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力和运动强化练习二
强化练习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米/秒。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C.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x108米/秒。D.“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时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2.如图24-2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3.小明在广场上游玩时,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B)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C)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D)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4.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5.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常使用听诊器,因为听诊器能()(A)增大振动的振幅,使响度增大(B)增大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集中声音的能量,使传入人耳的声音更响(D)减小医生和患者的距离,使传人人耳的声音更响6.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若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A.2米/秒。B.3米/秒。C.4米/秒。D.5米/秒。7.一条河道被一行窄而浅的沙石隔成两条流速不同的支流。船从岸边A点开始渡河到对岸,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已知船渡河的最短路径如图24-20所示,船最终到达了对岸B点。船先后渡过两条支流的时间恰好相等,且α=530,β=370。则两条支流的水速之比v1:v2=____;两条支流的宽度之比d1:d2=____。8.如图24-15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现在C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A.mg。B.√3/3mg。c.1/2mg。D.1/4mg。9.图24-24(a)所示的是代号为“黑鸟SR-71”的战略侦察机。该侦察机以两倍音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L的高空水平飞行,某人站在地面上A点,当侦察机经过D点时,其正下方恰好是A点,如图24-24(b)所示。人最先听到的轰鸣声是侦察机飞到距离A点_________处所发出的,当人听到该声音时,侦察机离A点的距离为________10.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当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4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A)50千米(B)40千米(C)30千米(D)20千米11.一般情况下,河水越靠近河的中央,水速越大;越靠近河岸,水速越小,如图10所示。假设水速与离河岸的距离成正比,一艘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方向(船相对水的速度不变),从河岸A点向对岸驶去并到达对岸下游处的B点。则在下列示意团中,能合理描述其行进路径的是()12.如图18所示,B、C两点相距60米,C、A两点相距80米,AC与BC相互垂直。甲以2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乙以4米/秒的速度同时由C点向A点运动。经过秒,甲、乙之间的距离最近;经过秒,甲、乙所处位置与C点构成的三角形和三角形ABC可能相似。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力和运动强化练习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3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