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六十六)
二、梅毒1.病因及传播途径(1)病因: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1)传播途径1)病原体:梅毒螺旋体2)传染源:梅毒病人3)传播途径:95%以上通过性交传播。少数可因输血、接吻、医务人员不慎受染。2.类型(1)直接接触传播——后天性梅毒(2)经胎盘感染胎儿——先天性梅毒3.基本病理变化(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浆细胞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病变特点(2)树胶样肿:又称梅毒瘤。仅见于三期梅毒。镜下似结核结节。梅毒树胶样肿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最常见于皮肤、粘膜、肝、骨和睾丸三、淋病1.病因: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炎2.病理变化:淋球菌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别的亲和力。(1)男性:病变从前尿道开始,可逆行蔓延到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2)女性:病变累及外阴和阴道腺体、子宫颈内膜、输卵管及尿道。少部分病例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四、尖锐湿疣1.病因:尖锐湿疣是由HPV引起的STD。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间接感染而致病。2.病理变化(1)男性:常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系带、尿道口或肛门附近。(2)女性:多见于阴蒂、阴唇、会阴部及肛周。(3)肉眼:呈小而尖、淡红或暗红疣状颗粒。(4)镜检:表皮角质层轻度增厚,几乎全为角化不全细胞,棘层肥厚,有乳头状瘤样增生。表皮浅层凹空细胞出现有助诊断第十三节免疫性疾病一、概述1.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2.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和体液免疫机制以抵抗外界入侵的病原生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以及消除突变细胞,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但免疫反应异常,无论是反应过高还是过低均能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疾病二、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由机体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破坏、损伤自身组织和细胞成分,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免疫性疾病1.发生机制:免疫耐受性的中止和破坏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1)免疫耐受的丢失:对特异性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状态称免疫耐受1)抗原性质变异:机体对于原本耐受的自身抗原,由于物理、化学药物、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性、降解,暴露了新的抗原决定簇。产生大量自身抗体2)交叉免疫反应:由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共同抗体,可与相应组织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引起免疫损伤3)TS细胞和TH细胞功能失衡:当TS细胞功能过低或TH细胞功能过强时,则可有多量自身抗体形成4)隐藏抗原:有些器官组织的抗原成分从胚胎期开始就与免疫系统隔离,成为隐藏抗原,一旦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使其释放,则发生自身免疫反应(2)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3)微生物因素: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和病毒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二、类型及特点1.系统性红斑狼疮(1)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多见于年轻女性,男女之比接近1:10。(2)临床表现:发热及皮肤、肾、关节、心、肝、浆膜等损害,病程迁延反复,预后不良。(3)病因与发病机制1)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终止和破坏导致大量自身抗体产生,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患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形成:抗核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RNA_非组蛋白性抗体、抗核仁抗原抗体。2)免疫因素:患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形成,提示B淋巴细胞活动亢进是本病的发病基础3)其他:药物、性激素、紫外线照射(4)病理变化1)血管病变小动脉或微动脉的坏死性血炎。2)心脏病变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及心内膜病变3)肾脏病变狼疮性肾炎。肾衰竭是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4)皮肤病变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或真皮基层液化变性或坏死,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5)其他滑膜、浆膜均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神经系统有弥漫性神经细胞减少、小血管炎、微小梗塞、坏死及出血。肺以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纤维化多见,用检测狼疮细胞来诊断红斑狼疮有助诊断。2.类风湿性关节炎(1)以多发性和对称性增生性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本病发病年龄多在25~55岁之间,也可见于儿童。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3~5倍。绝大多数患者血浆中有类风湿因子及其免疫复合物存在。(3)病理变化1)部位:手足小关节最常见,其次肘、腕、膝、踝、髋及脊椎等,为多发性、对称性。2)病理特点:慢性滑膜炎,进而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发生纤维化和钙化时可引起永久性关节强直、畸形。3.口眼干燥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眼干、口干等特征,是唾液腺、泪腺受免疫损伤所致。本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后者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SLE等。4.炎性肌病:不常见,分为三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及包涵体肌炎系统性硬化(1)以全身多个器官间质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为特征,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心脏、肌肉及肺(2)本病以30~50岁多见,男女之比为1:3。(3)临床上分为两类:1)弥漫性:发病时皮肤广泛受累伴快速进展及早期内脏受累;2)局限性:相对局限性的皮肤受累,如手指、前臂、面部及其他部位,内脏受累较晚,预后相对较好。6.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三、免疫缺陷病1.概念: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而引发的疾病。2.类型(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3.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为抗感染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反复而严重的感染同时可伴有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功能的异常使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几率增高。四、器官和骨髓移植一、概述1.概念:机体的某种细胞、组织或器官因某些病变或疾病的损伤而导致不可复性结构及功能损害时,采用相应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植入机体的过程称之为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2.根据供体的来源可将移植分为(1)自体移植;(2)同种异体移植;(3)异种移植3.移植成败的关键,即移植物能否长期存活并发挥功能取决于供体的移植物能否适应新的受体环境而为受体所容纳和接受,本质上即移植免疫的问题。二、移植排斥反应及发生机制1.单向移植排斥理论: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方式与受体或宿主的免疫反应状况、移植物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接受异体移植物后,若不经任何免疫抑制处理,将立即发生宿主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即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导致移植物被排斥,其过程既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又有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2.双向移植排斥理论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标题: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六十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30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