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专题训练:宜宾市一曼中学校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练习(新型城市化问题)
1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练习(新型城市化问题)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进行管理。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材料二清朝统治末期,原有秩序渐渐松动,被突破的禁令越来越多,地城空间的划分逐渐模糊,内外城的区隔,甚至皇城与京城的界限也被打破,民众进入内城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城市内部的流动性明显增强。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国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早在清末,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名“香厂新市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一处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编自王建伟《清末民初北京的城市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15分)41.(1)原因:解决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缓解旧城区人口压力;维护社会秩序;顺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增想府财政税收等。(10分)(2)特点:拆除城打破城市的封团格局;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基础;与城市改造相关;形成具有近代色彩和适方式的新街区。(7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推动近代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缓解城市自身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或者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8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工,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商会”“行会”等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2——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41.(1)区别:经济上,西欧城市经济独立,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政治上,西欧城市政治自治,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社会关系上,西欧城市市民自由,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受政府控制。(12分)(2)特点: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6分)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7分,任答三点即可)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叶,纽约人口超过了英国的工业中心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的总和。同时,“恶行、犯罪和疾病已进入了城市。”一些学者提出大型城市公园将会促进各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纽约商人也需要通过建设城市公园促进地产升值。1853年纽约州议会决定在市中心曼哈顿岛兴建中央公园。1873年该公园最终建成,面积340公项,占150个街区。中央公园的景观虽然都是人工创作,但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田园牧歌式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和平静如水的湖面,使人们在繁杂的城市空间中拥有了一处宁静、自然、惬意的休闲之所。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城市公园的先河,美国由此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据[美]兰克维奇《纽约简史》等材料二二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纽约中央公园出现危机。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垃圾、涂鸦、高犯罪率等恶化了公园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中央公园运动兴起。新成立的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与纽约市政府联合,开始了长期合作。通过实施复兴计划,对公园内重要的景观进行恢复和改造,并部署骑警加强巡逻。公园管理委员会迄今为止共投入了接近3亿美元来复兴公园。这些资金大都来自个人和公司的捐助。时至今日,中央公园拥有2.6万棵树,275种鸟类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多达2500万人次。公园逐步成为曼哈顿的绿肺,起着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天然调节器的功能,是城市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据[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纽约中央公园的特点,并简析其兴建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纽约中央公园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纽约中央公园的兴衰给我国城市建设提供的经验教训。41.【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兴建;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位于城市中心,规模较大;兼具政治、经济、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功能(提供城市公共生活空间)。作用:适应了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猛增)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病(或满足了市民对自然环境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需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纽约城市环境效应;推动了城市公园运动兴起。(2)新变化:有了专业保护和运营机构;治安管理得以强化;吸纳公众资金,对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等新业态;生态功能更加突出。原因:复兴中心城市的需要;政府引导和民间投资的共同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彰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3)城市建设应坚持以民众为中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建设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景观的传承与保护性开发。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代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区别,一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工商业拉动,不是自然增加和政治、军事性移民的结果;二是要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整体转型,绝非城市人口数量的机械增长和城市空间的简单扩张。基于此,可以认定近代中国并不具备现代城市化的基本条件。于是,外部力量充当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推手,中国早期现代城市化和城市早期现代化开始艰难启动。——摘编自涂文学《外力推引与近代中国“被城市化》材料二全球的城市化已经历了三次浪潮:欧洲城市化、美国城市化、拉美与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城市化。其中,现代中国城市化靠本国人口的流动推进,外来移民数量极少,人口总规模达到6—8亿,远超世界前两次城市化。预计耗时40年左右,仅相当于第一次的14不到第二次的12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复杂交织时期的现代中国城市化重视发展质量,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经济迅速发展使能源、原料价格极高。——据仇保兴《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范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缺乏现代城市化条件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对现代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认识。41.【答案】(1)表现: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城市扩大主要依靠人口自然增长,两半社会的环境;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工业化整体水平低。(2)背景:改革开放的展开;高质量的工业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思想的深刻解放。(若照抄材料酌情给分)(3)特点:规模大;速度快;内驱型(内部人口流动推动);能耗高;质量高;动力多;重环保(或注重城市化的质量)。认识:现代中国城市化建设符合国情,成绩巨大;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以依托科技创为先导;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等。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材料一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而存在。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城市时运的涨落取决于统治王朝对其位置的喜好,城市生活由帝国官僚严格控制。历史学家王才强评论说,每个大都城都按着一定的规则来设计……皇城被高墙同周边区域分隔开;保卫王室成员所需的军队,经常占据城市人口的很大比例。都城之外是小型城镇中心组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然而,中国的城市化仍主要以大都市为中心,都城是“中央王国”的中心点,“居天下之中,礼也”观念的具体体现。在公元1千纪早期的几个世纪中,像广州、福州、漳州这些新兴的城市表现出来国际性趋势。马克·波罗和伊本·白图泰预言东方代表着城市和文明的未来,然而到了1600年,从漳州等地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世界城市活力开始消散。——摘编自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材料二新的工业发展最终把美国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到1900年,人口超过1万的城市达到38个,大约5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大量移民来到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巨大的港口城市纽约寻找新的生活。纽约给很多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巨大的社会流动性。美国工厂里的体力劳动者,要比欧洲同行们享有更大的机会跻身于中产阶级,乃至于上层阶级的行列,而他们的后代享有的社会升迁机会比他们更大。纽约成为世界城市文明的先锋,到1900年,它已经享有美国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文化优势。——摘编自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材料三和英国一样,美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早期遗留下的痕迹是贫乏单调的城市景观,而痛苦不堪的贫困的存在比日趋恶化的环境更加让人揪心。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尤其在这个公然宣称人人平等的国度,激起了阶级矛盾尖锐的火花。19世纪70年代,纽约、圣路易斯、芝加哥、底特律等地经历了示威游行等骚乱,且常常带有暴力色彩。美国许多城市开始向贫民窟地区的居民提供娱乐和受教育的机会,把注意力转到了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还为日益匆忙、束缚在城市里的城市居民保留下来一些自然环境。同时改革还渗透到政治领域,改变了城市政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腐败现象,开始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比如警察穿制服上岗,许多城市的防火和交通也第一次有计划的组织起来。——摘编自查尔斯《美国文明的崛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都城的建置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特征。(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城市化迅速的原因以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何1600年以后的“中国世界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了”,而1900年后美国的城市却成为“世界文明城市的先锋”。41.【答案】(1)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政府重农抑商。(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内战结束,北方的胜利;欧洲大量移民与投资。影响:社会流动性的加快;城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迫使政府不断进行改革,缓和矛盾、优化城市环境,逐步实现现代化城市管理。(3)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
本文标题:专题训练:宜宾市一曼中学校2020届高考历史热点练习(新型城市化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6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