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上海市闸北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学科期末练习卷(2016.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来源:学科网ZXXK]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2.,落日故人情。(《送友人》)3.,匹马戍梁州。(《诉衷情》)4.草枯鹰眼疾,。(《观猎》)[来源:学&科&网Z&X&X&K]5.黄发垂髫,。(《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6.以上两句诗都抒发了作者的情感。(2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句所写的时间都是黄昏。B.两句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都是俯视。D.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对文中传达出的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科。网Z。X。X。K]A.漫步赏月的悠闲和欣喜B.无端被贬的悲凉和感慨C.没事找事的无聊和空虚D.苦中作乐的旷达和洒脱(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①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注释】①阴:暗地里,秘密地。②雉:野鸡。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12.对其人“将速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看到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B.他已知道鲁恭的政绩很突出。C.他担心久留也无法了解实情。D.他怕自己的徒弟会干扰贤人。13.有人认为“此文开头写鲁恭‘重德化’,后面却主要写‘其人’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此无关”。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不逾矩.的自由..①一个周末,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看一个流行音乐的选秀节目。舞台上,一位歌手正在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一个朋友幽幽地插了一句:“他这么唱就是创新,我这么唱就是跑调,凭什么啊?”我们相视大笑,之后却都因为这个问题而沉默。是啊,所有翻唱老歌的歌手,都不会与原唱一模一样,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区别,有的甚至与原版大相径庭,怎么他们就算创作,我们就是跑调呢?②这样的问题还不局限于唱歌,书法、绘画、对弈、文学等无不如此。书画大家可以不拘成法,信手挥毫,一幅幅都是;棋艺高手可以不循棋谱,排兵布阵,一着着都是;文学宗师可以突发奇想,自出机杼,一篇篇也都是……看来,打破常规是高手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不同于常人的一个显著标志。③同样是打破常规,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是高手与常人的最大差别。歌手翻唱作品不按原谱,那是因为他们经过反复训练,对音乐的规律有了深刻认识,超越了单纯模仿的层次,他们看似“从心所欲”的各种发挥,都是建立在对音乐创作规律、和谐美感的严格遵循之上的,与寻常人找不着调的“发挥”岂能同日而语。④孔子在叙述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时有这么一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诠释。“从心所欲”不难,但如果缺少对自身言谈举止的反复检点与不断修正,那换来的只能是一句“没教养”的评价。“从心所欲”的同时还能“不逾矩”,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至圣先师“十有五而志于学”,用了五十多年才达到这个境界,可见“从心所欲”不是那么容易,没有一番滴水穿石、艰苦漫长的努力决计无法达到。⑤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不必艳羡那些高手们“从心所欲”的率性和潇洒。从现在做起,从“循规蹈矩”做起,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反复实践与揣摩,总有一天,你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心所欲”,挥洒自如。14.依次填入第②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2分)A.字字珠玑攻守兼备妙趣天成B.笔底生花妙趣天成攻守兼备C.妙趣天成攻守兼备笔底生花D.攻守兼备妙趣天成字字珠玑15.文章标题中的“矩”在文中的意思是,而“自由”是指(3分)16.联系第③④两段思考,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4分)17.第①段由“朋友看音乐节目时提问而众人沉默”这件事写起,其作用是:(1)(2)(4分)18.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那是诗人娴熟掌握了诗歌创作的规律,深刻把握了语言的韵律和节奏,锤字炼句之后的呈现,和一个人随便把生活中的大白话写到纸上完全是两码事。[来源:Z|xx|k.Com](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放烟花李娟①①阿克哈拉②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人,所以汉族的旧历年似乎很多年都不曾正经地过过。但今年却第一次决定认认真真过个年。于是我从城里买了几个大大的烟花,想在大年三十也热闹一下。五百多公里的路,倒了三回车。②回想一下,长这么大,还从来不曾放过炮仗烟花这些玩意儿。小的时候看邻居家孩子玩,并不特别向往。长大后,更没啥感觉了,反正我们家又从来不过年的。再说了,花那么多钱买回来,点燃后“砰砰”几下就烟消云散、一地碎纸——实在不划算。③但这一次却不知想到了什么。从来都没过过年,却突然那么想过年……莫非,年岁不饶人?④吃过饭,还兴致勃勃看了春晚——很多年来这也是第一次。然而电视屏幕上的噪音与雪花点势均力敌,看这样的电视,除了视力外,还得运用非凡的想象力。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索性关了电视,决定开始放烟花。⑤没有月亮,外面漆黑一团。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断然分割。站在院门口,一点也看不到村子里的其他房屋。没有一点灯火。这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睡下了吗?