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株洲县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种植业)
1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种植业)单位全称: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农业局通讯地址:株洲县渌口镇漉浦大道23号邮政编码:412100负责人姓名:***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办公、手机):0731-276206**1397412****电子信箱:hnzzxnyj@sina.com湖南省农业厅制2农业县基本情况表农业县名称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全县总人口数(万人)34.34乡镇数(个)14行政村数(个)251其中农业人口数(万人)30.1耕地面积(万亩)29.3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万亩)51.54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9325.72011年农业总产值(万元)2754002011年粮食总产量(万斤)49160拟遴选的主导产业情况示范主导产业内容培育科技示范户数技术指导员数种植情况(万亩)主导产业产值(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水稻5405449.66510057136.512.蔬菜2002012.1655139718.663.油菜6062.9554964.41.8合计8008064.785156932.456.973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我县建县于1965年,地处湘中部偏东,辖14个乡镇、251个行政村,总面积1053平方公里;总人口34.34万,其中农业人口30.1万,实际务农人口18.25万;耕地面积29.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1.54万亩,总产量49160万斤,农业总产值27.54亿元。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我县初步形成了优质稻、无公害蔬菜、优质果用瓜、高档油菜四大种植业格局。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51.54万亩,其中优质稻30万亩,总产量27120万斤,蔬菜种植面积12.165万亩,总产量51200万斤,油菜种植面积2.955万亩,总产量4964.4万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2007年根据国发[2006]30号文件精神,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要求,对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行了改革,明确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完善配套措施;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14个乡镇农技站,均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人、财、物归农业局管理。二、年度目标:2012年,通过项目实施拟达到以下几项目标:1、严格遴选。严格按照遴选条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800户,辐射带动16000个农户;遴选技术指导员804名、试验示范基地3个。2、提升技术。举办田间学校培训5期,培育150名新型农民;选派14名技术指导员参加省级培训、66名参加市、县级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素质,增强技术指导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确保成效。通过项目实施,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6%。水稻产业增产幅度达到8-10%,蔬菜产业增产幅度达到9-10%,油菜产业增产幅度达到8-9%。农业科技示范户人均增收10-12%,人平纯收入达到9500元。三、实施内容;(一)完善基层农技管理机制,巩固改革成果1、强化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监管与调控。坚持乡(镇)农技站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坚持人事安排由农业局统一调配,稳定乡(镇)农技站编制60人。2、严格人员聘任制度。一般乡(镇)农技人员3年一聘,工作成效突出的聘期满后可优先聘任,工作不负责任或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县农业局可随时解除聘用3、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与服务能力。一方面组织骨干农技人员参加省、市统一安排的项目培训,另一方面县农业局组织集中培训三次。4、坚持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乡(镇)农技人员服务区为本乡(镇),服务对象为种植业农民,服务内容5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5、完善农技人员工作考评机制。县级业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对农技人员实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年终绩效等挂钩。6、健全多元化服务机制。支持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二)加强科技推广,培育主导产业1、主导产业根据我县实际,遴选水稻、蔬菜、油菜为我县种植业三大主导产业。2、主推品种水稻类:中早39、湘晚籼13号、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株两优06、陵两优268、金优299、株两优819。蔬菜类:黄秋葵、湘研15号、萍椒3号、紫背天葵、飞碟南瓜。油菜类:沣油5103、浙优28、湘杂油814、湘杂油188。3、主推技术水稻类:旱育保姆育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稻瘟病“一浸二送三预防”防控技术、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水稻节水节肥栽培技术、水稻机插及育秧技术。蔬菜类:大棚蔬菜无土栽培技术、蔬菜喷灌技术、微6量元素肥料施用技术、双膜低拱栽培技术、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辣椒冷床育苗技术。油菜类:高油优质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旱地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油菜喷施硼肥技术、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稻田双低油菜免耕栽培技术、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三)培养科技典型,实施示范引领1、确定示范户800户。科技示范户的遴选坚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自愿的原则。选取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且有一定种植规模、乐于传授农业技术知识、能带头使用新技术、新机具、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农民为科技示范户。先由本人自愿申请,村民委员会择优推荐,乡(镇)政府统一评议公示,再报农业局备案。示范户覆盖全县14个乡镇25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遴选3名左右,其中水稻类540户,蔬菜类200户,油菜60户。2、确定试验示范基地3个。根据我县水稻产业的发展和要求,认定了洲坪乡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太湖乡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仙井乡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三个试验示范基地,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组织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观摩学习,达到辐射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目的。3、选聘技术指导员80名。技术指导员的遴选坚持县乡两级择优选聘,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主。县级技术指导员724名,均为分管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领导、农艺师以上职称、业务股站的股站长。