道德经一看就是一位老先生写的,生怕我们不明白,逮到机会就重复,反复说,正反说,已经有点喋喋不休了。最让我吃惊的是,第二章居然是全书的目录,老子简直就是灵魂写手啊有木有!疫情期间看这本书别有一番滋味。道德经太重要了,写得太好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建议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政府的领导们应该好好看看。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晏子出巡,齐国发大水,把一座石桥冲毁了,晏子就把自己的船让给了灾民,大家都称赞他爱民如子,然而一位有智慧的高人就批评晏子说,你身为一国宰相,这么重要的灾祸你都没有预见到,没有提前做出预防,你失职!复盘这次武汉疫情,传播性这么强的恶性瘟疫都没能引起省长、市长的重视,还歌舞升平看演出,还搞万家宴,说你失职都是轻的,简直就是人民的罪人。12月初发现问题时就应该有所警觉采取行动,那时候是最好的处理契机,因为人数少容易控制,而你们在干什么?不去控制疫情反而控制言论,封锁消息欺上瞒下,又蠢又坏!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事情还没出现苗头的时候,就要有预见性,就要有作为。在局势尚可控,还没有出现混乱的时候,就要治理好,把问题解决掉。因为“和大怨,必有余怨”,等到疫情崩盘,哀嚎遍地,人心离散时,即使采取一定手段控制住了,也还是会留下怨气和祸端。道德经不仅领导们要看,老百姓也要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第五十章,老子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把天下的人分成10份,有3/10是长寿的,3/10是短命的,还有3/10是本来可以长寿,但是自己瞎折腾把自己给作死了。拿这次疫情为例,让你别出门你非得出门,让你戴口罩你非不戴,本来不出门什么事都没有,非得自己到处跑着去抢口罩、抢酒精、抢消毒液,抢米抢菜抢泡面,结果感染病毒了。老子说:“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太迫切想要延长自己的寿命了,老害怕自己这也不够那也不够,最后物资是过剩了,活命的机会也丧失了。那么善于长生的人什么样呢?“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尽量远离危险,你不往虎山行,老虎爪子再尖利、牙齿再锋利也奈何不了你。简单说就是要重视规则,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踩红线,不要作死。最后老子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大家做事情,经常在快接近成功的时候把事情给搞砸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麻痹大意,以为危险过去了,胆子肥了开始各种探测边界,结果功亏一篑。这几天除武汉外,各省确诊患者都在减少且没有出现三代患者,形势一片向好,很多单位已经开始复工,人们也跃跃欲试开始出门活动,殊不知这个时候才是最要紧的,看似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了,实则危险也裹挟其中,你这时候去试探危险撩拨病毒,搞不好就是一波反噬。看老子怎么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事情快要做完的时候,如果还能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有失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就是我们常常忘记历史的教训。如今决战已经打响,医疗界最精锐的部队已经接管了武汉重症病房,11架军用运输机连夜驰援武汉,大家一定不要放松警惕,不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要百分百配合防控,记住老子说的话,不作不死,知止不殆。要知道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想要认真讲给大家的话,里边一定凝结着他一生的智慧。道德经,一部大巨头,早有耳闻,心向往之,苦于无法理解全文,迟迟未开始拜读之旅,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全文解读,心潮澎湃,一时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其中解读的角度与目前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读的时候不仅能够看到现状的情景,更能引发深思,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士”的解构,十里挑一,十在上一在下,百姓在上官吏在下,从最根本上奠定了双方的关系,再比如,“慎终如始”,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始终,途中不要被金钱、利益等诱惑而走入歧途等等。这些接地气的解读实在值得每一位与人民打交道,手中握有一定权利的人读读、看看,或许你也可以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南怀瑾先生有个比喻,他说——儒家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货店,琳琅满目,你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像药店,有病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经》了。这句话非常精辟,很形象生动地把中国目前三大教给解释的非常清晰,儒家、佛家、道家各有千秋,广大群众各取所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以前常听说前两句话,没想到后两句话也同样富有深意,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的道理,不管前面如何优秀如何丰富,最后落脚点一定是在自己来悟。“善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扬威!不要有了一点小小的位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耀武扬威。士,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一,十里挑一出来的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下面,要认真状态,摆清位置,作为一名小小的公务员,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耀武扬威。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其实都不出乎这三句话。第一句话,“做个好人”。第二句话,“存点好心”。第三句话,“行些好事”。大道至简,说着容易做着难,再难也要努力做,人生不易,去繁就简,只需做到三个好,做个好人、存点好心、行些好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什么叫慎终如始呢?我先给大家打一个比方,大家走在结着冰的冰面上的时候,刚一下到冰面上都是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走一会儿,觉得自己走熟了,就放松警惕了,有的干脆最后开始跑了,有的甚至在冰面上炫耀,危险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的路,走到九十里路的时候,还要当才走了一半,越是剩下那一段的时候越紧要,民间讲“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即最后这个结尾。“慎终如始”,走到最后那几步,还像开始下到冰面上一样小心谨慎,一步都不放松,那就没什么败事,没什么事情做不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不忘初心,善始善终,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每当看到“老虎、苍蝇”的警示录时,就会对这一段话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很少有人刚开始就是为了贪财享乐,为了迎来送往,为了吃吃喝喝,最开始都是能够谨小慎微,把好自家门,一旦有一次开门放入了危险信号,那么再难关门,最终把自己关进牢笼,以此为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低估他人的野心,安安稳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一个人做了亏心事后,在客观世界上把有形的痕迹抹掉容易,可是抹不掉内心的痕迹。即便是不受客观世界的惩罚,也得受良知的惩罚。当心社会已然比这更为严峻,摄像头无处不在,每个移动终端都是一个广泛传播工具,做了亏心事之后,在客观世界也很难把有形的痕迹抹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最终不仅会受到客观世界的惩罚,也会受到良知的惩罚。
本文标题:道德经说了什么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3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