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管理学基础课件(PPT-95张)
参考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版周三多、陈传明等著授课教师:王国栋杨雪莲2015年9月管理学基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人类的管理活动1管理的职能与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4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的必要性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管理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调动人、组织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善他人的生活管理的定义找出书中列举的七种定义的关键词1916194219541958199320002005法约尔德鲁克孔茨、韦里克罗宾斯福莱特西蒙琼斯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创新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不因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只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的属性管理的二重性社会属性不同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文化都使管理思想、管理目的以及管理的方式方法呈现出一定的差别,从而使管理具有特殊性和个性,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你充其量只是个技术员。——德鲁克管理的科学性:已形成一套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管理的艺术性: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三种角色决策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高层中层基层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原理专门原理社会组织管理学的特征综合性独立性应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西方传统管理思想2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3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人口田制、市场、货币、漕运驿递、国家行政管理等治生学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16世纪18世纪19世纪1900年代1910年代1920年代1930年代马基雅维利巴贝奇韦伯厄威克斯密泰罗法约尔欧文亚当.斯密(英国苏格兰,经济学家)v1776年发表《国富论》,认为劳动分工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率:v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v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v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查理.巴贝奇(英国,数学家)v1832年发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认为劳动分工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支付工资。v此外提出正确处理工厂主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欧文(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v人事管理的创始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v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v“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v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v手段是用科学的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v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来个彻底变革。具体管理制度v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v实行差别计件制。v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v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v管理和劳动分离。对泰罗制的评价v冲破了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v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v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v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到最大限度的压榨。v亨利·法约尔,法国(HenryFayol,1841-1925)v“管理过程之父”,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进行传授,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改善六方面的职能v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管理要素v计划——“管理意味着向前看”v组织——“为企业提供有助于其行使职能的每件东西”v指挥——使组织行动起来v协调——一种平衡行为v控制——检验每件事情是否符合计划、原则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应遵循十四条原则v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v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v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v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v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v11.平等,12.人员保持稳定,v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主席A部门经理B部门经理E部门经理H主管C主管D主管F主管G主管I主管Kv“没有原则,我们就是在黑暗和混乱中工作;没有经验和判断,即使有最好的原则,我们工作时仍然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原则是灯塔,能够使我们把握前进的方向,但是它也只能帮助那些知道进港路线的人。”——法约尔法约尔的贡献v他在管理的规范、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v马克斯·韦伯,德国(MaxWeber,1864-1920)v“行政组织理论之父”,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管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支配社会学》、《支配的类型》、《经济与社会》等著作中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的主要思想v权力论:组织建立在三种权威上:一是传统的权威;二是神授的权威(超凡权力);三是合理合法的权威(法定的权力)。v追求合理性的官僚制(科层制)理想行政体系的七个特征v1.实行劳动分工v2.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v3.根据考试成绩或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v4.实行任命制,个别职位实行选举v5.公职人员必须是专职的,有固定收入保证v6.公私有明确界限(区分所有者和管理者)v7.公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毫无例外管理(行政管理)意味着在知识的基础上实施控制。官僚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实现效率的蓝图,它强调的是规则而不是人,是能力而不是偏爱。“一想到某一天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机器上的小齿轮,即那些从事微不足道的工作,竭尽全力试图成为大人物的小人物,就让人不寒而栗……对官僚制度的这种热情……足以令一个人感到绝望。”——韦伯厄威克(德国)的对古典管理理论的总结管理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主要职能构成。科学调查和分析是指导一切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职能相适应的三项指导原则是预测、协调和指挥。管理的间接目标有: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1910年代1930年代1940年代1950年代196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1920年代1980年代至今当代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学派霍桑实验v“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是人群关系论,代表人物梅奥,经典“霍桑实验”。v霍桑实验分三个阶段:1.实验室研究,包括照明试验和继电器装配试验。2.访谈研究。3.观察研究。“霍桑实验”的结果v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霍桑实验的主要发现v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v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工人效率的关键。v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v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v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v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美国)v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美国)v超Y理论(洛尔施、莫尔斯,美国)vZ理论(威廉大内,美国)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是目标所驱使的行为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美国)保健因素:当它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它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1.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6.工资2.监督7.工作安全3.与上级的关系8.个人生活4.与同事的关系9.工作条件5.与下级的关系10.地位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美国)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1.工作上的成就感4.工作本身的性质2.受到重视5.个人发展的可能性3.提升6.责任两种模式的比较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美国)员工天性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躲避工作;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员工不喜欢工作,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X理论Y理论管理科学学派主要特点v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好坏作为评价标准。v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v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v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主导思想v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缺点是较少考虑人的因素。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主要观点v管理就是决策v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其他学派管理过程学派v代表人物孔茨v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在有组织的集体中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社会系统学派v代表人物巴纳德v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关系。权变理论学派v代表人物卢桑斯v其核心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经验主义学派v代表人物德鲁克v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系统管理理论”学派v代表人物卡斯特v强调管理的系统观点,要求管理人员树立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动态适应观念,既不能局限于特定领域的专门职能,也不能忽视各自在系统中的作用。当代管理理论组织行为理论v行为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组织行为的研究,它主要研究企业性组织内任何群体的行为。他不仅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企业文化理论v主要是从管理的软实力出发,研究了文化对管理的重要性。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v(一)第一阶段(1978-1986)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v(二)第二阶段(1987-1991)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v(三)第三阶段(1992至今)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v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v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v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v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v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体管理转变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的特征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责任原理4效益原理5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和概括。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客观性v原理是对管理工作客观必然性的刻画(原:原本、根本;理:道理、规律)v原理与原则的区别(原则是人们规定的行动准则)概括性v从多样化的管理现象中高度综合、概括v具有普遍性、普遍指导意义稳定性v不是一成不变,但相对稳定系统
本文标题:管理学基础课件(PPT-95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9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