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长沙市财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10月8日长沙市财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知识与技能、就业与创业并重,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并举,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现拥有7个骨干专业,在校学生5140人,位居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前列。学校目前是长沙市教育系统唯一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2008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唯一连续十四年保持“湖南省文明单位”殊荣。2007年9月,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审,成为首批入围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单位。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紧密围绕“创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这一中心,进一步完善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学校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和效率。现将一年来的示范校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为将我校示范校建设项目落到实处,学校专门成立了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并常设办公室,按照《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长沙市财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规划书》。通过实施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力争到2010年,把学校建-2-成为一所具有6000名在校生规模,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人才培养水平较高、中等职业教育特色鲜明,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成为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较有影响的学校;结合现代服务类岗位特点,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熟悉财会、金融、商贸、营销、管理、服务等行业知识,掌握相关行业岗位技能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在示范校建设的第一年,学校提出了“以示范校建设为中心,一手抓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围绕这个思路:(1)学校2007-2008学年将以会计专业申报省级精品专业为契机,根据市场和就业单位需要,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宗旨,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全面修订文化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和专业课课程标准,并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同时,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会计基础》课程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2)突出“德育为先、技能为本、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和订单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技能考核项目和标准,技能项目进计划、进课表、进课堂,技能达标实行集中考核,实施“双证书”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2008届学生就业率达到99%,其中对口就业率达到70%,订单培养率超过30%。(3)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立足校本培训”,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2007-2008年,学校将引进专任教师15名。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使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至少在60个学时以上,同时组织30名以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和学历进修学习,组织40名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参加顶岗实习,组织3-5名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3-试,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现场专家”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培养3-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4)加强教学督导,优化管理机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开支占学费收入的30%以上;结合“学分制”的实行科学地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使之达到4:3:3;重新制定教职员工考核办法,实行绩效工资;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和督导,突出质量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地位。(5)加快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1331”专业教学模式。积极与部分高职院校共同开展“模块式”教学课题研究,努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同时,学校将申报国家级“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探索。增加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设计为主题的专业综合实训课比例,使之达到30%。充分利用学校网站资源建设精品专业网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专业课评价方案。附表一:“1331”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理论教学为依托实践教学为依托活动指导为依托专业人员知识基础专业岗位能力基础职业素质基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4-(6)成立教科室,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示范校建设的第一年中,校级立项课题达20项;省市级以上立项课题要达4项;学校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篇;教师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达7本,其中本专业领域的专业课教材5本;学校科研经费总投入达到学费收入的5%。(7)加大各专业应用技术推广力度,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在今年成立公司,逐步实现“产教结合”,使应用技术研究、推广服务项目达到科研项目总数的30%以上,既能培养师资队伍,又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8)紧密配合长沙市职教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学校新校区各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建设;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增加新的专业实训基地2-3个;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和就业跟踪服务反馈系统;积极筹划设立长沙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中心和会计职业技能培训点,成为社会会计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了保证学校这一基本规划能得以顺利实现,学校还将从“办学定位”、“常规管理”、“后勤服务”、“学生管理”、“品德教育”、“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二、项目落实情况概述及取得的效果自2007年学校成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立项学校以来,学校领导根据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和学校示范校建设规划,狠抓内部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职教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在全省职业学校都面临发展困难的关键时期,学校方方面面工作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以示范校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5-省示范校建设项目立项以来,学校把办成“长沙现代服务类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学校未来几年发展方向,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建设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上,并选择了会计专业和《会计基础》课程作为突破口。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两个项目在2008年立项成功。具体措施如下:1、2007年9月学校成立了精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4位行业专家、2位高职院教授作为学校精品专业建设的顾问,先后召开了3次研讨会,专家亲自参与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课程考核大纲》的制定。2、设立精品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制订了学校精品专业建设规划,规划在今后三年内,投入946万元用于精品专业建设项目,其中专业教学资源和实验实训场地建设693万,兴办学校经济实体30万,教学科研15万,师资培养79万,校本教材9万,四个中心建设45万元。3、成立了精品专业建设课题研究小组,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研究。4、全面推动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文化课课程改革,全面修订课程大纲,编写校本教材,并于2008年秋季在全校实行。5、作为中职学校的代表,参与省“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模块式课程改革与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专业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创造了条件。同时以国际商务专业为突破口,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并国家级的试点学校。6、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好毕业生跟踪反馈就业信息工作,建立为学生开放的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网络发布窗口。7、学校逐步建立了以技能提升为主题、以生产实践为主线、以项目-6-课程为主体的培训模块,着力推进“双证书”制度。8、优化课时比例,调整课程内容,使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比例达到4:3:3。9、建设学校“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专门网页,内容包括专业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介绍、教学课件、试题库、教学视频等要素在内集电子、视频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10、依托专业筹办经济实体——长沙含光财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学校+公司”的管理运作模式成为学校2007-2008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取得成效如下:1、学校会计专业和《会计基础》课程都在2008年成功立项省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5位教师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2、通过市场调研,学校全面调整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专业课程标准》修订10门,《专业课程考核大纲》修订10门,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新的《专业课程标准》自编校本教材2本。3、共完成文化课课程标准修订7门,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自编校本教材4本,正式出版2本。4、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市场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调整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课程体系。6、成立长沙含光财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校内外财会人员培训、财务咨询与服务、财务实训软件设计,全面实现“产学研结合”。7、建成了学校“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8、实施了启发式、讨论式、导学式、仿真模拟、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推动了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专业实践课的授课时数占到总课时数的30%,其中会计专业中的实训课程还可通过今年购买的专业实训软件实现网络课堂教学。-7-9、2008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证通过率达到30%,远远超过省平均水平;在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中,一次通过率达到36.1%,反响强烈。10、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抓课堂,抓学生技能训练,新制定了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实施方案,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实行奖惩挂钩,全校本学年技能达标率达到85.2%,优秀率达到32%。11、2006-2007学年,与学校签定“订单式”培养的单位有12家,学校共向这些单位输送毕业生338人,“订单式”培养的比例达到在校生的31.6%;2007-2008学年,又有6家单位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学校共向这些单位输送毕业生409人,达到了在校生人数的33.3%。(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教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强化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了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重新制定了《全员聘任制方案》、《内部结构工资制》、《目标考核办法》和《绩效奖励分配方案》,“多劳多得,优质高酬”。2、完善教师聘任制,执行一年一聘,一年一考核,优胜劣汰,拉开分配差距;实行见习班主任制度,提高班主任聘任的要求,将是否担任班主任作为晋升职称的标准。3、制定了《外聘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和《临聘人员管理办法》,实行合同制管理。取得成效如下:1、一年来,学校教职员工无任何违纪违规的事情发生,教学事故发生率为零,100%的教师考核合格。2、人员全部实行合同制管理,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8-(三)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培养一支学历水平高、技术职称高、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其方式可以概括为九个字:“请进来、送出去、学帮带”。具体措施如下:1、校党委开展了“党员先锋论坛”和“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在教师中营造一股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好风气。2、加大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的力度,提高学历晋升和职业资格考证奖励,为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3、聘请6位行业专家及大学教授担任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工作,同时还在用人单位聘请多名现场专家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4、教科室制定了《学校听、评课制度》,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5、开展“青蓝工程”,成立学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6、开展“示范课堂”活动,要求全体高级教师、骨干教师长期对学校教师开放听课。同时继续开展高级教师示范课、中级教师研究课、初级教师汇报课活动,通过“三课”扩大“示范课堂”的范围。取得成效如下:1、2007-2008年,在市级以上教师表彰活动中,我校共有36人次获奖。
本文标题:建设情况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4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