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物理]光测试题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物理单元测试14《光》一、选择题1.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2.如图所示,长方形玻璃abcd的折射率为55.1n,在靠近ab面的一侧固定一枚大头针P,用眼睛在另外三个侧面分别观察大头针P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ad面一侧偏下的位置可以看到P的像B.在bc面一侧偏上的位置看不到P的像C.在cd面一侧偏右的位置可以看到P的像D.在以上的三个位置都可以看到P的像3.如图所示为一内侧面与外侧面平行、中间部分为空气的三棱镜,将此三棱镜放在空气中,让一束单色光沿平行于底边BC的方向入射到AB面上,光从AC面射出,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光线②平行于BC边)正确的是()A.只能是①B.只能是②C.只能是③D.①②③都有可能4.一束光由空气入射某介质,入射角为600,其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A.sm/1038B.sm/10338智浪教育-普惠英才C.sm/10238D.sm/10285.如图所示,OO’是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对称面与纸面的交线,在图内有两束与OO'平行且距离相等的单色光A和B,从玻璃砖射出后相交于OO’上方的P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在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大C.B光光子的能量比A光光子的能量小D.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比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6.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B.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宽C.在该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D.在该介质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7.如图所示,两束相同的平行单色光a、b照射到一块矩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折射后分别照射到PQ和NQ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束折射光都可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两束折射光都不会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真空介质ab智浪教育-普惠英才C.折射光d可能发生全反射D.折射光c可能发生全反射8.黄、红、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到达介质和空气的界面,若黄光恰好发生全反射,则:()A.绿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B.红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绿光在该介质中波长最短D.只有红光从介质进入空气9.某玻璃的临界角为42°,当在玻璃中的某一光线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时,若入射角略小于临界角,则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应为()A.小于42°B.小于60°C.小于90°D.无折射光线10.在透镜成像过程中,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原来的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整个像依然存在D.像变得暗些11.光屏和烛焰间的距离为L,在它们中间放一凸透镜,它的焦距是f,要想只移动凸透镜的位置而得到两次清晰的像,其成像条件是()A.f4LB.f4LC.f2LD.f2L12.物体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在屏上见到放大的像,为使屏上的像更大,常使()A.物体靠近屏,透镜远离屏B.物体靠近屏,透镜靠近屏C.物体远离屏,透镜靠近屏D.物体远离屏,透镜远离屏智浪教育-普惠英才13.一束白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上后,发生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四个光路图中肯定不合实际的是()14.如图所示,ABC是一个全反射棱镜的主截面,它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若保持光的入射点不变,改变光线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面反射的光线)()A.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可能有光射出AB面B.使入射光线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时,可能有光射出AB面C.使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逐渐偏转时,如有色光射出AB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D.使入射光线从图示位置逐渐偏转时,如有色光射出AB面,则紫光将首先射出15.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在白墙上出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A.全反射B.衍射C.干涉D.色散16.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智浪教育-普惠英才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A.光具有波动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17.右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则()A.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反射的B.产生干涉的两列光波分别是由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反射的C.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凸起D.被检查的玻璃表面有凹陷18.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用红光做实验,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间隔距离相等的红色干涉条纹。若将其中一条缝挡住,另一条缝仍然可以通过红光,那么在屏上将看到()A.形状与原来一样的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B.形状与原来相似的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只是间距变窄了C.形状与原来不同的明暗相间、间距不等的红色条纹智浪教育-普惠英才D.没有条纹,只是一片红光19.关于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很多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缝的宽度越小,光的传播路线越接近直线D.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20.室内的人隔着墙能听到室外的谈话声,而看不见谈话的人,这是因为()A.声波速度小,光波速度大B.光波频率高,容易产生干涉现象C.声波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现象D.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21.如图所示,让自然光照射到P、Q两个偏振片上,当P、Q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为以下哪些度数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A.0°B.30°C.60°D.90°22.光子的能量是由下列哪个物理量决定的?()A.光的波长B.光的频率C.光的传播速度D.介质的折射率23.“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它等于133Cs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据此可知,该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A.7.21×10-24eVB.6.09×10-24eVC.3.81×10-5eVD.4.50×10-5eV24.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理论认为,光在传播过程中,是不连续的,是由数值分立的“光子”组成,每个光子的能量,式中的为智浪教育-普惠英才光子的频率,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对于能量是的光子,其频率为()A.B.C.D.25.医学上将激光束的宽度聚集到纳米的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除去癌症、遗传疾病等,这是利用了激光的()A.单色性B.平行性C.高能性D.粒子性二、计算题26.如图,置于空气中的一不透明容器内盛满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靠近器壁处有一竖直放置的6.0cm长的线光源。靠近线光源一侧的液面上盖有一遮光板,另一侧有一水平放置的与液面等高的望远镜,用来观察线光源。开始时通过望远镜不能看到线光源的任何一部分。将线光源沿容器底向望远镜一侧水平移至某处时,通过望远镜刚好可以看到线光源底端,再将线光源沿同一方向移动8.0cm,刚好可以看到其顶端。求此液体的折射率n。智浪教育-普惠英才27.如图,一细激光束垂直入射到截面为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平面上,入射点为A,OO'为过圆心的直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已知玻璃砖截面的半径为R,OA=2R,玻璃砖的折射率为3n。求:⑴光线从球面处射出时偏离原来方向的角度;⑵从A点开始到折射光线与OO'相交所用的时间(真空中的光速为c)。28.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OAO'智浪教育-普惠英才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C2.C3.B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画出从AB面进入三棱镜后的光路图,智浪教育-普惠英才由于内侧面和外侧面平行,光从三棱镜的AC面射出后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故B正确。4.A5.AD6.BC7.C8.ACD9.C10.CD11.A12.D13.BC14.AC15.D16.D17.BD18.C解析:本题考查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的区别。将一条缝挡住时,由双缝干涉变为单缝衍射,衍射条纹仍为明暗相间,但间距不相等,故正确选项为C。19.A20.C智浪教育-普惠英才21.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偏振现象。由于光波是横波,所以当两偏振片透振方向夹角为90°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故正确选项为D。22.B23.BC24.A25.C二、计算题26.当线光源上某一点发出的光线射到未被遮光板遮住的液面上时,射到遮光板边缘O的那条光线的入射角最小。若线光源底端在A点时,望远镜内刚好可以看到此光源底端,设过O点液面的法线为,则①其中α为此液体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由折射定律有②同理,若线光源顶端在B1点时,通过望远镜刚好可以看到此光源顶端,则。设此时线光源底端位于B点。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③联立②③式得OAO'αβα智浪教育-普惠英才④由题给条件可知代入③式得n=1.25⑤27.见解析⑴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30sinsinn6030⑵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ncv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时间为cRvRt2323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时间为cRt2(2分)所以21tttcR2528.解析:由sinC=3可以知道C=600很显然=450小于零临角而发生了全反射;作出光路图易知光斑半径为R=2r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光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7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