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Na-23第Ⅰ卷客观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6×3=48分,答案填入答题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锌与稀硫酸的反应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3.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4.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B.负极反应为:Zn-2e-=Zn2+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5.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A.纯铁放入海水中B.铁和锌连接放入海水中C.铁和锡连接放入海水中D.铁和锡连接放入淡水中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A.CdB.NiO(OH)C.Cd(OH)2D.Ni(OH)27.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0mol/(L·S)B.v(O2)=0.001mol/(L·S)C.v(NO)=0.001mol/(L·S)D.v(H2O)=0.045mol/(L·S)8.反应A+3B=2C+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则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9.100mL6mol·L-1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10.下列说法可充分说明P(g)+Q(g)S(g)+R(g),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充电放电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容器里P、Q、R、S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1:1B.容器里Q、R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C.容器内气体压强、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同时生成nmolP和nmolS11.两只敞口烧怀中分别发生如下反应:A+B=C+D,反应温度为T,另一只烧怀反应为M+N=P+Q,反应温度为T2,T1>T2,则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快慢为()A.前者快B.后者快C.一样快D.无法确定12.下列区别苯和己烯的实验方法和判断,都正确的是()A.分别点燃,无黑烟生成的是苯B.分别加水振荡,能与水起加成反应生成醇而溶解的是己烯C.分别加溴水振荡,静置后水层红棕色消失的是己烯D.分别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静置后水层紫色消失的是己烯13.燃烧0.1mol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生成3.58LCO2(标准状况)和4.68g水,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一定存在C2H4C.一定存在C3H8D.一定不存在CH414.某烃的一氯代物有两种异构体,二氯代物有三种异构体,该烃是()A.丙烷B.丁烷C.1,1—二甲基环丙烷D.2—甲基丙烷15.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生成甲基环己烷,该产物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16.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2.24L,完全燃烧后生成4.05g水和6.6gCO2,该烃的组成为()A.CH4、C2H6B.C2H6、C2H4C.CH4、C3H6D.C2H6、C3H6第Ⅱ卷主观题(72分)一、选择题(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二、实验题(本大题有两小题)17.(9分)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该反应属反应。(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反应混合物糊状的原因是。(4)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应为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18.(6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图如下: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按装好;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从A管中可观察到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三、本小题有3小题19.(8分)航天飞机常采用新型燃料电池作为电能来源,燃料电池一般是指用H2、CH4、CO、C2H5OH等可燃物质与O2一起构成的电池装置,它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我国发射的载人宇宙飞船是采用先进的甲烷电池为电源的,该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OH-=CO23+3H2O(1)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消耗标准状况下的5.6LO2时,有mol电子发生转移。(3)开始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8分)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2H2S+O2=2H2O+2SB.2H2S+3O2=2H2O+2SO2C.C2H4+3O2=2H2O+2CO2D.C4H8+6O2=4H2O+4CO2(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21.(8分)在25℃时,向100mL含氯化氢14.6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min末,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氢气。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铁粉完全溶解。则:(1)在前2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2)在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其原因是。四、本小题有2小题22.(12分)有的油田开采的石油中溶有一种碳氢化合物——金刚烷,它的分子立体结构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其分子式为。(2)它是由个六元环构成的立体笼状结构,其中有碳原子为三个环共有。(3)金刚烷分子中有个“——CH2——”结构,个“——CH——”结构,其一氯代物有种。23.(6分)400K、101.3Pa时,1.5L某烃蒸气能在aL氧气中完全燃烧,体积增大至(a+3)L(相同条件下)。问:(1)该烃在组成上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2)当a=10L时,该烃可能的分子式为。(3)当该烃的分子式为C7H8时,a的取值范围是。五、计算题24.(5分)室温时20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50mL,剩余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mL,求气态烃的分子式。25.(10分)在1L密闭容器中有0.1molSO2和0.05molO2发生反应,恒温下30min后达到平衡。(1)若得到0.06molSO3,求SO2的转化率;(2)求30min内的反应速率:v(SO3)、v(O2)、v(SO2)。(3)求平衡时气体压强与开始时气体压强之比。高一年级化学期中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C2.B3.AC4.BD5.C6.A7.C8.D9.BC10.BD11.D12.D13.A14.D15.C16.C二、实验题17.(9分)每空1分(1)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复分解(3)玻璃片上结冰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有少许刺激性气味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4)结冰吸小于18.(6分,每空1分)(1)2CH3CH2OH+O22CH3CHO+2H2O(2)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亮温度(3)反应仍可继续进行仍可看到原受热部分的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亮的现象因为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三、19.(8分,每空2分)(1)CH4+100H--8e-=CO32-+7H2O2O2+4H2O+8e-=8OH-(2)1(3)增大20.(8分,每空2分)(1)AC(2)DA21.(8分,每空2分)(1)0.25mol/(L·min)(2)0.25mol/(L·min)(3)前2min反应速率较快因为前2min,v(HCl)=2v(FeCl2)=0.55mol/(L·min)大于后4min速率。四、22.(12分,每空2分)(1)C10H16(2)44(3)64223.(6分,每空2分)(1)氢原子数为8(2)C3H8C4H8(3)a≥13.5五、计算题24.(5分)C2H625.(10分)(1)(2分)60%(2)(6分)v(SO2)=0.002mol/(L·min)v(O2)=0.001mol/(L·min)v(SO3)=0.002mol/(L·min)(3)(2分)4:5Cu△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4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