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专题七第1课时力学实验与创新
专题定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高考对学生实验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十一个实验: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②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③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④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⑤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⑦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⑧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⑩练习使用多用电表;⑪传感器的简单使用.高考除了对课本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还增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来完成新的实验设计.设计型实验的考查将逐步取代对课本中原有的单纯学生实验的考查.应考策略1.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2.熟悉课本实验,抓住实验的灵魂——实验原理,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熟知两类误差分析.第1课时力学实验与创新考向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例1(2014·新课标Ⅱ·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图1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56.043.633.828.81k(m/N)0.0061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图2(3)图2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______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表达式为k=________N/m.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有mg=k(x-x0),解得k=mgx-x0=0.100×9.805.26-4.06×10-2N/m≈81.7N/m,1k≈0.0122m/N.(2)1k-n图像如图所示(3)根据图像可知,k与n的关系表达式为k=1.75×103nN/m,k与l0的关系表达式为k=3.47l0N/m.答案(1)81.70.0122(2)见解析图(3)1.75×103n(在1.67×103n~1.83×103n之间均可)3.47l0(在3.31l0~3.62l0之间均可)以题说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列表法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之中,可以分析两物理量间的定性关系.(2)图象法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直角坐标系内进行作图.若是曲线应平滑,若是直线要让尽量多的点过直线.或在直线两侧均匀分布.(3)函数法往往是根据图象得到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方程式.如图3为“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图,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装有指针及挂钩,指针恰好指向一把竖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现在测得在挂钩上挂上一定数量钩码时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如下表:图3钩码数n012345刻度尺读数xn(cm)2.624.175.707.228.8410.43已知所有钩码的质量可认为相同且为m0=50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考虑到在没有挂钩码时弹簧自身有重量,测量的弹簧劲度系数k的值与真实值相比较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答案(1)32(2)没有影响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k(x-x0)=nm0g,代入数据求k,再求平均得k=32N/m;(2)因在计算弹力时把弹簧自身的重量引起的形变量减去了,故弹簧自身有重量对测量值没有影响.考向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例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14·江苏·11)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图4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图4(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图5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6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图6(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解析(1)作出的图示如图所示.(2)重物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重力不变,两次实验时,橡皮筋拉力T的方向相同,故水平拉力F大小相等,即Fa=Fb.(3)根据题图可知,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等可减小误差.答案(1)见解析图(F合=4.6~4.9N都算对)(2)Fa=Fb(3)BD(4)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以题说法1.本实验考查的重点是“力作用效果的等效性”.2.对实验步骤中两个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也是考查的重点.有同学利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的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问题:图7(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CD(2)标记结点O的位置钩码的个数N1、N2、N3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解析(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通过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需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需记录O点的位置;钩码的个数N1、N2、N3;拉力FTOA、FTOB、FTOC的方向.考向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例3如图8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图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2g2(2)如图9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图9(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图象()解析(1)该实验要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拉力可由测力计示数获得,故不要求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故C错误;由于重物向下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m2g-2F=m2a,解得:F=m2g-m2a2,故D错误;故选B.(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有:a=0.50m/s2.(3)若没有平衡摩擦力,则当0<F≤Ff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所以该同学测得的a-F图象可能是选项C中的图象.答案(1)B(2)0.50(3)C以题说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六个力学实验中有四个涉及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类实验的关键是要掌握纸带的分析处理方法,对于纸带常有以下三大应用.1.由纸带确定时间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便于测量和计算,一般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时间间隔为Δt=0.02×5s=0.1s.2.求解瞬时速度利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10所示,打n点时的瞬时速度vn=xn+xn+12T图10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11所示,a=x4+x5+x6-x1+x2+x33T2图11有些实验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来完成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具体做法如下:(1)求瞬时速度:把遮光条(宽度为d)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内的平均速度看做物体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v=dΔt.(2)求加速度: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则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加速度,即a=v22-v212L.某同学利用如图12甲所示装置来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他将光电门1和2分别固定在长木板的A、B两处,换用不同的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小车质量约为200克),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图12(1)长木板右端垫一物块,其作用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________cm;(3)对于所挂重物的质量,以下取值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1克B.5克C.10克D.40克(4)现用该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关闭光电门2,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应作出________图象.(填选项前字母)A.Δt-mB.Δt2-mC.m-1ΔtD.m-1Δt2答案(1)平衡摩擦力(2)0.52(3)BC(4)D解析(1)长木板右端垫一物块,调整后可以使小车的下滑分力与受到的摩擦力平衡.(2)从游标卡尺读出:5mm+2×0.1mm=5.2mm=0.52cm.(3)应使拉力远小于小车的重力,这时拉力才接近重物的重量,但如果选A,由于拉力太小,不容易观察,因此不能选A,只能选B、C.(4)实际验证的是mgh=12Mv2,而v=dΔt,由于做出的图象为直线,因此应该做出m-1Δt2图象.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专题七第1课时力学实验与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4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