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实践课改理念 拓展学生思维
第1页(共3页)实践课改理念拓展学生思维——新课改理念下“光的色散”教学设计的变化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朱乐怡2005年11月25日至28日我参加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选观摩会”,获得观摩课一等奖。授课的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第三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它是一次进行科学探究的好载体,是对颜色之谜的揭秘。上海市中学物理教育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引领下,以二期课改为契机,逐步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从偏重于获取知识转向着眼于形成学力,由重在继承转向重视创新和发展,由强调统一要求转向关注不同需求。二期课改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初中物理课程要关注学生身边的物理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教学的侧重点,同时强调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这节课也就应运而生,将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融入教学实际中。白光的色散现象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之一,这一现象源于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精神。在对白光的色散现象做出科学解释后,转到对三原色光和物体颜色的研究,从抽象的物理现象回到生活,结合生活中的物体研究,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精神。所以,这一次设计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的目标不同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之时,教师所关注的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知识目标,只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真正所需要的内容。“二期课改”强调:新授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形成概念、认识规律、了解方法。怎样能作到这一点呢?在教学设计之初,我就充分考虑这一点,将教学目标丰富为现在提倡的三维目标课程目标。结合本堂课的具体内容,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知道光的三原色、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和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的四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两方面都提出相应要求。教学过程的设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另两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它是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转变,逐步培养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途径。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为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和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发挥实验的作用突破难点,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初步的物理概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中,我将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重点,以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和体验研究“白光第2页(共3页)色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为手段,萌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2.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思,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物理实验对落实物理教学目标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先后做了多次调整,以实验探究为“发展线”,并重加强学生思维空间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堂课的第一阶段:对白光的色散的学习。实施教学时,创设情景引入,利用传说导入彩虹现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器材设法找到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活动中让学生在没有框定的情况下以多种方法去探索寻找,从而全方位释放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活动中的愉悦及成功的满足感。第二阶段:对三原色光的学习。物理源于生活,我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和实验器材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实验的功能。如:先让学生观察电脑显示屏,引入三原色光(可惜今天学生并没能将三原色全部找出)。再如:怎样引出红、绿、蓝三种颜色面积不同,混合后的颜色可能不同?我们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用自制的教具“三色陀螺”(实际上是学生平时吃零食得来的小陀螺改装而成),让学生亲自“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索,增加学生思维的活动量,还让他们利用实验仪器(彩色贴纸和剪刀)动手操作改变陀螺旋转时的表面颜色,让学生感受色光的混合,体会三原色的组合应用,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三阶段:对物体颜色的探究。从周围的物体颜色各异,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能够呈现各种颜色?”,引起学生对物体的颜色的研究兴趣,在设计研究透明体的颜色成因的实验中,我们考虑到贴近生活和实验器材的普及性,选用相对比较简单的彩色透明纸、手电筒等来进行实验,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把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为让学生参与活动,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研究不透明体的颜色成因的过程,利用电脑软件模拟不透明体在不同色光下的颜色,先显示出红光照射下的情况,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接着让学生猜测绿光和蓝光照射下的情况再显示,让学生根据这些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总结出不透明体颜色的成因。,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探究环节,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考虑到多媒体能为学生展现不能直接和明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形第3页(共3页)象思维材料,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故本次教学选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譬如,在突破的教学难点(对色散原因的理解)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为直观的图像信息,以解决初中物理知识中没有提及折射率概念,学生难以从理论上理解的问题。再譬如:对不透明体颜色的研究(同样对实验条件要求很高,在一般实验室是无法满足的),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情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猜测与分析,提供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归纳得出对物体的颜色成因,培养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比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真正让学生“当家作主”起来。3.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同旧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有甚者没有学习评价,教师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二期课改的理念里,这一点显得格格不入。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开展的是自主学习,他们的学习就需要得到及时评价,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效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学以物理实验探究为“发展线”,既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与众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感受自然迥异。学生需要机会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感受,所以在教学结束时,我增加了小结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脱口而出,有一位学生兴奋地说:“……我还体会到同伴的力量是无穷的,合作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位学生提到:“我以前对周围的现象不太关心,通过这堂的学习,我知道,原来什么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找出其中的原因,真是很有趣。”学生各抒己见。“老师,为什么我们将红色和绿色叠在一起,蒙在手电筒前,在白纸上看到是光斑还是有点偏红呢?”有的学生还主动提出质疑。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和关注每个教学环节,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也体会到教师应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这节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譬如,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就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再如,如何创设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建立向思维的深层次发展的“桥梁”也是我一直探寻的问题。
本文标题:实践课改理念 拓展学生思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