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物理中考备考计划-(1)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2013-2014学年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复习计划物理复习围绕着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复习环节分为三轮:第一轮是章节复习:过好教材关、夯实双基;第二轮是板块式复习,用好《毕业水平考试说明》;第三轮是综合训练。复习总时间:3个月。一、复习目标:夯实双基,激活思维。(一)、重视教材夯实双基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问题、图片、知识点(包括单位)、想想议议、想想做做、课后重点习题,用语标准规范并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复习时要注重课堂实效,注重基础,多总结,多归纳,将三本书的知识浓缩在自己脑中,答题时定会信手拈来。(二)、关注社会生活(尤其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社会热点)第一轮章节复习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1.通过课本上的小资料和家用电器的铭牌来获得一些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的温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等;2.通过老师的举例,习题,自己的观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提高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个物理知识,例如游泳就有浮力、蒸发、折射等问题,复习时有意识这样总结;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日本核泄漏,极端化天气(雪灾、干旱天气)、建设节约型社会,开发新能源(油改气)等。这也是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5.训练答题说理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做到简练、规范。(三)、注重实验探究(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法)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规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过探究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部,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复习时,对每个探究实验从如何用控制变量;评估实验的可行性、误差、错误;改进探究方案;更重要的是尝试探究新的物理情景问题,如平时测试中探究篮球自由下落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学生如何控制变量设计探究过程,或者利用一些给出的实验数据总结规律(这些结论是课本上没有的)。借助近几年中考样题,提高学生的能力。重要的探究实验,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测导体的电阻,测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对这些实验要多总结它们的各种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等。(四)、培养创新能力综合复习了力、热、声、光、电各部分知识,要尝试应用这些知识和探究能力解决一些创新实践问题,例如给出一个新的物理情景或问题,自己提出方案进行设计探究。二、复习安排:三轮递进复习。第一轮:章节式复习。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新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了解。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第二轮:板块式复习。当学习的知识增多了,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板块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声、力、热、光、电五大板块。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氩等气体?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钨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注重一题多变,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第三轮:综合式复习。这过程是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时间大约4个星期。这个时候是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会在解题的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会自然而然的重新重组,加强解题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三、复习备考注意事项:1、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激励、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每个班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的态度都各有不同。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是学生心理是怎样看待学习的。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学习动机,加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上良好的学习心境,都对物理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认真努力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考察学生的时候,不要过多的使用太复杂,太难的试题给学生做。这样的话会打击学生,使他们对物理学习会失去兴趣,以至于他们会有对物理学习有厌倦感,不爱学,这样他们的成绩就会下降。我们应该适当给予他们成功感,刺激一下他们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他们对物理学习上起码就会有不讨厌,不怠慢的行为发生。还可能会因此对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2、认真研究《毕业水平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了解题型,把握复习方向和目标●把握复习广度和深度。●中考考试说明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老师要仔细的研究和总结出来,教授给学生。学生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说明,这个工作是很重要的。3、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毕业水平考试是以知识和技能题为主;是面对的是大部分学生,所以对学生应该要求:●要记忆的基本东西要记忆;如公式等。●不懂的知识点要弄懂;●将经常做错的题弄明白。中考题目基础知识占的比例好大,很多题目都是我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接触过的,很多学生就是你做过他也会做错,一错再错。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调,重复多次。对于基础知识,要组织专题强化。习题精选精练●进行各种题型的训练:要对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布置给学生。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给不同的训练内容。●关注热点问题,把握中考动态。4、学生应试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题和剖析问题,知识的迁移。注意细节,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明确试卷结构、和抓好科学探究、情景开放题型的训练。5、抓整体平均抓两头促中间,整体推进;对好基础的同学,要进一步加强知道;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主要抓基础。中等学生来说则巩固原有基础之下,逐步提升。6、同事之间要团结合作资源共享、交流、合作,集体智慧大于个人智慧;同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促进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够搞个人主义,有什么独特的想法和动作,一定要与同事们讨论研究一下。四、复习时间安排周次复习内容重点突破内容第4周声现象(2节)光现象(3节)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和规律、光路图。第4周透镜及其应用(3凸、凹透镜对光的性质、会画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节),声、光、热综合测试讲评(2节)第5周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3节)欧姆定律(2节)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实物图和电路图的互画,电流表、电压表的接法、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变阻的判断。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第6周测试、讲评(2节)电功率(3节)电能及电能表、电功率的定义、公式、计算、测定实验第7周电功率(1节)电与磁、信息的传递(5节)焦耳定律及电热器的原理和利用,安全用电常识,电路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的关系,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8周测试、讲评(2节)多彩的物质世界(3节)估计物体的质量、密度计算、密度的测定及应用第9周运动和力(3节)力和机械(2节)速度的单位换算,长度的测量,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条件,惯性及利用与防止,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弹簧秤的使用和读数、重力的大小、方向(做图),影响摩擦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力臂示意图、平衡条件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第10周压强(3节)校模拟测试压力的大小、方向(做图),压强的计算、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的利用,大气压的变化和利用第11周浮力(2节)、功和机械(3节)浮力的简单计算、浮沉条件的应用。做功的必要因素、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第12周专题训练第13周《毕业水平考试说明》根据学生复习中存在问题重点加强练习,补漏补缺第14周《毕业水平考试说明》根据学生复习中存在问题重点加强练习,补漏补缺第15周《毕业水平考试说明》根据学生复习中存在问题重点加强练习,补漏补缺第16周模拟测试补漏补缺2014-3-12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2013-2014学年物理毕业水平考试备考复习计划班级:7273教师:阿有芬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中考备考计划-(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7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