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作者:马叶红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2015年第08期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儿童入学前后各半年是幼小衔接的阶段,儿童入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性适应困难两方面,而农村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城市儿童更为严重。社会性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差,没有形成应该做的事就必须完成的意识和想方设法去完成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差,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闯进的“符号世界、规则海洋”;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差,不能应付大量需要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自料理生活;人际交往能力弱,对于扩大了的生活范围和人际交往的群体缺乏适应能力。由此可见,要使孩子适应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社会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获得了一些感悟和体验。一、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作好入学准备1.适当改变孩子的作息制度幼儿园和小学的种种差异必然形成一个“生活规律的坡度”,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走好这个“坡度”,我觉得幼儿园应该与小学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幼儿园首先应在大班孩子的作息制度上适当地做出调整。(1)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我们就要对孩子的作息制度做些调整,如早晨要求孩子8点之前来园。通过比一比“我能准时到园”的活动,让孩子逐渐的形成时间观念,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2)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惯了,在身体里形成了“定时器”,到了十二点半孩子就有进入午睡的感觉和反应。而小学生没有午睡的时间,这让孩子一下子很难适应,于是上课时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打瞌睡等现象,对老师传授的内容一概不知。所以我们适当的减少孩子睡眠的时间,让孩子慢慢地把午睡的习惯改为午休,以适应以后的小学生生活。那么减下来的时间孩子应该做些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了。我们组织一些安静的区域活动,如各种棋类游戏、智力拼图、搭积木、画画,做手工等,尽可能是一些操作性的游戏,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认真龙源期刊网的进行各类活动。减少睡眠的过程应该是逐步渐进的,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应该是适时、适当地减少睡眠,如每周减少5分钟,切不能“一步到位”。2.创设“幼小衔接”的环境氛围我们注重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班内外、园内外“幼小衔接”的环境氛围。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让孩子感觉小学也是很轻松的,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二、消除幼儿入学神秘感,奠定入学基础1.现场观摩,激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2.模仿学习,萌发当小学生的积极情感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激发进取之心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幼儿园本身就十分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然而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幼儿园孩子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虽然增强了,可由于小学不同的生活模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课间10分钟,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动,包括喝水、上厕所、解决简单的问题等。孩子到小学后,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如身体不舒服了,或不会与新同学相处了等等。要使他们适应那里的新生活,首先要加强孩子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1.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内容较广,包含了生活的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等等。那么怎样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呢?结合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先是教会幼儿怎样整理书包,怎样收拾文具,怎样做值日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大班幼儿竞赛意识强的特点,我们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评一评谁整理书包时速度能得第一,谁的书包里最整洁,谁的值日生做得最出色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2.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龙源期刊网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包括学会谦虚、有礼貌,能与小朋友分享玩具,不与小伙伴追逐斗殴等等;学会关心和参与集体的活动,包括学会与人商量,会向同伴说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决定大家要做的事,在别人需要帮助是,愿意给人于帮助,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会主动接近老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遇到困难时敢于想老师请教,身体不适时能主动找老师帮忙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际能力。3.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个性品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非常注重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我们充分利用和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活动的情节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1.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任务意识2.在一日活动各环节渗透规则意识我们必须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培养从小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势利导的进行教育,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完成幼小衔接中的社会适应性准备,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1)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则。(2)集体教学活动的规则。(3)区域自选活动的规则。幼儿的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过程,其中的很多内容不单单是在大班时才得于培养的,为了更好的让幼儿顺利完成衔接,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将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培养从小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势利导的进行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完成幼小衔接中的社会适应性准备,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本文标题: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7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