乡镇农技指导员56名,均具备较高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熟悉农民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要求。聘任水稻产业54人、蔬菜产业20人、油菜产业6人。(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员培训工作:项目实施期间组织我县技术指导员参加培训4次,提高为农民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时间安排在2012年8月下旬、9月中旬、9月下旬、12月上旬,以专家组成员授课为主,请农业院校和科技单位专家授课为辅。具体培训课程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本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创办种植业农业企业途径、农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技巧、计算机应用及网络技术、种植业实用新技术、国家“三农”优惠政策、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种植业生产实践活动等。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工作:根据不同产业由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水稻产业技术指导员上门培训、指导8次,2012年7月-10月份完成;蔬菜产业技术指导员上门培训、指导10次,2012年7月-12月份完成;油菜产业技术指导员上门培训、指导8次,2012年10月-12月完成。发放主推品种或主推技术明白纸10份张贴宣传窗内,让科技示范户及时学习,提升科技示范户8的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四、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5月份成立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认技术指导单位。二是实施阶段:6月份遴选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组织送科技下乡等宣传活动,指导蔬菜大棚育苗。7月份召开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动员大会,落实示范品种与示范技术,农业局与技术指导员签订《株洲县聘任指导员协议》、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科技示范户服务协议》,制定技术示范和技术指导方案,聘请专家对技术指导员进行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培训。8月指导员下乡指导示范户进行晚稻田间管理和重大病虫害防治,并发放技术明白纸和物化补助。9月份继续指导示范户加强中晚稻田间管理,并举办晚稻田间管理技术培训2期,蔬菜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期。10月份举办油菜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指导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冬季蔬菜育苗、秋延蔬菜生产和稻田冬季作物生产技术,稻田绿肥播种。三是总结阶段:从11月份到12月底开始,一方面组织人员对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总结项目实施情况,编写资料汇编成册归档。五、主要参与单位、人员情况与任务分工本项目主要实施单位为株洲县农业局、14个乡镇农技站和251个行政村。乡镇农技站人员归口农业局,全县在职技术人员共105名,其中县级45人、乡镇60人;高级职称30名、中级职称26名、初级职称18名、技术员319名;50岁以上30名、40-50岁29名、40岁以下46名。农业局负责该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与技术指导:科教股负责该项目的申报、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宣传等,农技推广站负责该项目的种植业单项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落实,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的遴选,考核与总结等工作。蔬菜办负责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粮油站负责水稻、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财会室负责项目补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251行政村的则为项目实施对像,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并辐射带动周边20户农户。六、经费使用安排和配套经费该项目总补助资金8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和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费用32万元(占项目总金额的40%):⑴技术指导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2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指导员的交通、通讯和误餐补助。⑵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4万元。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奖励,总金额4万元。考核结果在90分以上为优秀,70-90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的取消目标考核奖。⑶聘请专家费用4万元。用于支付专家讲课费、交通费、住宿费等。⑷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费用4万元。用于科技示范户技术资料印刷和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2、农业科技示范费用32万元(占项目总资金的40%)。10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费用16万元。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购买农药、化肥、设施、新技术推广等。⑵农业科技示范户物化技术补助12万。全县800户,每户150元,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技术补助。⑶采用现代化手段推广服务补贴费用4万元。主要用开对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3G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技术服务的补贴。3、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费用16万元(占项目总资金的20%):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我继续教育,技术指导员参加农民田间学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支持大学生到乡镇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等方面。七、具体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株洲县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县畜牧局局长***、县农机局局长***、县农业局副局长***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本项目的监督、管理与协调: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整合资源,加强协调;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实施进度;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稳定、有序、高效实施。二是成立《株洲县2012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专家组》。由农业局主管农技推广的副局长***任组长,***、**8任副组长,***任成员。专家组下设三个产业组,11***为水稻产业组长,***为蔬菜产业组长,***为油菜产业组长。负责筛选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和试验示范基地;指导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技术指导员,督促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本文标题:株洲县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种植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30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