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综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网址: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定义海洋生物医药业(MarineBiopharmaceuticsIndustry):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菌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类图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类类别名称说明海洋生物医药业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药品与海洋保健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活动海洋药品制造-海洋生物药品制造指以海洋动植物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制造药品的活动,如藻酸双酯钠。海洋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海洋化学药品制剂的制造海洋中药饮片加工指对采集的海洋动植物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活动海洋中成药制造指以海洋动植物为原料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制造。海洋保健品制造-海洋保健营养品制造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加工生产制造海洋保健营养品的活动,如深海鱼油、螺旋藻等。其他海洋保健品制造-数据来源:产研智库三、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征(一)从浅海走向深海目前,我国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有1000种,分离得到天然产物数百个,制成单方药物十余种,复方中成药近2000种。南极冰藻在低温、高盐、强紫外线的特殊环境下生长,别看个头很小,每个直径仅10微米左右,其中可能蕴含着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活性物质。网址:从沿海、浅海延伸到深海和极地,是当今海洋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的一个趋势。对近海生物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很多了,发现新的活性物质的概率比较小,因此,研究重点在极地、深海等极端环境中的生物上。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有着取之不尽的药源,是一个很大的医药宝库。由于人们看好其发展前景,因此,对海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现在已形成新医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新领域,成为制药产业的热点。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借助海洋科技的发展不断壮大自己。我国海洋药物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97年,国家开始针对海洋生物领域启动海洋高技术计划。之后,一批批海洋生物技术重大项目相继启动,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取得长足进展。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逐步走向规范化,形成了上海、青岛、厦门、广州为中心的4个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中心。在沿海省市,从事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机构多达数十家。我国的海洋药物研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即以传统海洋生物的功效为启迪,研制开发现代药物。我国应用海洋生物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山海经》到《神农本草》和《本草纲目拾遗》,先后共收集海洋中药达100多种。例如昆布,据历代本草典籍记载,它具有消痰、软坚散结等功效,现代医药研究表明,以昆布、海带等为主要原料提取的褐藻酸,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受此启发,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出了国家级新药藻酸双酯钠,不仅能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还可治疗肾炎等疾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的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有1000种,分离得到天然产物数百个,制成单方药物十余种,复方中成药近2000种,海洋药物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二)从技术迈进市场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的日渐成熟,成果的不断涌现,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虾壳、蟹壳、鱼骨、鱼鳞、鱼内脏……这些在福建沿海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废弃物,被石狮华宝海洋生物化工公司拿来“变废为宝”,陆续研发并规模生产了海洋生物医药保健品30多种,成为世界最大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系列衍生物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日产氨基葡萄糖系列产品10吨,产品全部出口欧盟、美国、日本等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额的50%以上。进入新世纪之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2014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27.8%。网址:伴随着蓝色经济热潮的兴起,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沿海各省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其作为蓝色经济的增长点去加速推动。随着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落户青岛,青岛市崂山区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已拥有海洋生物相关企业100余家,海洋生物产业年产值每年在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已逐渐形成了以黄海制药为龙头、华仁药业和爱德检测等为中坚的梯次发展的企业队伍,迅速形成了以海大兰太等20余个大项目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带。广东省海洋生物药业发展较早,走在全国前列。以广东昂泰集团、国风药业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集团纷纷向海洋药物领域挺进。其中,昂泰集团是海洋药物开发的先行者,自1990年起就致力于海洋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推出了以鳄鱼、鳗鱼、甲鱼和珍珠为原料的特色蓝色海洋保健品,形成了一条由养殖、加工、研发、销售紧密连接的产业链。目前,广东正在加速海洋医药的产业化进程。江苏省从199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起,就将海洋药物作为开拓海洋新兴产业的重点对象。海洋药物研发中心与省内的海洋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兴海示范基地联动,在海洋药物的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2014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生产总值为258亿元,同比增长15.18%,2013年总产值为224亿元,同比增长30.23%,2012年为172亿元,同比增长73.74%;2015年增加值为985亿元,增速为16.3%,成为2015年增速最快的海洋产业。图表2010-2015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国家海洋局网址:五、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格局分析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品种多样的海洋生物成为药物开发的重要源泉。如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最活跃的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海洋生物医药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技术与品种积累也很薄弱,整体实力距离海洋强国的目标相差甚远。