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认真实践学习支架 努力提高课堂实效――从《电路连结方法》教学实例谈学习支架的使用
1认真实践学习支架努力提高课堂实效――从《电路连结方法》教学实例谈学习支架的使用施湾中学项慧兰串并联电路一节教学历来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难点的产生原因不仅是学生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教的原因。学生缺少日常生活实践,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利用逻辑思维,不太注意形象思维,老师过分注重结论,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等,为此,在学习支架理论指导下,我们做一些实践与探索。一、教与学的基本思路:创设课堂情境――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目标)――设置学习支架――完成教学目标。二、设置学习支架:1、学习支架一:课件:《串并联电路》(串联部分)――模仿性。2、学习支架二:学生实验:串联电路(两人一组合作)――体验性。3、学习支架三:回答问题――启发性。4、学习支架四:课件《串并联电路》(并联部分)――模仿性。5、学习支架五:学生实验:并联电路(两人一组合作)体验性。6、学习支架六:回答问题――启发性。三、教学流程: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2、通过讨论或猜想,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决定方案。3、设置学习支架一:课件《串并联电路》(串联部分)用鼠标操作:(1)点击电键,电键闭合,两灯同时亮,红色小球(示踪)从电池正极出发,2通过电灯1、电灯2、电键,回到电池负极,并留下电流痕迹(红线)。(2)点击已闭合了的电键,电键断开,两灯同时熄灭,电流痕迹(红线)消失。(3)点击课件上画电路图按钮,课件自行画出符号:电池组――导线――电灯1――电灯2――导线――电键――电线――电池负极。点击电键符号,电键闭合,红色小球从电池正极出发,通过电灯1、电灯2、电键,回到电池负极,并留下电流痕迹(红线)。点击已闭合了的电键,电键断开,两灯同时熄灭,电流痕迹(红线)消失。设置支架二:学生实验2-7(老教材)两人一组合作,按课本对应要求,完成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的时要不断巡视,指导个别学生,支持遇到困难的学生。设置支架三:回答问题:(1)查书,什么是串联?(2)根据课件和自己亲历实验,串联电路具有什么特点?(用多个学生所回答的进行完善。)设置支架四:观看课件《串并联电路》(并联部分):用鼠标操作课件:(1)点击SA1、SA2、SA,电键逐一闭合,灯EL1、EL2同时亮,红色小球(示踪:所经之处留下红迹)从电池正极出发,到达电路分开点后一分两路,一路过EL1、SA1,一路过EL2、SA2,同时到达电路会合点,然后过SA,到达电池负极。(2)点击SA,SA就断开,两灯灭,红色痕迹消失。3(3)让SA1、SA2、SA闭合,两灯亮,点击SA1,使其断开,EL1灭,对应那个支路红色痕迹消失。(4)再点击SA2,使其断开,EL2灭,对应那个支路红色痕迹也消失。(5)点击课件中画电路图按钮:从电池组画起,导线――电路分开点――分两路:先画第一路:导线――EL1――导线――SA1――导线――电路会合点;再画第二路:导线――EL2――导线――SA2――导线――电路会合点。会合后,导线――SA――导线――电池负极。电键断开、闭合演示与上述的(1)、(2)、(3)、(4)相同。这里不仅仅是模仿,还有一点是要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所以这过程要慢一些。设置支架五:学生实验2-8,两人一组合作,按照课本要求,完成实验。设置支架六:回答问题:(3)查书,什么叫并联电路?(4)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什么?(与串联对比)从多种回答中完善结论。4、小结。5、练习:课内:课本上P27练习:1、让学生说明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2、让学生画出它的电路图。教师巡视,把典型错误记在黑板上,然后矫正。课外:练习册对应部分。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支架理论指导下展开的,其实我们作为教师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供支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都应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借助必要的手段、条件来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的的。但在过去的教学实际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甚至从不考虑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也是应该的支持。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更需要我们思考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学习提供学习支架。我们知道,学习支架就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有效材料。当然它可以提供学习的方法、途径、方向;本节课主要提供是模仿、体验、启发和范例(串联是并联的范例)等。支架主要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或相互提供。4通过近两年实践,我们主要常用支架有:1、模仿性支架,事实对于一个实初中学生,模仿性学习还占相当一部分。2、体验性支架,这是我们最推崇的支架。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通道。3、问题性支架,这种最快捷常用启发、总结等过程。总之,学习支架可以起到桥梁过渡作用,有助于学习者一步一步地进步。学习支架应该是动态性的、成长性的、渐退性的。它应该随着学生的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当学生的知识、能力成长到一定程度时,支架的作用就会逐渐减退,直至最终撤离。
本文标题:认真实践学习支架 努力提高课堂实效――从《电路连结方法》教学实例谈学习支架的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