⑥我妈打着手电筒照着我,看着我踩着墙角的柴禾垛把烟花小心放到黑乎乎的屋顶,插在积雪里。又递上来几块石头,让我抵住烟花,怕它喷燃的时候会震动翻倒。四周那么安静,我没穿外套,冻得有些发抖,牙齿咬得紧紧的,却非常兴奋。⑦接下来我们开始商量由谁来点燃。因为都没干过这种事,还有些害怕。讨论完毕,我们都冻得抖抖索索的了,加之害怕,打燃火机后好半天才能瞄准导线。⑧烟花一点问题也没有,和曾经看到过的一样,一串串缤纷闪亮的火球从那里迸出,高高地冲向漆黑的空中,然后喷爆出一道道金波银浪。四周寂静无声,白雪皑皑。这幕强烈的情景不但没有撕破四周的寂静,反而更令这寂静瞬间深不见底。不远处的荒野在烟花的照耀下忽明忽暗,更远的地方,沙漠的轮廓在夜色中脉动了两三下。⑨时间非常短暂,我赶紧进房子去拉外婆。外婆走得太慢,等拄着拐一步一步挪出门,都已经结束了,只看到残落的星星点点碎花最后飞溅了两三下。尽管这样,她也很高兴,惊叹了好几声,然后赶紧躲回屋子。外面太冷。⑩我开始点燃第二个烟花筒。这回这个是喷花,彩色的火花像喷泉一样滋啦啦地四面乱溅,还甩得噼里啪啦直响,特别热闹。我和妈妈并排站在雪地里仰着头,看着烟花什么也不顾地挥霍着有限的激情。这烟花之外,是四面八方茫茫无际的荒野沙漠……我们是在戈壁腹心,在大地深处深深的深深的一处角落里,面对着这虚渺美好的事物……若有眼睛从高远的上方看到这幅情景,那么这一切将会令他感到多么寂寞啊!⑪同上回一样,外婆好容易走到大门外,又只看到了点尾巴。于是我不许外婆回去,让她在雪地里等着,当着她的面点燃第三个烟花。⑫火光中,才看清院墙外黑暗中的高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三个人,正静静地仰头凝视着这幕绚烂的——对阿克哈拉来说根本就是“奇迹”般的情景。我认出其中一个女人是我们的邻居,她穿着破烂的长裙,裹着鲜艳的头巾,笔直单薄地站在那里,我在瞬间看到她宁静冷淡的大眼睛在烟花的照耀下是那样年轻。⑬远处有一两幢房子的灯亮了,有人正披着衣服往这里走。但这一次同样很快就结束了。我只买了三个烟花。再也没有了。他们又站了一会儿,等了一会儿,低声说了几句话,才安静地消失在黑暗中。[来源:学科网]⑭谁知到了第二天,从荒野散步回来,遇见的人都会yóuzhōng地赞美一声:“昨天晚上,你们房子那里好漂亮啊!”⑮真让人纳闷,深更半夜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到呢?⑯甚至,连住在河对岸的老乡套着马爬犁子来我们村里买东西时也这么说:“昨天晚上你们那里真漂亮啊!你们过年了吗?”⑰别说,这还真是阿克哈拉第一次有人放烟花呢!明年我再也不买这种便宜货了,一定要买那种最高最大的,可以看好长时间的。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选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文章有改动)【注释】①李娟:女,作家,籍贯四川,长期生活于新疆阿勒泰地区。②阿克哈拉: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个小村子,居民主要为哈萨克人,说哈萨克语,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宗教节日,而汉族的旧历年(春节)并非他们的节日。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yóuzhōng20.文章第一句“阿克哈拉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人”,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结合文章和相关注释,对这一背景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这里愚昧落后、野蛮不开化B.这里贫穷偏远、荒凉寂静C.“我们”远离故乡亲人D.“我们”与村民们文化背景不同E.“我们”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21.文中写到了三处“第一次”,分别是:(1)(2)(3);文章反复强调“第一次”这个词语,其作用是(5分)22.在放三个烟花的过程中,除了烟花本身的美,“我”每次都有不同寻常的发现,请阅读第⑧—⑬段并概括这些发现。(6分)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23.文章第②段说“我”小时候对放烟花并不向往,长大了更没感觉,而且觉得实在不划算,最后一段却说明年一定要买“好多好多”“最高最大的烟花”,“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你觉得这两者矛盾吗?请简述理由。(5分)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材料一】今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期间,她只在正式场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做过一次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在演讲中,屠呦呦详细回顾了青蒿素发明的过程,并点名感谢了协作单位,最后以一首王之涣的诗作为结束:“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材料二】演讲要求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结尾常发出呼吁或号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演讲者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24.材料一提到的王之涣的那首诗是《》,此诗的最后两句是,。(3分)25.把屠呦呦演讲的结尾换成“青蒿,生有生的意义,死有死的价值”好不好?为什么?(4分)26.你要参加学校的“诺奖离中国人并不远”的演讲比赛,以下不必讲的两项是(4分)A.回顾中国人获奖情况B.介绍中国获奖者事迹C.介绍外国获奖者事迹D.介绍历年颁奖委员会成员E.号召同学们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四、写作(60分)27.题目:这一刻如此动人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九年级语文期末练习卷(2016.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文言文(39分)1.却疑春色在邻家2.浮云游子意3.当年万里觅封侯4.雪尽马蹄轻5.并怡然自乐(1—5每空3分,每错一字扣1分)6.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2分)7.A(2分)8.宋苏轼最后一空诗文皆可,《饮湖上初晴后雨》或《江城子·密州出猎》或《黠鼠赋》(3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9.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无事可做的人罢了。(3分,定语后置句及“但”“少”“闲人”)10.C(3分)11.(袁安派去的那
本文标题:上海市闸北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3563 .html