深海鱼油可以生产降压药,鲨鱼软骨素可以开发抗肿瘤药物,虾壳、蟹壳等“下脚料”也能摇身变为氨基葡萄糖……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不仅是人类所需的优质食物及能源资源的生产地,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药物宝库。如今,海洋药物开发已成为国际热点。近年来,我国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海洋生物医药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已从2005年的1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58亿元,尤其在2011-2014年大幅上升。然而,行驶在快车道上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却因药源采集困难、科技链不畅、产业转化受阻等多重路障而难以提速。(一)政策加码促发展借助国家战略“蓝色经济”的大潮,近年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近十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增长了十几倍,年增长率27.8%,成为海洋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从国际形势上看,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深层次开发利用,尤其是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已成为海洋大国争相竞争的热点领域。欧盟的“PharmaSea”计划、美国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日本的“海洋蓝宝石计划”以及英国的“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均表明,海洋药物开发已被全世界列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重要计划。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出部署,以期获得未来科技经济竞争的优势。我国国家政策的加码也令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可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点研究“海洋药物的成药机理和开发技术,开展细菌等微生物和微藻的开发利用研究并形成相关标准等要求”;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通知》又将海洋生物医药、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及新型海洋生物材料,列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领域。网址: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海洋经济大省也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并将其作为蓝色经济的增长点加速推动。目前国内已有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6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湛江为核心的粤东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和闽东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业集聚区等。(二)发展格局初具雏形新药研发并非易事,常常要面临十年磨一剑的艰辛。我国海洋药物存在科技链不畅、成果转移受阻、转化率低等问题,国外技术产业化率达到30%,而我国仅为5%。近10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已从2005年的1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27.8%,占GDP的比重也呈迅速上升态势。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丰富,水产养殖发展良好。自1990年起,我国就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海水养殖产量占全球60%以上。除了“替曲朵辛(河豚毒素)”注射剂外,我国已经培育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大海洋产品:海洋生物抗病毒国家二类新药“藻糖蛋白”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有望获国家新药证书;早期肾损伤诊断试剂盒突破了国内人体医学诊断行业的重大技术瓶颈和产品国外垄断;国内首个鱼用活疫苗通过海洋兽药注册;壳聚糖类骨钉产品等一批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洋生物材料制品广受市场好评。与此同时,海洋生物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也初步形成,形成广州、湛江、厦门、舟山、青岛、烟台、威海和天津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上海临港、江苏大丰、福建诏安、大连4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和福建闽南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集聚区等。虽然发展步子迈得很快,但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块头还不够大。2013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但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占比很小。(三)创新不足成产业软肋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制药大国,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从2006年的世界排名第9位,到2011年的第2位,预计2020年我国医药产业将位居世界第1位。网址:然而,作为制药大国,我国真正走进国际市场的海洋生物药物却仍是空白。海洋生物医药是蓝色经济的高附加值产品,但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其产业化程度较低,成果转化数量较少,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链不畅、成果转移受阻都是构建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体系所亟须解决的问题。更令人尴尬的是,尽管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但已发现的药用海洋生物品种却十分有限。研发海洋创新药物就像“大海捞针”,一些具有高活性化合物的海洋生物往往比较稀少,药源采集是制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海洋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还不够,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尚未发挥。另外,国内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小微企业互补不足,产业生态尚未建立完善;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还存在差异。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顺畅起来,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开始搭建海洋生物医药技术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平台,将海洋药物研究上游的半成熟实验室成果,经工程技术开发,实现产业化转化。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与国外和陆地对比还有差距,平台建设等产业创新支撑体系还比较薄弱;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小微企业互补不足,产业生态还未建立完善;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不够,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中“有海洋特色的生物产业”聚焦不够,距离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尽管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距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还将逐步从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陆地高新技术迅
本文标题: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综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2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