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4-2015学年高一寒假作业 物理(十)含答案
【原创】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十)一、选择题1.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以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开始刹车时刻t=0,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若刹车后的第1秒内位移是9m.第3秒内的位移是5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刹车后的加速度为-2m/s2B.0.5秒末的速度为9m/sC.刹车的初速度为12m/sD.从刹车到停止汽车前进22.5m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这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1m/s2B.5m/s2C.3m/s2D.4m/s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均与桌面相对静止不动,则B物体受力个数为()A、3个B、4个C、6个D、5个5.某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t0时刻速度最小C.物体在t0时刻加速度最大D.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6.如图所示,两板间夹一木块A,向左右两板加压力F时,木块A静止,若将压力各加大到2F,则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A.与原来相同B.是原来的4倍C.是原来的2倍D.因摩擦系数未知无法计算二、实验题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8.下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记数点之间的距离:S1=1.2cm,S2=2.4cm,S3=3.6cm,S4=4.8cm。则记数点3对应的小车速度v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记数点0对应的小车速度v0=m/s。三、计算题9.某运动员在直线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4.0m抵达B点时,速度为8m/s.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块质量m=1kg.(g=10m/s2,取sin37°=0.6,cos37°=0.8).(1)木块所受的加速度多大?(2)木块到外力F多大?11.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位于h=45m的同一高度,零时刻由静止释放甲球,1s后再由静止释放乙球,释放后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释放乙球时,甲球离地高度(2)甲小球落地时,甲、乙两小球之间的竖直距离(3)从甲小球下落开始计时,分析全过程甲、乙两球之间的竖直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并用图像准确表示。(球落地后立即原地静止)【原创】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十)参考答案1.AB2.A3.CD4.D5.D6.A7.5m/s21.25m/s8.0.42、1.2、0.069.5m/s10.(1)8m/s2(2)18N11.(1)释放乙球时,甲下落高度h1=gt12/2=5m得甲离地高度Δh1=h—h1=40m(2)由h=gt22/2得甲球落地时间t2=3s,此时乙下落高度h2=g(t2—1)2/2=20m所以甲、乙之间的距离Δh2=h—h2=25m(3)从甲下落开始计时,甲下落高度y1=gt2/2,乙球下落高度y2=g(t—1)2/2,两者之间的高度差Δy=y1—y2在0~1s内,y1=gt2/2,y2=0,两球的竖直距离随时间的关系为Δy1=y1—y2=gt2/2=5t2在1~3s内,y1=gt2/2,y2=g(t—1)2/2,两小球的竖直距离随时间的关系为:Δy2=y1—y2=10t—5在3~4s内,y1=45m,y2=g(t—1)2/2,两小球的竖直距离随时间的关系为:Δy3=y1—y2=40+10t—5t2则图像如图所示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高一寒假作业 物理(十)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0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