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一、揭示课题。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蜜蜂”。生:书空“蜜蜂”。师:注意“蜜”,它和哪个字很相似?生:茂密的密。师:它的下面是个虫字底,表示跟什么有关?生:跟昆虫有关师:蜂呢,怎么记住它?生:用换偏旁的方法,峰、锋师:大家都知道蜜蜂会采蜜,其实它还有一项本领,就是“引路”(板书:引路)师:“引路”什么意思?生:带路。师:谁来读课题,生:齐读。师: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生: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怎么给人引路呢?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范读课文)生:打开课文119页,听范读。xiaoxue.xuekeedu.com师:蜜蜂给谁引路?生:列宁师:你知道列宁吗?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述。师简介列宁的生平(列宁是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相当我们国家的毛泽东主席。列宁建立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蜜蜂把列宁引到哪里去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第一自然段。师:老师也发现第一自然段有很多生字宝宝,我们一起跟它们打打招呼。出示卡片生:齐读、开火车读(师提醒“斯”是平舌音,“谈”是前鼻音)师:我们在预习时还帮生字找到了词语朋友,我把它们请到黑板上。(粘贴词语卡片)生:齐读、个别读。(1)理解莫斯科师讲解:他是前苏联的一大城市,也是现在俄罗斯的首都。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莫、斯(注意读准平舌音。)斯(与“期”区别)(2)附近师:说说哪些同学坐在你附近?还有说说学校附近都有什么?生:我的附近有某某同学,学校附近有文具店。xiaoxue.xuekeedu.com(3)派人师:谁给找找朋友?生:指派、派遣(4)谈天师:你能给它换个词吗?生:聊天、谈话师:你们不仅会换词,还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点评:在词汇教学中,重点是准确的理解词义,因为只有正确的理解词义,才能够正确的去应用。一些抽象的词语就需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细细的体会,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感悟词语意思更容易水到渠成。师:大家已经和词语交上了朋友,我们把他们请回到课文中,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流利。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列宁的住处。教师简笔画:莫斯科小山房子生齐读。师: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生:他们的关系很好,“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常常”。你也能给他换个词吗?生:经常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师:列宁想和养蜂人交谈什么事,他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找xiaoxue.xuekeedu.com到蜂人了吗?师:(指名朗读第二自然)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同桌交流一下。列宁为什么亲自去找养蜂人?生: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师:哦,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二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就亲自去找)师:“亲自”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就是自己的意思,我感觉他遇到困难不退缩,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师:列宁真是不怕困难。能读出你的体会吗?生读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自由练读,个别读,师评。个别读,齐读)师:往常,你能换成什么词?(平常)比较两个句子:两个带点词意思一样吗?出示小黑板:A、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B、经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生:不一样,我把两个次进行交换,带到句子里去读,发现句子意思变了。师:你真有学习方法。相信你越来越聪明。xiaoxue.xuekeedu.com导: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找到了吗?是怎样找到的?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自读自悟)带着问题,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三段。师: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生读最后一句话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师(出示挂图)看——想。图上画着谁?他们的表情怎样?会说些什么话?生:惊讶认读“讶”。师:你做个惊讶的表情。生做动作点评:通过模拟养蜂人突然在自家门口见到列宁时感到惊讶的语气和表情来理解文中句子,达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的效果。师: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来读读。和同桌分角色读。(个别读,评价)。生生读,齐读。师:列宁是怎样回答的?生接着读列宁说的话。重读“向导”“领”并理解七、深读课文(研究第三自然段)师:蜜蜂真的会给人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带着问题,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三段,并用划线画出有关词句。xiaoxue.xuekeedu.com小组讨论并纠正。(老师巡视,加入讨论并纠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段并由组员回答。老师板书: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师:师:列宁是怎样观察的?读一读。生:读“他仔细------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师:看到园子旁边的小房子,列宁会怎么想呢?生:他会想,这里是不是养蜂人的家呢?生:他回想,这可能是养蜂人的家吧。生:列宁看到园子的小房子回这样想,这房子一定是养蜂人大家。师:为什么会是养蜂人的家呢?生:因为蜜蜂都飞到园子里去了。说明这里是蜜蜂的家。养蜂人一定住在附近,所以园子旁边那座小房子一定是养蜂人的家。师:列宁走过去敲那所房子的门,这房子是不是养蜂人的家?生:这所房子是养蜂人的家。师:书上是怎样说的呢?生: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师:你们真聪明,列宁也是这样想的,结果开门的真是养蜂的人。事实和列宁想的完全一样。这里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果然)读读最后一句。学生用果然造句。点评:这样去引导学生注重从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比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要好的多。同样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想如果能经常这样引导,不仅能使学生对词义有确切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根xiaoxue.xuekeedu.com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能力。你们从列宁身上看到了什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板书)师请几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读,齐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桌讨论并画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线路图,并口头说一说:列宁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养蜂人。师:谁来说一说,画一画?学生简述,画简笔图。师小结:列宁由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果然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养蜂人。我们再一起感受列宁的这些好品质。生齐读全文。师:你有什么收获?想说点什么?八、归纳拓展师:列宁找到养蜂人,他们见面后还会说些什么?同桌对读,分角色读,并口头交际。(续编故事)下课。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6蜜蜂引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0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